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四集的《歸隊》中,我看到了一個不同以往的抗戰(zhàn)故事,一個雖說有某些情節(jié)的杜撰,卻整體超越了大多數我心中那些不錯的抗戰(zhàn)劇。
無論是男女主配角的敬業(yè)精神,還是劇情設定上的貼近歷史,都從各個方面讓這部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電視劇,有了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大好開局。
如何判斷《歸隊》的好與壞
從內心深處來講,像筆者這種只看了四集便來評頭論足的做法并不嚴謹,甚至有可能會因為之后劇情的走向或人物的表現,被今天這篇文章中的大量斷言狠狠打臉。
可在看完各大主配角還沒有悉數登場的前四集之后,總會因為這些角色的精彩表現,讓人產生一種不吐不快的寫作欲望。
從前四集的《歸隊》來看,雖然有可能一些室內劇情可能是在攝影大棚中拍攝完成的,但幾乎所有的戶外劇情,都足以讓人相信這些年輕也好、年老也罷的演員,一定是真正身處于冰天雪地的大東北,去真正體驗和演繹這些令人可歌可泣的革命先輩。
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歸隊》是一部值得讓人尊重的良心好劇,即便作為演員,這樣的付出和辛勞同樣是他們應該坦然面對的。
《歸隊》中的男演員們,精彩紛呈
在筆者以往的這一類解讀文章中,大多喜歡就每個單獨的演員進行評價與解讀。
可這一次,無論是名氣稍大的胡軍、李乃文,還是略顯稚嫩的陳可靖、任彬、宋家騰,他們都不該以單獨一個人的身份被審視或評判。
這一群鐵骨錚錚的男子漢,這一群拋頭顱灑熱血的真英雄,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由數萬萬英雄凝聚成為整體。
無論是老山東在路邊撿起馬糞,從中找出沒有被消化的玉米粒,然后毫不猶豫塞進嘴里吃掉;還是宋家騰把路邊野菜直接送進嘴咀嚼下咽,至少可以證明這些或老或少的演員,在《歸隊》中絲毫沒有忘記他們此時的身份是什么。
也許你會說這只是演戲,也許你會說他們不會真的從馬糞中找吃食、將路邊生野菜塞進嘴里,可如果是我們這些從沒有經歷過那一切的現代人,真能將手中類似的東西塞進嘴里嗎?
當我看著胡軍所飾演老山東伸出要拿餅的手時,當我看著那足夠長、足夠黑的指甲時,這不僅證明了這群男演員為此劇付出巨大,更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展現這群抗聯戰(zhàn)士。
或許這樣一群男兒沒有過人的演技,但他們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真就是曾經在深山中與敵人周旋的抗聯戰(zhàn)士。
無論從他們的舉手投足,還是從他們的面部表情,甚至細節(jié)到身體上的每一寸皮膚、每一根指頭,就連嘴中的牙齒都被全副武裝了起來。
當我們看著這樣一群戰(zhàn)士時,當我們看著這樣一群男演員時,難道還不足以證明他們是《歸隊》中最精彩紛呈的一群人嗎?
也許這群男子漢沒有流量男星的號召力,也許這樣一群戰(zhàn)士沒有帥氣男孩的引流能力,但他們有我們所沒有的堅定信念,有我們所不具備的犧牲精神,或許他們只要有這些也就足夠了吧。
《歸隊》中的女演員們,光彩奪目
作為一部以戰(zhàn)士為主要表現對象的抗戰(zhàn)劇,實際上《歸隊》留給女性角色的表現空間并不大。
一方面是因為日軍當時糟蹋婦女的史實,一方面是在那樣一種殘酷的環(huán)境之下,女性角色很容易因為過度強勢造成邏輯上的錯誤,甚至是現實脫節(jié)。
但即便是這樣,《歸隊》還是巧妙的設計蘭花兒這樣一個角色,一個類似于醫(yī)務女兵的形象。
雖然因為她的關系,間接害死了自己的母親和一眾鄉(xiāng)親,多少會讓人對這個角色產生了某種不太友好的感覺,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正視袁姍姍這位年輕女演員的敬業(yè)與認真。
每當我想起蘭花兒在戰(zhàn)斗中用牙撕下繃帶為戰(zhàn)友包扎傷口的那一幕時,就會不由自主的產生代入感。
從她眼中透露出的堅毅與忘我,也許現實中的我這一生都不會在現實中看到。
行云流水般的動作,與非戰(zhàn)斗狀態(tài)截然相反的眼神,處處都在彰顯袁姍姍為這個角色做出足夠的準備與重視。
作為比袁姍姍更有實力或資歷的蔣欣,這一次的她,是一個與虎謀皮的老板娘形象。
當她嗑著毛嗑倚著柱子的形象一出現后,當她面不改色與反派們周旋時,終于讓蔣欣以往那些深種在我心中的形象一掃而光。
原來蔣欣也可以有如此出彩的表現,或許大闊枝這個角色會在之后的劇情中,有著更讓人驚喜的表現。
前四集的故事為《歸隊》開了個好頭。
雖然從第四集開始,似乎劇情正在慢慢從與敵人的正面沖突,轉變成為與敵人的斗智斗勇。
但至少這四集的每一個人物表現,都有著讓人不得不佩服的代入感。
也許在之后的劇情中,這些原本蓬頭垢面的角色,個個都會收拾的衣著光鮮,但并不會抹殺掉前四集所留給我的好印象。
面對敵人時萬福慶的狠勁,面對國人時老山東的得饒人處且饒人,幾乎每一個正面形象都在提醒著我們,真正的敵人是誰,怎樣的敵人是內部矛盾,怎樣的敵人只要碰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當那些近乎寫實的傷亡鏡頭不斷出現時,當這群以一敵百的戰(zhàn)士成功逃出敵人的包圍圈時,他們再一次成功保住了革命的火種,他們再一次為抗日戰(zhàn)爭點燃了希望的燈火。
也許今天的我們再也無法真切感受與明白什么是戰(zhàn)爭,但我們要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因何來之不易,要明白曾經那些先烈為了今天義無反顧的拋頭顱灑熱血。
關于《歸隊》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