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xiāng)背干糧,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滿缸,晚睡硬板床?!边@是革命年代和建國初期,老一輩無產階級干部的真實寫照。我不得不承認,從創(chuàng)立根據(jù)地時期到五六十年代,是革命中國,社會風氣最好的時期。
那是一個奮斗的年代,是一個熱情洋溢的年代。我們知道,中國是個農民占絕大多數(shù)的社會。在那個年代里,老一輩無產階級干部參加勞動,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老傳統(tǒng)和優(yōu)秀習慣。這不是作秀,是確確實實的下鄉(xiāng)勞動。
他們清正廉潔,他們吃苦耐勞,他們更是以身作則,他們下到基層,走到人民群眾中去,不辭勞苦的和廣大基層群眾,團結合作,同甘共苦,艱苦奮斗,為廣大百姓的幸福,為民族的獨立,祖國的繁榮昌盛而不斷努力。讓歷史的老照片,帶我們看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辛勤勞動的身影,讓我們記住他們,學習他們!
1943年3月20日,毛主席在延安參加開荒勞動。當時,因為日寇的封鎖,延安革命根據(jù)地物資匱乏,毛主席號召大家艱苦樸素,自立更生,開荒種地。所以他以身作則,來到荒山野地,和廣大百姓一起動手,燒荒開墾。
1958年5月25日,70歲一高齡的朱德總司令,仍然跟著毛主席和一干高級干部,來到北京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勞動。這是他第二次來勞動。按理說,他這年齡不用再出來的,可他堅持再三,仍和年輕人一樣,上到水庫一線,挑起擔子,擔土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實際行動,為廣大干部樹榜樣,為廣大群眾做實事。
劉少奇主席,是毛主席的副手,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日理萬機的他,一定也要來在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勞動。他曾為十三陵水庫的題詞是“勞動萬歲”。
這里沒有首長,沒有總理、部長、司局長的職務。在這里,只有普通的勞動者。周恩來總理在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勞動。年紀不小的他,親自背上拉繩,和基層群眾一起運土方,周總理勞動之余,還為十三陵水庫的題詞:“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建設社會主義”。
農民出身的毛主席一直心揣農民情懷,上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勞動,他每每親自上陣,從未缺席,他就是要為天下廣大干部,做一個好的榜樣。共產黨的干部必須要拾起艱苦樸素,一心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賀龍元帥雖然是將帥出身,但他農民的底子仍在,參加十三陵水庫工地的勞動,也是為廣大軍隊干部帶頭做榜樣,軍隊不能忘本。
小個子鄧小平副主席,年富力強,積極參加在十三陵水庫工地勞動,用一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優(yōu)秀品質,教育后人。
本文內容僅代表平安讀書自媒體觀點。
歡迎大家留言和評論,喜歡請關注平安讀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