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楔子
最近, 我家附近有一家叫做“奧樂齊 ” 的店要開張了,我看到社區(qū)公眾號上討論的熱火朝天。但我卻是一臉陌生,因為平時我們買東西大多是在盒馬和山姆。
出于好奇,我去查了一些資料,發(fā)現(xiàn) 奧樂齊還是挺有料的。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寫寫 奧樂齊和山姆,到底有啥區(qū)別?
02
奧樂齊
先來了解下奧樂齊這個品牌,ALDI的起源可追溯至1913年的德國。
當時的店主安娜·阿爾布雷西特,在德國埃森礦區(qū)開了一家只有35平米的雜貨店,專門為礦工提供必需品。
1946年,戰(zhàn)后德國通脹嚴重,物資緊缺,安娜的兩個兒子卡爾和西奧決定只賣必需品、能放得住的商品,從而確立了“低價惠民”的經(jīng)營理念。
1962年阿爾布萊希特兄弟進行商業(yè)改革,第一家奧樂齊(Aldi)廉價折扣商店在多特蒙德開張。
奧樂齊在德國的門店,裝修簡單到極致,就是“清水墻,紙箱貨”,顧客走幾百米就能遇一家。所以在德國,奧樂齊被稱為“窮鬼超市”。(如上圖)
而到了中國,奧樂齊則主打“社區(qū)精品超市”,目標客群也變成了中產(chǎn)階級。暖色的燈光,規(guī)整的貨架,和德國的“倉庫風”完全不一樣。(如上圖)
雖然室內(nèi)風格和客群發(fā)生了變化,但是奧樂齊打法的核心卻一直沒變。小店面、小團隊、少SKU、高比例自有品牌,商品結(jié)構(gòu)大幅本地化,這些賴以成名的手法貫穿始終。
截至2025年7月,奧樂齊在中國門店總數(shù)已達73家,發(fā)展速度迅猛。而在全球,奧樂齊擁有1.3 萬家門店、20 萬員工,年銷售額超千億歐元。
03
VS 山姆
因為奧樂齊和山姆會員店都是洋品牌,作為歐美零售行業(yè)的兩大代表,又是居民們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所以我將兩者放在一起做個比較。
一、會員費
普通老百姓去超市,大多是奔著“省錢和品質(zhì)”去的。但是山姆會員店是需要支付會員費的(260元每年),而奧樂齊則不用支付會員費,這點對于精打細算的老百姓就非常有誘惑力。
二、單份重量
去過山姆會員店的朋友都知道:山姆的量是真大,不管是牛肉還是點心。一份真的是得吃好久,所以比較適合人口多或者“大胃王”家庭。
量大也就意味著相同的錢,能夠品嘗的口味就少了。
所以奧樂齊的策略就是主打小包裝,比如4塊裝的瑞士卷,1L的牛奶等。通過降低單次消費的門檻,給客戶提供更多的食物體驗,也間接減少了浪費。
三、店面大小
去過山姆會員店的朋友都知道: 山姆會員店是真心大,動不動就上萬平方米 。開車去的話,有些門店停車還要花不少時間。(上圖為寶山山姆)
而奧樂齊多為社區(qū)店,面積在500–1000㎡,多數(shù)都不用開車,步行可達。就和我們身邊有些便利店有點像,不少是開在沿街的底商內(nèi)。(如上圖)
四、商品品類
山姆的SKU較多(約4000個),自有品牌占比30%(如Member's Mark),涵蓋進口食品、高端電器等高附加值品類。
而 奧樂齊的SKU更精簡(約2000個) ,90%為自有品牌,聚焦高頻必需品(如生鮮、日用品),減少長尾商品。
所以奧樂齊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生鮮、鮮食、烘焙、酒飲、調(diào)料、日用百貨等品類一應俱全。
五、價格比較
《DT商業(yè)觀察》做過一個奧樂齊、盒馬和山姆的同品類商品價格對比。(如下圖)
以橙汁為例:山姆的日鮮沛橙汁2升裝22.8元,平均一升11.4元;盒馬推出了分量更小、但單升價格只要11元的100%橙汁;而奧樂齊的價格進一步下降,同樣是1升裝、100%橙汁,只要9塊9。
奧樂齊之所以能在價格上勝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超值系列”里的所有產(chǎn)品都是奧樂齊自有品牌,占比高達90%以上。
六、商業(yè)模式
其實所有的零售商都在追求低價,因為 隨著消費降級,消費者對于價格越來越敏感 。
山姆的商業(yè)模式是: 通過會員制倉儲模式,面向家庭人數(shù)較多的中產(chǎn)家庭,提供大包裝商品,方便每次集中、大批量采購 。因為山姆有30%左右的全球采購商品,所以對于“求新、求變”的消費者會有吸引力。
而奧樂齊的商業(yè)模式: 采用硬折扣模式,以超高比例的自有品牌為核心競爭力,通過剔除中間商溢價、直控供應鏈實現(xiàn)低價 。所以“本地直采和 零庫存策略” 是 奧樂齊低價的秘訣。
在奧樂齊:“每類商品只有一個選擇” ,這是他們 長期秉持的觀念,也是低價的源泉。
04
策略轉(zhuǎn)變
雖然 奧樂齊在 德國被稱為“窮鬼超市”,但是 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定位還是精品超市,口號是“國際品質(zhì),社區(qū)價格” 。
而 到了2023年,奧樂齊突然調(diào)轉(zhuǎn)了方向,口號改為“好品質(zhì),夠低價” ??赡苁墙?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的摸索,對中國市場更加了解的緣故吧。
特別是疫情之后,人們的消費更加的理性。 “精打細算”、“勤儉持家”成了社會的主旋律。而 奧樂齊撕下“精品”標簽,化身“平價社區(qū)超市”,推出“超值”系列商品,開啟9.9元時代,正是踩到了點上。
05
結(jié)束語
不管是山姆還是 奧樂齊,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而消費者也有自己的選擇偏好,所以兩家不同風格 的超市,都會有自己的擁躉。
選擇山姆的消費者,可能是家庭人口較多又注重進口商品品質(zhì),能夠接受會員費且習慣批量采購的中產(chǎn)家庭。
而選擇奧樂齊的消費者,可能是追求日常低價、小包裝、便利性的消費者。
隨著競爭的加劇,對于消費者來說,也許是件好事。不知道山姆的會員費會不會降一點呢?
最后我不禁想問:誰更懂中國消費者呢?作為消費者,你又會選擇誰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