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蛾亞科—燈蛾族(四):西伯燈蛾
22.西伯燈蛾屬
西伯燈蛾屬(學名:Sibirarctia)是屬于燈蛾亞科下的一個屬。
(1)形態(tài)特征
從小燈蛾屬分出,與古北燈蛾屬相近。本屬復眼有纖毛,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端有三個大小不一的齒突,可與古北燈蛾屬區(qū)別。
(2)分布范圍
分布于古北界。
(3)麗西伯燈蛾
麗西伯燈蛾(學名:Sibirarctia kindermanni)是燈蛾科西伯燈蛾屬的一種動物。
①形態(tài)特征
翅展26—24mm??Х壬梁谏^具黃白毛,復眼具纖毛,頸板邊緣具黃白毛,翅基片邊緣散布黃白毛,足黑與黃白色混雜,腹部背面黑色,腹面黃色具黑紋;前翅前緣基部黃白邊,從內線至亞端線有4條黃白橫帶位于前半部,亞中褶黃白縱帶從近基部達翅頂前,內帶從前緣外斜、在縱帶交接后稍向內折至后緣上方,中帶從前緣至縱帶稍下方,外帶從前緣外斜至中室下角外方再內折至縱帶稍下方,亞端帶從前緣內斜至6脈稍曲、至其下方向內斜與外帶相接后外斜至亞中褶端部,緣毛黃白色;后翅橙黃色,基部具黑斑,橫脈紋一黑點,前緣中部一黑紋,端帶黑色寬帶,其內邊在3脈處向外凹,緣毛黃白色。
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較寬,上端具有3個突起。
②分布范圍
國內分布:甘肅(天祝),山西。
國外分布:烏拉爾,赤塔。
23.古北燈蛾屬
古北燈蛾屬(學名:Palearctia),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的一個屬。
(1)形態(tài)特征
前翅前緣不超過4個橫帶,在1脈及亞中褶處有一縱帶,后翅亞端線處有3或更多的暗斑,有時相連成一帶,下唇須較近緣屬短。
雄性外生殖器瓣多變,短、粗短到長形,如為長形則頂端向內曲,抱器背基部向內延長,向陽端基環(huán)后側角強烈骨化,陽莖短、彎曲、陽端基環(huán)無小刺或毛刷。
(2)分布范圍
分布于亞洲中部及東部。
(3)蒙古北燈蛾
蒙古北燈蛾(學名:Palearctia mongolica)是燈蛾科古北燈蛾屬的一種昆蟲。
①形態(tài)特征
翅展30—38mm。頭、胸黃粉色,觸角干黃粉色,櫛齒黑色,頸板黃粉色具黑斑,翅基片及胸部具黑條斑,額側面常有黑毛,足黃粉色,基節(jié)及腿節(jié)具紅紋,腹背紅色具黑點帶、末節(jié)背面黑色具黃粉色毛、腹面黃粉色、側面具黑點;前翅黑褐色,前緣黃粉邊、從基部至亞端線具6個黃粉斑,亞中褶具黃粉縱帶從基部至亞端線處,從前緣基線、亞基線、中線的黃粉斑帶外斜至亞中褶帶相接,從后緣基部黃粉邊至內線處向上與亞中褶帶相接,外帶從前緣向外斜至3、4脈間的亞端帶處與亞端帶相交后再向后折,越過亞中褶帶抵后緣上方,亞端帶從前緣達6脈向外折至近外緣,再向內折與外帶相接后再斜向外緣亞中褶處,緣毛黃粉色,反面黃粉帶染紅色;后翅紅色,前緣內線黑紋達中室下緣,橫脈紋黑斑直達前緣,亞端線黑斑3塊,端線黑斑1—3個或無,緣毛黃粉色。雌蛾前翅黃粉色帶寬,有的連成一片。
②分布范圍
國內分布: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寧夏。
國外分布:蒙古,西伯利亞。
24.裂燈蛾屬
裂燈蛾屬(學名:Chelis)是屬于燈蛾族下的一個屬。
(1)形態(tài)特征
觸角雙櫛形,雄蛾具長的分支,雌具短分支,前翅7、8、9、10共柄,11游離,6從中室上角伸出,后翅3與4共柄,6與7共柄,5從中室下角上方伸出,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特發(fā)達,頂端鉤狀,瓣分三葉:背葉為葉片狀、凹而尖端圓;中葉較短、圓錐形、具剛毛;腹葉較寬而稍突出,陽端基環(huán)為寬梨形。
(2)分布范圍
分布于古北界。
(3)斑裂燈蛾
斑裂燈蛾(學名:Chelis mannerheimer)是燈蛾亞科裂燈蛾屬的昆蟲動物。
①形態(tài)特征
翅展31mm。頭、胸淡褐色,下唇須、額側緣黑褐色,頸板中央具黑點,翅基片及胸部具黑色縱帶,下胸和足黑褐色,腹部褐色,背面具黑帶,側面及亞側面具黑點;前翅淡褐色、稍染粉色,前緣下方亞基點黑色,1脈上方有一黑色內線點,中室中部有一延長的黑紋,另一黑點在1脈七方,中室上角有一黑點,2與5脈基部之間具一黑點,4個黑色亞端點分別位于前緣下方、5脈、3脈及2脈上方,翅頂有一黑點,外緣中央具一黑點;后翅紅色,中室中部有一黑色斜紋,橫脈紋黑色,亞端線由3個不連接的黑斑組成。
幼蟲天鵝絨黑色,毛短,頭黑色有光澤,背線黃色或紅色,側面有褐色短斜帶。蛹黑色,體表覆蓋藍色粉。
②分布范圍
國內分布:新疆。
國外分布:歐洲,土耳其,俄羅斯。
25.小燈蛾屬
小燈蛾屬(學名:Micrarctia)是鱗翅目燈蛾科燈蛾亞科燈蛾族的一個屬。
(1)形態(tài)特征
頭大,額寬、有毛簇,復眼很小,喙退化,下唇須細長,具長毛簇、平伸,雄蛾觸角長櫛形,胸短而鈍,有長毛及明顯的花紋,足細長,腹部較Arctia,Phragmatobia細長,前翅三角形,7、8、9、10共柄,11從中室伸出,后翅多為紅色,3、4脈從中室下角伸出,5從中室下角上方伸出,6、7脈從中室上角伸出。雄外生殖器抱器瓣側腹面在中部或上部有三角形齒突、端部不分裂,可與近緣屬區(qū)別。
(2)分布范圍
本屬分布于亞洲。
(3)愛斯小燈蛾
愛斯小燈蛾(學名:Micrarctia x-album)是燈蛾科小燈蛾屬的一種昆蟲。
①形態(tài)特征
翅展雄33—38mm。頭、頸板及翅基片白色,頭頂及頸板具黑點,翅基片具黑帶,觸角黑色,胸背暗褐色,腹部背面紅色、基部暗褐,其后具黑帶,腹面白色;前翅黑褐色,前緣從基部至翅頂共有5個白紋,亞中褶白色縱帶從基部達外緣,白色內帶從前緣曲折至縱帶下方、后緣上方,前緣中央白紋斜至近中室下角,外帶從前緣外斜至中室外3脈處再內折至后緣中部,亞端帶從翅頂前內斜至6脈、從外緣中部一白紋內斜至3脈外線處相交后,向外折回至后緣、并在此與白縱帶相連,反面黑褐色為主、前緣基部黑色;后翅白色,中室上緣及后緣基部有一些暗褐色,橫脈紋一黑褐帶從前緣下達2脈,端帶黑褐色寬帶。
②分布范圍
四川(打箭爐),云南(中甸,麗江)。
26.南燈蛾屬
南燈蛾屬(學名:Nannoarctia),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的一個屬。
(1)形態(tài)特征
下唇須平伸,觸角鞭節(jié)鋸齒形,前翅3脈從中室下角前伸出,5從中室下角上方伸出,6從中室上角伸出,7、8、9及10共柄,11從中室伸出,后翅3、5從近中室下角伸出,6與7從中室上角伸出,8從中室中部伸出。
雄性外生殖器背兜長而細,背兜腹面有一小突起,其上著生若干短毛,陽端基環(huán)端部有密集小刺,是本屬最主要特征。
(2)分布范圍
分布于東洋界。
(3)擬斜帶南燈蛾
擬斜帶南燈蛾(學名:Nannoarctia tripartita)是燈蛾科南燈蛾屬的一種昆蟲。
①形態(tài)特征
翅展32—40mm。與斜帶南燈蛾相似,但本種前翅斜帶斑從翅頂前方的前緣起始至2脈下方,中室中部內有一白斑。
②分布范圍
國內分布:海南,四川(鹽源)。
國外分布:緬甸,越南。
27.彩燈蛾屬
彩燈蛾屬(學名:Tatargina)是鱗翅目燈蛾科燈蛾亞科燈蛾族的一個屬。
(1)形態(tài)特征
本屬雄外生殖器爪形突為鳥喙形,抱器瓣有2個指突,而pericallia的爪形突為一圓頭形突起。
(2)分布范圍
分布于東洋界。
(3)艷繡彩燈蛾
艷繡彩燈蛾(學名:Tatargina picta)是燈蛾科彩燈蛾屬的一種動物。
①形態(tài)特征
翅展雄38—48mm、雌54—60mm。雄蛾頭、胸紅色,觸角黑色,下唇須紅色、尖端黑色,頸板、翅基片及中、后胸具有白斑,白斑中央具黑點,足具黑帶,腹部橙黃色或橙紅色,背面、側面及亞側面各有一列黑點;前翅從基部到端部具有紅色橫帶七條,其中基部的成斑狀,紅帶之間有六條灰色帶,灰?guī)鉃楹谶?,再外為黃白色邊,灰?guī)н€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方斑(有些個體僅端帶才分割成小斑);后翅黃色,有時染紅色,有些個體翅頂及橫脈紋有黑點。雌蛾后翅紅色,前緣區(qū)有或多或少的黑斑。
②分布范圍
國內分布:分布:海南、廣西(寧明)、云南(西雙版納)。
國外分布:緬甸。
28.黃臀燈蛾屬
黃臀燈蛾屬(學名:Epatolmis),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的一個屬。
(1)形態(tài)特征
與Phragmatobia相近,雄性外生殖器基腹弧有發(fā)達的端腹片,區(qū)別特征是爪形突寬,抱器背不發(fā)達,瓣為長角形,抱器內突與瓣的腹端部特別突出。
(2)分布范圍
分布于古北界。
(3)黃臀燈蛾
黃臀燈蛾(學名:Epatolmis caesarea)是燈蛾科,污燈蛾屬的一種動物。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內蒙古、山西、山東、陜西、河南、江蘇、江西、湖南、四川、云南、日本、土耳其、歐洲、前蘇聯。
29.籬燈蛾屬
籬燈蛾屬(學名:Phragmatobia),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的一個屬。
(1)形態(tài)特征
喙退化,下唇須平伸,達額或過額、被長毛,復眼小,頭、胸、腹被粗毛,縮頭,足脛節(jié)距短,前翅3脈從近中室下角伸出,4、5從中室下角或5脈從中室下角上方伸出,6從中室上角伸出,或與7、8、9、10共柄,11從中室伸出,后翅3、4從中室下角伸出,5從中室下角上方伸出,6、7從中室上角伸出或共柄。本屬雄外生殖器陽莖右側有小陽莖針。
(2)分布范圍
主要分布于古北界。
(3)亞麻籬燈蛾
亞麻籬燈蛾(學名:Phragmatobia fuliginosa)是燈蛾科籬燈蛾屬的一種動物。
①形態(tài)特征
翅展30—40mm。頭、胸暗紅褐色,下唇須基部紅色,觸角干白色,足黑色、被紅褐色毛,腿節(jié)上方紅色,腹部背面紅色、腹面褐色,背面及側面各有一列黑點;前翅紅褐色,中室端部有二黑點;后翅紅色,散布暗褐色,中室端部有二黑點,亞端帶黑色、有時斷裂成點斑;前翅反面前緣下方有窄紅帶。
幼蟲暗灰或褐色,剛毛褐色、紅色或赭色,頭黑色。
②生長習性
亞麻、十字花科蔬菜、甜菜、酸模屬、蒲公英、勿忘草屬。
③分布區(qū)域
東北、新疆、青海、陜西、內蒙古、河北、甘肅等地。
30.非玻燈蛾屬
非玻燈蛾屬(學名:Eudiaphora)是屬于燈蛾族下的一個屬。
(1)形態(tài)特征
喙退化微小,下唇須平伸,頭、胸被粗毛,足脛節(jié)有毛纓,復眼藏于毛下,雄蛾觸角櫛齒較長,雌蛾的簡短,前翅三角形,翅不甚透明,具有斑點,3脈從中室近下角伸出,5從中室下角或下角上方伸出,6從中室上角或上角下方伸出,7、8、9、10共柄,11從中室伸出,后翅3從近中室下角伸出,5從中室下角或下角上方伸出,6與7從中室上角伸出或共短柄,8從中室中部伸出。
雄外生殖器抱器瓣較直而長,近基部有平穩(wěn)的溝,可與近緣屬Diaphora分開,后者的瓣短寬,頂端分叉明顯。
(2)分布范圍
分布于古北界。
(3)非玻燈蛾
非玻燈蛾(學名:Eudiaphora turensis)是燈蛾科,非玻燈蛾屬的一種動物。
①形態(tài)特征
翅展雄36—37mm。灰褐色,下唇須黑色,觸角于白色、櫛齒黑色,足白色具黑帶,腿節(jié)上方橙褐色,腹部背面黃色,基節(jié)和端部具有灰白色毛,背面、側面及亞側面有一列黑點;前翅中室具有一黑色亞基點,內線黑點從前緣斜向中脈下方,且在1脈上、下方各有一黑點,橫脈紋有二黑點或一短帶,在外線的前緣及1脈上、下方各有一黑點;后翅稍透明,橫脈紋上有一黑點。
雄蛾外生殖器抱器瓣直而較長,近基部有平穩(wěn)的溝,爪形突寬三角形、背面頂端粗而厚。
②分布范圍
中亞、亞歐大陸北部。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