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宣講
照亮孩子們的成長路
近日,靜海區(qū)人民法院干警分別走進臺頭鎮(zhèn)北二堡村、楊成莊鄉(xiāng)前寨村、楊成莊鄉(xiāng)磚垛村、大邱莊鎮(zhèn)東尚碼頭村,開展以“共沐青春之光,拒絕校園欺凌”為主題的法治宣講活動。
活動通過動畫普法、案例解析、互動問答等形式,為學生們送上一份內(nèi)容豐富的法治“大禮包”,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現(xiàn)場,干警們精心準備了動畫短片。短片以貼近校園生活的場景,展現(xiàn)了校園欺凌的多種表現(xiàn)形式,從課間的惡意起綽號、孤立同學,到放學后的肢體推搡,再到網(wǎng)絡空間的惡意P圖與謠言傳播,一個個畫面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欺凌行為可能就在身邊。
在案例講解環(huán)節(jié),干警們結合近年來審理的真實案件,用孩子們易于理解的語言解讀校園欺凌的法律邊界。
“如果給同學起侮辱性綽號,造成嚴重后果可能構成誹謗;動手打人致傷,不僅要賠償醫(yī)藥費,年滿12周歲還可能承擔刑事責任?!备删瘋円贿呏v解,一邊邀請學生們進行情景模擬——當“欺凌者”出現(xiàn)時,“受害者”該如何冷靜應對?“旁觀者”又該如何及時求助?在一次次互動問答中,孩子們逐漸明白:欺凌不僅會給他人帶來身心創(chuàng)傷,施暴者自身也將付出法律代價。
針對如何有效預防校園欺凌,干警們給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議。遭遇欺凌時要優(yōu)先保護自身安全,記住對方特征并及時向老師、家長反映;發(fā)現(xiàn)同學被欺凌時,不要冷漠旁觀,可悄悄錄制視頻留證或尋求成年人幫助;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差異,不參與欺凌行為,共同營造友善包容的校園氛圍。
一場場法治宣講活動,將法治教育觸角延伸至校園之外,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法律知識,既提升了自我保護意識,也凝聚了社會、家庭共同守護未成年人成長的合力。
來源:靜海融媒
一鍵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