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shù)約:5612 字
閱讀時間約:8 分鐘
本文章節(jié):
01、比起傳授知識,這3點才是“育人”的關鍵
02、教師群體要學會切換不同的角色
03、心理老師如何避免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感?
04、識別微笑型抑郁癥,是重中之重!
今年4月,國家衛(wèi)健委正式官宣——從2025年開始,要來一場持續(xù)3年的“兒科和精神衛(wèi)生服務年”行動!
這個政策與5年前的“抑郁癥篩查進校園”一脈相承——都是為了關注青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
2020年,國家衛(wèi)健委和教育局就要求各高中、高等院校定期對學生進行抑郁癥篩查,重視對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評估。
這一次,心理體檢從“偶爾查一查”升級為“3年重點搞”,看來是要動真格了,很多學校也不得不更加重視。
但是,如今AI時代帶來了巨變,我們該如何看待校園心理體檢?
還有,心理問題篩查走進校園,這對校領導、心理老師、班主任來說,都是個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他們又該怎么科學理性地應對?
今天這篇文章結合精準心理學的高效知識,為這些角色提供實用干貨,希望能令你們更加從容地戰(zhàn)勝挑戰(zhàn),實實在在地保護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01、比起傳授知識,這3點才是“育人”的關鍵
理想的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引航者,亦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守護人。他們不僅傳授知識,更需要時刻關心著每位學生的心身健康,與學生成為亦師亦友的關系。
因此,在AI時代下,當心理篩查成為常態(tài),班主任的角色也要升級——從“管班”,走向“育人”。
第一,要當好班主任,就一定要掌握精準心理學的高效知識,學會火眼金睛地識別學生的心理問題,苗頭一出現(xiàn),就趕緊揪出來。
一名學生從心身健康發(fā)展到罹患抑郁癥、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障礙,這是一個過程。
當學生出現(xiàn)嚴重的學習障礙(比如厭學休學),甚至自殘自傷、情緒劇烈波動的話,說明他們離精神心理障礙不遠了。
其中,學習障礙是最常見的征兆。每個班里難免都有幾個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如果班主任認為他們不是學習的料,放任不管,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些學生是出現(xiàn)了學習障礙,這與智商無關,主要是后天的心理因素導致的。
如果班主任能意識到這一點,利用精準心理學的高效知識幫助學生消除學習障礙,他們完全有可能逆襲!
此圖為AI生成
班主任還要學會識別人格障礙和“微笑型抑郁癥”,這2種隱蔽的精神心理障礙危害極大。
在AI時代,低效的知識已經爛大街了,很多班主任都有學習心理學的意識,但一定要盡量避免學那些低效的傳統(tǒng)心理學知識。
只有掌握精準心理學的高效知識,尤其是精神心理領域的第一性原理,才能深刻認識到精神心理問題的本質。
第二,班主任要用真正科學的教育方式去教書育人。
很多老師對學生要求極高,極少數(shù)老師還對學生動輒打罵。雖然大部分老師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孩子好,但這種方式很容易對學生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
還有些老師相信所謂的夸獎式教育,甚至覺得“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但其實,過度夸獎不但起不到激勵作用,甚至相當于甜蜜的毒藥,類似于“捧殺”,很容易令學生自負自大,對外界的夸獎形成疊加性心理渴求。
這是真正典型的躁狂/輕躁狂發(fā)作和NPD(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心理根源之一,危害極大!
武大圖書館事件中的楊某某就是典型的NPD(自戀型人格障礙)者,她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可能經常被過度夸獎。
班主任還要引導學生培養(yǎng)出寵辱不驚的良好心態(tài),教他們學會正確、理性地看待別人的過度夸獎,自己給自己建立好心理防線。
班主任還要意識到,決定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逆商(AQ),其次是情商(EQ),最后才是智商(IQ)。
換句話說,高逆商比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更重要!
只有培養(yǎng)出高逆商,才能成為真正優(yōu)秀的學生,所謂的好成績才能真正地持續(xù)!
所以,班主任不能再一味盯著學生的學習成績了,還要分出必要的精力學習怎么引導學生塑造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這才是根本。
如果在此基礎上,班主任還能引導學生掌握高效學習的方法,具備跨學科學習的意識,那就值得點贊了!
如果學生能用更短的時間高效完成學習任務,那就能省下更多的時間拓展校外素養(yǎng)、興趣愛好、開闊眼界,這才是真正科學的教育方式!
第三,如果想教育好學生,班主任要先教育好自己——學會自我反省、改變及提升。
這不但能對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還能有效防止老師自己和學生出現(xiàn)人格異常。
很多班主任工作能力出色,學歷也高,他們覺得自己非常優(yōu)秀,然后不自覺地自以為是,固執(zhí)己見,很容易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
其實,這部分班主任有一定的偏執(zhí)型人格異常,甚至是自戀型人格異常,只不過他們自己沒有覺察。
如果老師有人格障礙,那問題就更大了——他們會對學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甚至可能違法犯罪——惡意對學生實施精神暴力、肢體暴力,甚至性侵!
回看這幾年的熱搜榜,禽獸教師侵害學生的案例還少嗎!希望教育部門一定要重視,人格障礙者應嚴禁進入教師行列!
而具備自我反省的意識與能力,就是預防人格異常的關鍵所在。
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要有意識地“知道自己不知道”,放低姿態(tài),學會真正尊重孩子和學生。
如果班主任得到了學生的信任和認可,你們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示范作用,他們也能學會自我反省,形成健全人格。這才是真正的言傳身教。
而且,這些學生以后長大了,更有可能成為心身健康的國家棟梁,社會上的人格異常和惡性事件會越來越少。
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群體能創(chuàng)造的社會價值真的無比巨大,意義非凡!遠遠比傳授知識更加重要!
02、教師群體要學會切換不同的角色
第四,班主任還要防止其他任課老師在無意中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
如果班主任發(fā)現(xiàn)其他任課老師對學生采取了語言暴力、不公平的對待等等,一定要及時制止任課老師,安撫好學生,并用有智慧的方式化解矛盾。
其實絕大部分老師的出發(fā)點都是好的。在學生的情緒平穩(wěn)下來后,班主任要引導他們理解任課老師的初心,而且也要反省自身的不足,不能什么都怪別人。
在校園欺凌事件中,也是同樣道理。
如果學生被人欺凌,班主任肯定要及時保護學生,懲罰施害者,甚至幫助受害學生維權,但也要引導他們深刻地自我反省、改變及提升,不再那么容易受人欺負。
此圖為AI生成
還有一點題外話——很多班主任和老師下了班之后,在家庭中也是孩子的父母,請你們一定要注意角色切換。
很多班主任、老師認為自己教出那么多優(yōu)秀的學生,肯定也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現(xiàn)實往往并非如此。
因為他們不懂得切換角色,回到家中面對孩子、另一半的時候,還總是以“教師”的身份發(fā)號施令,非常強勢,對家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曾系統(tǒng)化接受過3PT(精準精神心理病理性記憶修復)的患者小虹,她的母親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希望各位老師,尤其是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色的那些,下班回到家門口時,要在心里默念至少3遍:
我現(xiàn)在不是一名學校老師,而是要給孩子提供心靈滋養(yǎng)、給家人提供溫暖的母親/父親、妻子/丈夫!
有些班主任可能會吐槽:我平常的工作已經夠我忙的了,哪有專門的時間學習精準精神心理學?這不是自己給自己制造壓力嗎?
其實,各位不必想得那么復雜,這方面的學習沒有那么難、那么枯燥、那么占用時間。
說句直白的,我們的文章、視頻又不長,每天花幾分鐘看一看,養(yǎng)成習慣之后,根本不會占用太多時間。
還有,我們用精準心理學的高效知識打造了一個“精準AI”。如果老師、班主任在學生精神心理方面遇到的疑惑,可以隨時隨地與“精準AI”對話。
“精準AI”就像一個“低配版”的我,能提供基于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解答。
只要愿意行動,想起來就多看看、多問問,能學多少是多少,這其實并不難。
學習是一個過程,積少成多,只要方向對、能持續(xù)努力,那就是勝利!老師們經常這樣鼓勵學生,怎么能輪到自己該學習時,就露怯呢?
還有,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們還要思考一個問題:
既然你們是老師,就無可避免要完成傳授知識的任務,而且要想辦法把這個任務完成得又快又好,讓學生高效吸收。
現(xiàn)在AI時代已經來了,你們要認真想一想,AI時代會對自己所教的學科造成什么重大的影響?
你們該怎么應對,才能不但避免自己被AI淘汰,還能戰(zhàn)勝AI,讓學生學習到真正科學、高效、有意義的知識?
03、心理老師如何避免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感?
除了班主任外,心理老師也在校園心理體檢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
甚至,從理論上來說,心理老師的角色更加專業(yè)對口、更重要。
但現(xiàn)實情況是,現(xiàn)在很多學校里的心理老師形同虛設,他們需要學習的真是太多太多了!
第一,毫無疑問,心理老師也要掌握真正科學、高效的精準心理學知識,快速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及認知維度。
很多心理老師學了不少傳統(tǒng)的心理學知識,把精神分析、認知行為療法等主流流派都學了個遍。
本來,他們以為自己用那么多知識武裝了大腦,肯定能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結果一實戰(zhàn),傻眼了,這些方法其實都非常低效,起不到明顯的作用。
學生一開始可能還覺得有點用,從學校心理室走出來時輕松了些,但很快他們就覺得,心理老師說的話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慢慢地,學生都不愿意來了。
所以,在現(xiàn)實中,其實大量心理老師出現(xiàn)了嚴重的職業(yè)倦怠感,覺得自己的工作毫無價值,還不如去當個任科老師。
其實,這種職業(yè)倦怠在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中普遍存在。
此圖為AI生成
因為他們掌握的也是主流的、相對低效的心理學知識,難以幫助來訪者高效、深入地解決問題。很多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根本養(yǎng)不活自己。
但精準心理學的高效知識與國內外主流心理學知識不一樣,它包含了國內外精神醫(yī)學、科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多學科的內容,它本身就是高效跨學科的結晶。
比如,當學生被篩查出疑似患有抑郁癥、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障礙時,雖然心理老師沒有診斷權和處方權,但他們能馬上意識到這背后的真正根源。
心理老師能給學生、家長提供真正實用的建議:
該找什么樣的精神科大夫?
精神科藥物該不該吃?有哪些副作用?
父母有哪些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重大問題?怎么找到適合自身的康復路線圖?
更重要的是,心理老師能夠告訴孩子和父母,只要修復了主要的病理性記憶,孩子的病是可以真正康復的,完全不需過于焦慮恐懼!
一個掌握了精準心理學高效知識的心理老師,甚至有可能比主流精神科大夫強100倍!
第二,心理老師要掌握學習障礙的高效知識,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
很多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這有很大的“市場需求”。說句實在的,只要心理老師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障礙,就已經能獲得巨大的職業(yè)成就感了。
而且,學習障礙雖然不屬于精神心理障礙,但它與精神心理障礙的聯(lián)系很大!
很多有些學生出現(xiàn)學習障礙后,會有明顯的焦慮情緒,最終發(fā)展為焦慮癥,甚至是校園恐懼癥。
有些學生如果遭受了更多不同性質的疊加性心理創(chuàng)傷,還可能會罹患抑郁癥、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障礙。
第三,心理老師要引導學生提升認知維度,增強逆商,從而更好地面對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困難。
心理老師要引導學生具備“壞事變好事”的意識,當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不要總是把自己當成受害者,而要轉化為“幸存者思維”。
心理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掌握“人性三原色”——趨利避害、僥幸心理以及虛榮心,看清人性,避免讓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受到傷害。
心理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尤其是“黃金法則”,這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
其實,精準心理健康領域是一片藍海,只要擁有解決顯示問題的實力,掌握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知識,根本就不愁沒法大施拳腳!
04、識別微笑型抑郁癥,是重中之重!
心理體檢走進校園后,還有一個群體也挺愁——校長。
校長們的內心是糾結的。
他們既希望有抑郁癥風險的孩子能被篩查出來,他們好介入干預,盡量避免跳樓事件,避免引起輿論和問責風波。
但與此同時,他們又不希望在自己管理的學校里,篩查出那么多“有問題”的孩子,畢竟會顯得“很不好看”,擔心被上級批評。
所以,校長們也是壓力山大,每天一睜眼就祈禱自己學校里別出現(xiàn)什么自殘自傷、自殺事件。
其實,我在這里真誠建議這些校長:
與其那么內耗,還不如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加大心理問題篩查的力度,尤其要懂得識別“微笑型抑郁癥”!
此圖為AI生成
“微笑型抑郁癥”又叫“陽光抑郁癥”,顧名思義,就是患者表面看上去陽光開朗,總是掛著個大笑容,但心里早就抑郁了。
那些品學兼優(yōu)、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別人家的孩子”,就很容易被“微笑型抑郁癥”盯上。
因為他們經常被過度夸獎,為了維持自己對外的美好人設,他們很可能會刻意偽裝、強顏歡笑,這又會導致他們內心的壓力極大,更容易情緒崩潰。
一旦他們再也承受不住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自殺的念頭,但他們會瞞過身邊所有的人,自殺成功率極高。
等到悲劇發(fā)生的時候,校長、老師以及家長都會震驚不已,甚至會引發(fā)地震般的社會輿論。
如果學校和老師處理不妥當,分分鐘被網民的唾沫淹死,還被上級點名批評,事業(yè)堪憂。
所以,學會識別“微笑型抑郁癥”非常重要,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心理體檢的開展必須要有班主任、心理老師等人的參與,作為校長,你們就是這些一線人員的堅強后盾!
如果需要上級的資源支持,你們也要硬氣一點,站出來爭取和溝通,真正把工作落實到位!
如果學校里真正發(fā)生了悲劇,校長們也不要為了保住自己所謂的“烏紗帽”而一味甩鍋,因為就算甩得了一時,也甩不了一輩子。
既然出現(xiàn)漏洞了,最重要的就是反省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實打實地落實補救措施。校長遇事不逃避責任,敢于擔當,才能真正保住自己和學校的聲譽!
校園心理體檢的全面推進,不僅是政策的要求,更是時代與社會的呼喚。
它關乎著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關乎著無數(shù)家庭的幸福,更關乎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當學校能真正守護學生的心身健康,教育才能回歸其最本真的使命——培養(yǎng)出心身健康、人格健全的學生,然后才是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
而且,我們不能讓學校孤軍奮戰(zhàn),每個人都要主動擁抱時代巨變,學習真正科學、高效的精準心理學知識,提升識別與應對心理問題的能力,尤其是為人父母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