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剛宣布要把軍費開支猛增到GDP的5%,這數(shù)字聽著就嚇人。明面上說是為了"自衛(wèi)",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就是在給美國交保護費。跟當年特朗普逼北約國家漲軍費一個套路,現(xiàn)在輪到臺灣當冤大頭了。
不過話說回來,臺灣這波操作倒也不全是做給美國看。
臺灣打的算盤是:只要能把解放軍的登陸成本抬得足夠高,拖到美軍來援就行。臺當局自己都說要"獨自堅持至少幾周",等著美國來救。這種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的戰(zhàn)略,聽著就懸。
地理上看,臺灣離美國本土上萬公里,離大陸就隔個海峽。真打起來,美軍航母開過來都要好幾周,等到了黃花菜都涼了。臺灣地形確實易守難攻,但別忘了現(xiàn)在的大陸可不是1941年的德國,而是擁有完整工業(yè)體系的制造業(yè)大國。
再說這筆天價軍費從哪來?GDP的5%可不是小數(shù)目,要么加稅要么借債,最后都是臺灣老百姓買單。買了美國武器,擠占了教育、醫(yī)療預算,真能換來安全嗎?臺海局勢越緊張,大陸反制措施就會越強硬,最后陷入惡性循環(huán)。
最可笑的是,臺灣某些人還做著"不對稱作戰(zhàn)"的美夢,指望用無人機、導彈就能擋住解放軍。現(xiàn)代戰(zhàn)爭打的是綜合國力,拼的是工業(yè)實力,臺灣那點家底夠打幾天?
說到底,增加軍費既改變不了兩岸實力對比,也換不來真正的安全。反而會刺激大陸采取更強硬措施,把臺灣帶向危險境地。美國賣武器賺得盆滿缽滿,臺灣卻要承擔局勢升級的后果,這生意怎么看都是虧本買賣。
臺海和平的關鍵在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而不是靠買武器和交保護費。兩岸關系惡化對誰都沒好處,特別是對臺灣經(jīng)濟民生會造成嚴重沖擊。別忘了,臺灣40%的出口都依賴大陸市場,真鬧翻了受傷的還是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