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前的你,是不是經(jīng)常飯后困得睜不開眼
皮膚莫名其妙發(fā)癢
手腳偶爾發(fā)麻?
別大意,你的身體可能正在發(fā)送糖尿病前期的求救信號——就像溫水里的青蛙。
等水溫滾燙時想跳出來,卻為時已晚。
糖尿病前期,就是血糖值長期處于正常與糖尿病之間: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空腹血糖受損),或餐后2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糖耐量受損)。
這個階段最可怕的是——癥狀隱蔽卻破壞力驚人!
全球20-79歲人群中,約6.35億人存在糖耐量受損,更扎心的是:
若不及時干預(yù),其中超六成遲早發(fā)展成糖尿病。
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傷此時已悄悄啟動,很多人確診時血管已“傷痕累累”。
就像溫水煮青蛙,等出現(xiàn)“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時,糖尿病已經(jīng)“煮熟”了你的健康!
10個身體警報!測測你離糖尿病還有幾步。
中了3條以上,立刻去測血糖! 內(nèi)分泌科醫(yī)生敲黑板強調(diào):
1)飯后困成狗:血糖飆升細胞卻吃不到糖,能不困嗎?
2)皮膚干癢難忍:高血糖刺激神經(jīng)+皮膚脫水,半夜癢醒不是夢。
3)視力突然模糊:血糖波動讓眼球晶狀體“起霧”,看啥都像打了馬賽克。
4)口臭像生化武器:高糖口腔=細菌狂歡派對。
5)傷口愈合慢:高血糖阻礙組織營養(yǎng),小擦傷半個月不好。
6)女性尿路反復(fù)感染:細菌最愛含糖的尿液溫床。
7)手腳麻木如螞蟻爬:高血糖開始啃食神經(jīng)了!
8)剛吃飽又喊餓:胰島素不足讓細胞“餓瘋了”
9)體重莫名下降:身體被迫燒脂肪續(xù)命。
10)疲勞感焊在身上:細胞缺能量,躺平也累。
“別以為這些是‘亞健康’!它們是β細胞在哭訴!”
過去認為糖尿病前期“無法回頭”,但2021年《柳葉刀》子刊發(fā)表的重磅研究翻案了:對糖尿病前期人群追蹤發(fā)現(xiàn),β細胞功能恢復(fù)是其逆轉(zhuǎn)的核心!其預(yù)測血糖復(fù)常的能力是胰島素敏感性改善的1.7倍(aOR=3.80 vs 2.28)。
這意味著什么?你的胰腺β細胞不是永久報廢,而是“累癱了”。
通過干預(yù),它能再次“生龍活虎”!
糖尿病前期患者常有多巴胺、血清素等紊亂,導(dǎo)致“越累越想吃甜食”的惡性循環(huán)。
小青蛙跳出“溫水鍋”的黃金法則
抓住糖尿病前期這個最佳逆轉(zhuǎn)階段!內(nèi)分泌科主任劃重點:
1)吃出胰島素敏感力
主食革命:精米白面換成燕麥、蕎麥等慢碳,占比>1/3;
膳食纖維:每餐蔬菜占半盤,魔芋、菌菇使勁吃;
蛋白選低脂:豆腐、魚蝦優(yōu)先于紅肉。
2)動掉內(nèi)臟脂肪
每周運動處方:150分鐘中強度運動(快走/游泳/跳舞);
阻抗訓(xùn)練:深蹲/俯臥撐增強肌肉“吃糖力”,每周2次。
3)睡掉高血糖
熬夜黨注意:連續(xù)3天睡<6小時,影響胰島素敏感性;
今晚就行動:23點前睡,保證7-8小時優(yōu)質(zhì)睡眠。
4)心態(tài)是控糖核武器
壓力大時血糖秒升:正念呼吸5分鐘比罵老公更降糖;
“污”科普時間:伴侶一起減重,成功率翻倍?。▌e問怎么知道的)
別讓監(jiān)測拖后腿!
25歲以上+中3條癥狀:每年測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
已確診前期:每3個月查糖化血紅蛋白(HbA1c);
日常勤加測血糖:動態(tài)血糖儀讓你吃啥都“看得見代謝”。
我們的目標(biāo)是——不做溫水青蛙!
從今天開始:吃慢一點,動勤一點,睡早一點。糖尿病最怕你認真!
(評論區(qū)已開放,敢不敢曬今日控糖餐?小諾諾隨機抽2人送動態(tài)血糖儀?。?br/>
策劃:龍溪
審核:三諾糖尿病專科門診醫(yī)生謝捷
插畫:三諾講糖原創(chuà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