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遇事躲著不露面,電話不接微信拉黑,連警方和法院的聯系都置之不理,以為這樣就能把麻煩甩在身后?可別打錯了算盤,這種逃避只會把受害者逼到起訴的地步。這次蓮寶葉則景區(qū)的摩托損壞事件,真讓人大開眼界,也讓不少人見識到了個別東北大姨的 “處事方式”。
事情要從一位摩友的景區(qū)之行說起。前段時間,這位摩友自駕來到蓮寶葉則,被景區(qū)里獨特的山景吸引,打算停車上山好好逛逛。他選的停車點很講究,是景區(qū)專門修的柏油路,路面平坦空曠,還劃著清晰的停車位,怎么看都是個穩(wěn)妥的停車位置。
停好車后,摩友還特意多了個心眼,他輕輕晃了晃車身,確認摩托車穩(wěn)穩(wěn)當當,不會輕易傾倒,這才放心離開。可他千算萬算,沒算到 “人禍” 會找上門。就在他爬山賞景的功夫,停在路邊的摩托車出了事。
這一幕被另一位路過的女摩友完整拍了下來。視頻里,幾個操著東北口音的游客正圍著摩托車,后來摩托車直接側翻到路邊護欄上。據這位女摩友回憶,一開始這幾位游客想坐上車拍照,她看到后還提醒 “別碰人家的車”,可對方根本沒聽,甚至摘下車主放在車上的頭盔戴在頭上繼續(xù)拍,結果沒注意平衡,摩托車一下就翻了,頭盔還滾到了山坡下。
女摩友當時就替車主著急,她認識這個摩托車品牌,是英國進口的,新車得二十多萬,這么一摔肯定得花不少錢修。果然幾位游客看到摩托車翻了,剛才拍照的興奮勁兒瞬間沒了,聽到女摩友說車值錢要賠錢,更是一句話都不敢接。
原本他們說好了等車主下山商量賠償,可景區(qū)海拔有 4500 米,等了一個小時后,同行的人陸續(xù)出現高原反應,實在待不下去了。最后還是女摩友幫忙,留下了帶頭拍照大姨的手機號、身份證號,還有自己的聯系方式,這才先離開。
這里得提一嘴這位女摩友的處境, 她和車主素不相識,幫忙錄視頻留證據純粹是出于好心,沒想到有人在網上噴她 “多管閑事”。對此她也挺委屈,但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摩友圈本來就不大,出門在外誰沒個需要幫忙的時候?能幫一把是一把,天下摩友是一家啊?!?/p>
再回到車主這邊。等他下山得知情況,第一時間檢查了摩托車,一看心疼壞了:油箱撞出個大坑,車身側面的護板裂了好幾道縫,剎車電源線也斷了,根本沒法騎。為了穩(wěn)妥,他當場報了警,警方很快到現場做了登記,本以為接下來定損、協商賠償是順理成章的事,可沒想到大姨那邊開始 “耍花樣”。
車主先聯系了 4S 店咨詢維修價,知道肯定不便宜,于是先給大姨打了個電話,想先跟她通個氣。電話接通后,車主說:“4S 店那邊初步看了下,1000 塊肯定修不好。我先把車開去店里修,到時候出了具體報價,該你賠的部分咱們再算?!?大姨在電話里語氣很不情愿,只敷衍了一句 “啊行”。
車主又提醒她 “我已經報警固定證據了,你這邊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結果大姨來了句 “咱還能說啥”。網友后來看到這段對話,都忍不住吐槽:“早干嘛去了?當時勸你別碰車你不聽,現在要賠錢了不樂意了,晚了!” 更讓人無語的是,大姨接下來竟然問:“你車不都有保險嗎?” 言外之意就是想讓保險兜底,自己不想掏錢。可車主一句話就戳破了她的心思:“我只買了交強險,保的是別人,不保我自己的車?!?/p>
眼看靠保險躲過去的念頭行不通,大姨開始裝傻充愣。她在電話里說:“我現在車上太吵,聽不清你說啥。都是出來旅游的,別鬧得大家心情不好,有事等我回去再說吧?!?車主本來想讓她跟在場的民警通個話,結果大姨直接以 “聽不見” 為由掛了電話,之后再打就沒接通過。
沒辦法,車主只能先把車送到 4S 店定損。等定損單出來,費用讓他更頭疼:光是油箱就需要 1.2 萬,加上塑料護板、剎車組件的更換費,再加上維修費,總共算下來要 1.8 萬。不過車主也算通情達理,他說頭盔自己戴了挺久,有點舊了,就不用大姨賠了;尾箱雖然也磕壞了,他也沒算在損失里,只希望大姨能把 1.8 萬的修車費給了就行。
可沒想到,就是這 1.8 萬,大姨也不想給。車主拿著定損單趕緊給大姨打電話,想約個地方當面協商:“你現在在哪?住哪個酒店?我過去找你,今天把事解決了?!?結果大姨張口就撒謊:“我已經到蘭州了?!?車主當時就覺得不對勁,前后兩通電話間隔還不到十分鐘,從景區(qū)到蘭州幾百公里,怎么可能這么快到?
見謊言被拆穿,大姨又開始裝糊涂:“我們跟著旅游團走的,我也不知道現在在哪,車里太吵了,有事等我回去再說?!?說完又掛了電話。之后車主再打電話,要么是直接拒接,要么就是無人接聽,等他想發(fā)微信溝通時,發(fā)現自己已經被大姨拉黑了。
這下車主徹底明白,大姨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賠償。更氣人的是,警方后來也嘗試聯系大姨,結果同樣聯系不上;直到法院打電話通知她應訴,她還是拒接。事到如今,車主已經收集好所有證據,下定決心走法律程序,一定要為自己的損失討個說法。
這件事在網上傳開后,網友們也吵翻了。不少東北網友主動站出來表態(tài):“大姨是東北的沒錯,但這絕對是個例,她這樣做確實給東北人丟臉了,別因為一個人就對東北人有偏見?!?也有網友早看透了大姨的心思:“從第一通電話就能聽出來,她那態(tài)度根本不想負責,勸車主早點起訴,跟這種人耗著沒用,走法律程序才能拿到賠償。”
其實客觀說,像大姨這樣遇事逃避、不愿承擔責任的人,哪里都有,真的只是個例,跟地域、身份沒有關系。更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出門旅游一定要有 “邊界感”,不是自己的東西別亂碰,尤其是看著就貴重的物品,像摩托車、相機這些,一旦弄壞了,不僅要賠錢,還會攪亂自己的行程,最后鬧得大家都不痛快,實在得不償失。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