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什么愿意花兩三萬去買一輛兩輪電動車?智能、“悅己”,他們買的不是車,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當硬控市場輿論和情緒的新勢力汽車們還在盈利生死線狂卷時,有家智能小電驢卻悄悄賣爆了,送上一份史上最佳半年報:營收117.42億元,同比增長76.14%,歸屬母凈利潤12.42億元,同比增長108.45%。換句話說,人家上半年賺的錢就超過了去年一整年。
這家業(yè)績炸裂的企業(yè)就是成長于小米生態(tài)鏈,后來逆襲成行業(yè)黑馬的九號公司。
在北京街頭,防曬衣配電驢已經成為新市服,九號憑借高檔的配置、性感的智能化俘獲一眾年輕人的芳心,甚至連九號的車標都被“有心人”盯上了,“精神小伙”們扣去當社交貨幣來玩。
可奇怪的是,明明市值攀升行業(yè)第一,銷量業(yè)績也亮眼,股東們卻在在高增長的態(tài)勢下頻頻減持套現(xiàn):8月創(chuàng)始人兼實控人的高祿峰、王野套現(xiàn)7.88億,機構投資者小米系和紅杉系也已累計套現(xiàn)超60億元,他們是不看好自己的業(yè)務嗎?
01摸著小米過河
最早聽說九號這個品牌是2012年末,當時演員黃曉明在拍攝電影《白發(fā)魔女傳之明月天國》時骨折,治療期間一張使用平衡車輔助行動的畫面被媒體捕捉到,意外讓初出茅廬的小公司——九號,起死回生了。
在四大兩輪電動車上市公司中,九號成立時間最晚。高祿峰和王野兩個師兄弟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yè)后,經歷了幾年的職場波折,2012年決定合伙創(chuàng)業(yè),九號的前身“鼎力聯(lián)合”就此誕生。
憑借在北航積累的專業(yè)知識儲備,他們短短兩天就做出了第一輛平衡車,又燒光200萬資金打造了第一代量產車——風行者,售價7.36萬起,最高配的型號賣到9.16萬元。可惜因為名聲太小,既缺消費者又缺投資人買單,創(chuàng)業(yè)路幾乎就要戛然而止時,黃曉明這波免費廣告讓風行者實現(xiàn)銷量逆轉,喜獲新生。
2013年,他們推出了第二代產品Ninebot,把價格降到萬元內,在明星胡海泉身體力行帶貨下,營收很快飆升至2-3億元,毛利率達到了40%。不過,在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83萬元時代,萬元定價依然不足以支撐平衡車的普及。
2014年,九號公司被雷軍選中,獲得小米、紅杉、順為等機構的8000余萬美元A輪投資,正式成為小米生態(tài)鏈的一員。雷軍曾多次為九號公司站臺,發(fā)文盛贊“九號公司是小米生態(tài)鏈中最有激情的公司”“極具創(chuàng)新精神”。
在小米這個巨大的跳臺之上,九號平衡車銷量與流量齊飛,從高端小眾玩具變?yōu)槿巳速I得起的國民代步工具。
回顧這三年的商業(yè)奇跡,并非核心技術攻關了多少,而是最樸素無華的商業(yè)常識:跳水式降本降價,從萬元滑落至1999元。
2015年風暴突襲,全球平衡差霸主SEGWAY把九號告上了法庭,說它專利侵權。高祿峰赴美進行了多輪高壓談判,在337調查中艱難且稀缺地勝訴了,反手全資收購了SEGWAY,400余項專利與成熟的海外渠道資源也盡數歸入囊中,轉身變成新的“平衡車之王”。
此后的五六年了,九號摸著雷軍和SEGWAY過河,搭上核心部件鋰電池成本下降的時代紅利,業(yè)績突飛猛進。眼看平衡車、滑板車業(yè)務基本見頂了,需要尋找新出路。
此外,和諸多小米生態(tài)鏈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樣,他們前期得到小米的全方位扶持,利潤卻少的可憐,2019年,九號在小米渠道的毛利率為15.11%,僅有其自主品牌毛利率的三分之一。一場“去小米”化的戰(zhàn)略轉向勢在必行。
02押中智能小電爐
基于“技術復用+風口選擇”的通用邏輯,在國外市場,九號選擇了服務機器人方案。面向國內市場,2019年新國標通過加速了二輪車市場的更替進程,九號的營收飆升到了45.86億元,趁勢錨定了兩輪電動車這一新方向,加速開發(fā),押注高端市場,定位類似于小牛。
2020年九號公司成功敲鐘創(chuàng)業(yè)板后,開始逐步減少對于小米的依賴:不斷降低來自小米代工業(yè)務的收入,減少小米的資源,搭建自己的渠道體系,將第二業(yè)務線兩輪電動車升級為核心業(yè)務。
彼時,兩輪車頭部的雅迪背靠擁有摩托車產業(yè)基礎的江蘇無錫,愛瑪來自天津,自行車工業(yè)發(fā)達,面對雅迪、愛瑪兩座大山,想要在二輪車市場中突出重圍,必須彎道超車。
走高端路線,貴,那就要貴的有理由,九號祭出「智能化」大旗,以“真智能”為核心賣點。相關數據也表明,年輕人買兩輪電動車更看重智能化,愿意為高溢價買單。
講高端化故事、給小電驢裝上黑匣子:無需鑰匙靠近解鎖、RideyGO智能車機系統(tǒng)、RideyLONG長續(xù)航技術、凌波OS短途交通全域操作系統(tǒng)……小電驢變得科技感滿滿,成功打出了市場差異化,成為年輕人的白月光。
在銷售策略上,九號采用了類似如今新能源的“線上成交,線下履約”的售賣模式,輔之以品牌補貼活動讓利,再加上對手小牛經銷商網絡的拉垮,半道還頭腦發(fā)熱盯上了四輪車,給了九號機會。
往后就是不斷創(chuàng)造銷量神話了:首年賣出10萬臺,三年突破百萬臺。單單2025年上半年,九號智能小電驢國內銷量就高達239萬臺,同比增長99.4%,為公司賺了68.23億元,占總營收的58.1%,毛利率也提升至23.7%。累計出貨量突破800萬臺,推動整個公司營收、利潤均創(chuàng)下公司歷史新高。
門店方面亦是欣欣向榮:九號中國區(qū)專賣店超8700家,覆蓋1200余縣市,較去年同期增加2500家。
九號猛增背后不容忽視是一個推動力,是踩中政策調整的窗口期。2024年底電動自行車行業(yè)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GB17761—2024)發(fā)布,2025年初,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國補加持以及新國標過渡期為九號帶來換購紅利,6折買車點燃消費熱情,助力九號騰飛。
03業(yè)績飛奔 股東跑路
智能小電驢賣得好,業(yè)績飛奔市值暴漲之際,老板卻在瘋狂套現(xiàn),引起市場的注意。
半年報發(fā)布的同月,實控人高祿峰、王野立馬發(fā)布了減持公告,通過境外平臺減持2%存托憑證,按54.79元/份的轉讓價格計算,此次轉讓過后,兩位創(chuàng)始人將套現(xiàn)7.88億元,這個規(guī)模超過了2023—2024年的減持總和。去年二人減持了4.26億元,工資分別拿了750萬、749萬。
值得注意的是,背后的股東們也減持動作頻頻。自從2020年上市以來,老股東小米系和紅杉系合計減持套現(xiàn)預估超過62億元。到2025年一季度末,小米和紅杉累計持有九號公司的股份比例已從上市之初的近35%降至不到5個百分點,大家笑稱九號公司從小米“畢業(yè)”了。另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從51.92%降至38.4%。
股東加速奔現(xiàn)背后,折射出資本對其業(yè)務可持續(xù)性增長的擔憂。
其一,從大環(huán)境來看,中國電動兩輪車保有量超4億臺,市場處于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的過程,艾瑞咨詢數據同樣顯示,2025年行業(yè)銷量預計達5000萬臺,但同比增速已從2020年的接近30%回落至不足5%。電動兩輪車的成長空間有限,卻支撐起了九號公司過半的營收,雖沒到「單條腿走路」那么夸張,小的動蕩也足以引人擔憂。
其二,電動車新國標即將在今年9月實施,再次抬高了行業(yè)門檻,屆時暢銷車型提前下架,部分產品進入“清庫存”階段。在廠商完成產品適配的階段,若不能及時補位新品,將直接影響下半年的銷量和業(yè)績表現(xiàn)。
其三,九號引以為傲的是“智能化”標簽,這已經成了行業(yè)的普遍共識。雅迪、愛瑪等傳統(tǒng)巨頭通過“智能化下放”策略,將九號標志性的無鑰匙啟動、APP控車等高端功能滲透、移植至2000元價位的中低價位車型,進一步碾壓了壓縮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同時,九號同比下降的研發(fā)投入占比也值得警惕。
更重要的是產品質量、消費者服務和品牌形象方面,九號的挑戰(zhàn)同樣不小。
近日,浙江省市場監(jiān)管局通報了54批次抽檢不合格電動自行車,“九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九號TDT115Z”等批次產品赫然在列;旗下多家門店因非法改裝獲利被處罰,“非法改裝”問題也引發(fā)了不少公共安全隱患,導致9號被鄄城公安發(fā)文直接點名。
在消費端,不少用戶質疑其“2G云盒升級”和“強制捆綁銷售”問題,官方在電商平臺的價格體系過于混亂,也讓用戶們感覺“背刺”,戲稱九號為“韭號”,透支著品牌的信任。
黑貓投訴平臺以九號電動車為關鍵詞的4000余條投訴中,耗電快、大燈故障、電機異響、虛假抽獎、售后拖延、藍牙故障、黑屏等問題反復被提及,為智能化電動車的基礎功能蒙上一層陰影,亟待九號公司解決。
如今的九號不只是一家智能平衡車、二輪車公司,更把商業(yè)觸角伸到了電動滑板車、全地形車、割草機器人、E - bike等領域分散風險。
其中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業(yè)務今年上半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1.8億元,同比增長37.23%;全地形車業(yè)務營收為5.38億元,同比增長6.1%;無邊界割草機器人抓住了歐洲市場的集體需求爆發(fā),NavimowX3賣爆了海外市場。
至于出海,九號旗下的產品出海業(yè)務占比很高,但在渠道上更依賴于歐美市場,考慮到全球貿易市場的不確定性,將可能會影響九號增長的穩(wěn)定性。反觀雅迪、愛瑪都是從與國內環(huán)境接近的東南亞入手的,更容易降本增量。但對于講高端智能故事的九號來說,東南亞市場可能沒那么匹配,雖然今年5月,高祿峰坦承東南亞是九號下一個發(fā)力點,寄希望于創(chuàng)造出電動兩輪車新市場。
大而全的雅迪愛瑪和小而美的九號電動齊頭并進,小電驢的科技增長故事還在繼續(xù),新國標后,九號還能再次狂飆嗎?能啃下東南亞市場嗎?交給時間檢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