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西安這個地方,面積最大、海拔最高、距離西安城區(qū)最遠(yuǎn)。這里好山好水、美景眾多;歷史深厚、古跡遍地,你猜到是哪兒了嗎?
沒錯,這里就是——周至縣。
周至縣位于西安市的最西邊,擁有很多“最”。
這里距離西安主城區(qū)最遠(yuǎn),是所有區(qū)縣中面積最大(2974平方公里)的,也是西安海拔最高的地方——具體地點在周至縣厚畛子鎮(zhèn)釣魚臺村,海拔 3740 米。
周至的好山好水,從它的名字里就體現(xiàn)出來了?!爸苤痢笔呛喕?,人家最早的名字叫:盩厔(還是讀作周至)。
唐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志》里解釋了它的意思:“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縣名”。盩厔,也就是山水曲折之意——這大概也是周至千山回環(huán)、萬水分流的最佳概括了。
PS.前幾年戶縣改名“鄠邑”之后,有傳聞?wù)f周至也想把縣名改回“盩厔”,不過好像沒成功。
周至的山水資源很豐富,本身縣域面積就大,一半以上的空間還屬于秦嶺,再加上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能玩能逛的地方很多。
比如說關(guān)中環(huán)山沿線全是景點(古樓觀、樓觀臺森林公園、財神廟、秦嶺國家植物園、秦嶺四寶科學(xué)公園、周至水街),比如最近的網(wǎng)紅環(huán)山路周塬路(秦嶺竹海、駱峪水庫),比如108省道沿線(仙游寺、黑河國家森林公園、老縣城)等等。
咱是就問@ 西安人:誰一年不來周至浪個三五七八回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雖然來過周至很多次,但還真沒有到過周至縣城!
這不,頭一次來周至縣城,我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我之前從來沒有聽過的特色美食——周至粉蒸肉。
西安也有粉蒸肉夾饃,不過和周至粉蒸肉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周至粉蒸肉的饃不是荷葉餅,而是有點類似于蒸饃的小面包。這種饃制作工藝比較復(fù)雜,它先烙再蒸,兩面金黃。表面油乎乎的,吃起來外層勁道、內(nèi)層松軟。
周至粉蒸肉的肉也和西安的不一樣,它既不是西安那種小蒸籠裝的粉蒸肉,也不同于回民街粉蒸肉,而且攤在一個大甕里,既可以按夾饃賣,也可以按份兒賣。
肉旁邊還有個專門的特制的辣子罐子,這是周至粉蒸肉的“靈魂”,加完肉后再加一勺辣子,味道一個字:絕!
我們到周至已經(jīng)是傍晚了,在縣城逛了一圈,發(fā)現(xiàn)到底是周至特色:大街小巷超多粉蒸肉店,店名就叫“XX粉蒸肉”。
朋友是個周至通,說了幾家周至本地名氣高的粉蒸肉店,最后我們來了他推薦的仁義巷粉蒸肉。
據(jù)說最早粉蒸肉是周至傳統(tǒng)“八大碗”筵席中的一道主菜,紅白喜事才能吃到。清末民初的時候,漸漸有人挑擔(dān)叫賣,“早起一籠肉、配稀飯,扛餓又解饞”,后來就成了一道習(xí)俗?,F(xiàn)在,周至粉蒸肉的制作技藝也被列出了西安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蒸肉最早是早餐,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天售賣了。我們是下午四五點鐘來的,店里人不多。朋友說周至粉蒸肉可以夾饃,也可以就著米飯吃。我們?yōu)榱硕紘L嘗,單獨買了幾份粉蒸肉,另外點了些別的小菜、米飯、稀飯、豆腐腦,美美的咥了一頓。
肉的分量挺足的,一份肉可以夾兩三個饃。
我們一群朋友對周至粉蒸肉的評價都不錯,但百人百味,究竟好不好吃,有機(jī)會你來嘗嘗吧!
想了解更多冷門又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guān)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fā)現(xiàn)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