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清晨,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公布了一段視頻,顯示俄羅斯黑海艦隊的一艘21631型導彈艦被無人機擊中,這種小型導彈艦是“口徑”巡航導彈的主要發(fā)射平臺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這艘小型導彈艦當時正處于亞速海域,很明顯是為了躲避烏克蘭無人艇的打擊,同時繼續(xù)無所顧忌地向發(fā)射“口徑”巡航導彈。然而,事實證明,即便海上無人艇無法抵達的地方,空中無人機依然能夠發(fā)動打擊。
此次襲擊由烏克蘭情報總局的“幽靈”特種分隊和行動司的兩架攻擊無人機協(xié)同完成:“幽靈”特種分隊的無人機率先出擊,命中21631型導彈艦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隨后,行動司的無人機再次實施攻擊,精準命中艦體。
雖然這種損傷并不會讓21631型導彈艦沉沒,但雷達無法工作意味著必須要返回港口進行維修,并且整個過程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從而在一段時間內喪失作戰(zhàn)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21631型導彈艦不太可能繼續(xù)停留在亞速海,因為隨時可能遭遇第二輪襲擊。這意味著,原本計劃中的“口徑”巡航導彈發(fā)射任務無法繼續(xù)執(zhí)行。
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的行動司也參與了此次襲擊,并且首次使用這種類型的無人機。這可能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烏克蘭部隊正在加入無人機打擊行動。
從視頻畫面中無人機的飛行軌跡和操作界面判斷,本次襲擊使用了兩種不同型號的無人機,很可能是經(jīng)過改裝的“魯巴卡”和“海里”。這兩種無人機此前已經(jīng)多次在克里米亞執(zhí)行打擊任務,并成功規(guī)避了俄軍“鎧甲-S1”防空系統(tǒng)的攔截。
據(jù)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俄羅斯黑海艦隊共有4艘21631型導彈艦服役,每艘可攜帶8枚“口徑”巡航導彈,同時裝備1座100毫米A-190艦炮、2挺14.5毫米重機槍和3挺7.62毫米機槍。
防空方面,主要依靠1座AK-630M-2近防武器系統(tǒng)和2座4聯(lián)裝“針式”短程防空導彈系統(tǒng)。然而,事實證明,這些武器并沒有幫助21631型導彈艦擊落烏克蘭國防情報總局的無人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