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我軍10位叛將結局
1、蔡廷鍇,第11軍24師師長。
起義軍離開南昌,禮送部隊中共產(chǎn)黨員出境,帶著部隊脫離起義。
1930年任第十九路軍副總指揮、軍長。1932年率十九路軍進行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
1946年,與李濟深等在廣州組織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
新中國成立后,擔任政協(xié)副主席。
2、歐震,第11軍24師71團團長。
南昌起義后,跟隨蔡廷鍇脫離起義。
1934年4月,任陸軍第90師師長。
1938年6月,任陸軍第4軍軍長。
1947年,任第三兵團司令。
1949年,去了臺灣。
3、侯鏡如,賀龍第20軍教導團團長。
黃埔一期,參加了南昌起義。
1931年,與黨失去聯(lián)系。
1932年,任國民黨軍第30軍第30師參謀長。
1943年春,升任第92軍中將軍長。
1948年 ,任第17兵團司令官。1949年8月率部起義。
建國后,任國務院參事。
4、區(qū)壽年,第11軍10師28團3營營長。
蔡廷鍇的外甥,跟隨蔡廷鍇脫離起義,
1931年,任粵軍第十九路軍78師師長。
解放戰(zhàn)爭,擔任中將兵團司令。1948年6月豫東戰(zhàn)役,被粟裕所部所俘。
建國后,擔任廣州市政協(xié)常委。
5、文強,第20軍第3師特務連連長。
毛澤東的舅表兄弟,黃埔四期。
南昌起義后與領導發(fā)生分歧,1931年脫黨。
1935年,加入軍統(tǒng)系統(tǒng)。
解放戰(zhàn)爭被俘虜,關押在功德林改造。
1975年特赦出獄。
6、楊遇春
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
1932年4月,任紅12軍35師師長。
1933年,父母叔伯均被逮捕殺害,家產(chǎn)全被沒收。他槍殺政委高傳遴后叛投國民黨。
1937年,任軍委會中將參議。
1949年10月去臺灣,任國防部少將參議。
7、歐百川,第20軍第1師副師長
南昌起義后,南下失敗后失去聯(lián)系。
此后參加國軍。1929年,擔任獨立34旅參謀長。
1946年隱居四川秀山。
解放后,擔任貴州副省長。
8、龔楚,第20軍第3師營指導員。
紅軍時期,中央軍區(qū)參謀長。1935年叛變,給南方紅軍和游擊隊造成了重大損失。
新中國成立后,在香港定居40年。
1990年,返回大陸定居。
9、方步舟,第20軍軍官。
鄂東特委組織部部長、紅十六師師長,1937年脫離紅軍。
抗戰(zhàn)時期,組織組織抗日游擊隊。
1949年4月,率部1400人在浙江四明山起義。
建國后,任南京宣城農(nóng)場副場長,。
10、白鑫,第11軍軍官。
1929年,在上海擔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
不久叛變投敵,致使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被捕遇害。
1929年11月11日,白鑫被特科紅隊擊斃于上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