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傳播高度發(fā)達的當下,一些荒誕且?guī)в袗阂獾难哉摃r有出現(xiàn),試圖擾亂公眾認知、煽動對立情緒。
以電影《南京照相館》熱播期間為例,一段充滿敵意與偏見的言論在網(wǎng)絡上廣泛傳播。
“有錢的中國人都去日本旅游,沒錢的中國人在家看反日電影”。
類似的話語在短時間內大量出現(xiàn),且語氣高度一致,不禁讓人產生疑問。
若說背后無人策劃與推動,恐怕難以令人信服。
隨著調查深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這一切竟然與日本外務省存在密切關聯(lián)。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瞄準“有頭有臉的人”
今年8月,垂秀夫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稱,《南京照相館》的觀眾多為經濟條件較差地區(qū)和低收入人群。
這套話術很快被日本外務省操控的網(wǎng)絡力量大肆擴散,而這只是其龐大輿論滲透計劃的一小部分。
日本外務省最擅長的策略,就是鎖定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群。
他們專門接觸那些在公眾中具有話語權的群體,例如學者、作家、高校教師。
因為這些人的話語具有引導力,只要成功影響他們,就能間接操控更廣泛的受眾。
這種策略并非日本首創(chuàng),美國的富布賴特計劃每年也有4億美元預算。
但日本的獨特之處在于,其目標明確,專門針對中國輿論環(huán)境,為此還設立了一個對華國際交流項目。
該項目表面上是邀請中國文化藝術界人士赴日訪問,實則是一種“資金換取代言”的精準收買。
比如作家蔣方舟曾透露,她不僅獲得24萬元現(xiàn)金資助,還能享受免費旅游待遇。
但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拿了日本的資金,回國后自然要為日本發(fā)聲。
于是,蔣方舟出版了《東京一年》,書中充斥著對日本的贊美。
這本書被日本媒體廣泛報道,成為外務省對外宣傳的典型案例。
此外,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何兵曾發(fā)表文章《日本法官為什么從不腐敗》,對日本司法體系極盡溢美之詞。
學者熊培云在日本停留四個月后,撰寫了長達600余頁的《西風東土》,首印即達10萬冊,通篇為日本唱贊歌。
媒體人段宏慶則發(fā)布一篇夸贊日本衛(wèi)生狀況的文章,閱讀量高達788萬。
從體制內到校園
如果認為日本外務省僅針對文化界,那就太低估其野心了,他們還將觸角伸向各國政界精英。
這套策略最早源于其在東南亞的成功經驗。
上世紀80年代,他們通過類似項目在泰國、印尼培養(yǎng)了大量親日人士,如今已成為政商界的重要人物,為日本企業(yè)在當?shù)亻_路。
日本在嘗到甜頭后,將這套精英培養(yǎng)機制完整復制到中國。
在政府系統(tǒng)內部,他們設立了“中國年輕行政官員培養(yǎng)支援計劃”。
每年投入超過30億日元(約合2億人民幣),名義上是人才培養(yǎng),實則是試圖在政府內部埋下親日伏筆。
隨著中日關系的演變,該項目的資金投入也在不斷加碼。
最初年預算僅3億日元,邀請人數(shù)不足百人。
到2023年,預算增長10倍,每年接待近500名處級以上官員。
這些受邀官員,往往在對日政策制定、經貿合作等方面擁有決策權。
一旦有人被收買,未來在關鍵崗位上替日本說話,后果將極為嚴重!
如果說對體制內的滲透是著眼當下,那么對青少年的滲透則是在布局未來。
日本外務省深知親日意識要從青少年抓起,于是委托“日中交流會館”開展項目,大規(guī)模邀請中國學生赴日。
根據(jù)2022年統(tǒng)計,通過櫻花科技計劃、亞洲青年交流等項目赴日的中國學生超過5200人。
這些看似普通的交流項目,背后卻隱藏著日本的文化滲透意圖。
他們打著“體驗日本文化”的旗號,實則希望年輕人從小建立對日本的好感,潛移默化地灌輸親日思想。
傳播學研究表明,參與這些項目的學生回國后,有70%會在社交媒體發(fā)布對日本的正面評價。
這種從思想根源上進行侵蝕的方式,比直接資金收買更為隱蔽且危險!
網(wǎng)絡水軍帶節(jié)奏
除了“上層突破”,日本外務省還將注意力轉向普通網(wǎng)民,利用他們操控輿論風向。
他們在日本設立多個管理小組,直接接受外務省指揮,再將大組拆分為多個小群,在各大平臺制造話題。
一旦日本出現(xiàn)負面新聞,如核污水排放事件,他們就集中洗白,宣稱“核污水無害”、“國際社會認可”。
若有日本正面新聞,則極力吹捧,將其塑造為“理想國度”。
2023年日本排放核污水期間,外務省特別撥款700億日元(約34億人民幣)用于輿論“洗白”。
資金到位后,網(wǎng)絡上迅速出現(xiàn)各種辯解言論:有人稱“中國也曾排放污水,日本排放又何妨”。
還有人稱“反對核污水排放是政治操作,不是科學態(tài)度”,甚至有人偽裝成“理性中立者”,呼吁公眾“不要小題大做”。
這些言論看似雜亂無章,實則組織嚴密,目的就是混淆視聽,淡化日本核污水排放的危害。
就連2024年一名在華日本人遭遇襲擊的普通案件,也被他們炒作成“中國仇日教育的惡果”,逼迫中國反思,完全是顛倒黑白!
看到日本外務省投入巨額資金進行滲透,確實令人憤怒,但我們無需恐慌,因為這些手段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識破。
蔣方舟的作品如今被批評為“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何兵的文章也鮮有人相信,網(wǎng)絡水軍一出現(xiàn)就被網(wǎng)友揭穿。
學校老師仍在講述真實的抗戰(zhàn)歷史,家長也帶孩子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讓他們銘記歷史。
國家也在加強監(jiān)管,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接受日本資金從事滲透活動,必將嚴懲不貸。
結語
日本外務省以為金錢可以改寫歷史、培養(yǎng)“親日分子”,簡直是癡人說夢!南京城墻上的彈痕猶在,七三一部隊遺址的罪證仍在,億萬中國人的記憶不會被抹去。正義或許遲到,但絕不會缺席,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我們終將贏得勝利!
參考文獻1.千龍網(wǎng)——2025-08-29——《日本被曝用上百億培養(yǎng)親日外國人》2.大河網(wǎng)——2025-08-28——《中國抗戰(zhàn)閱兵以來日本砸560億搞公關、培養(yǎng)“親日”外國人等》3.廣州日報——2025-08-28——《中國抗戰(zhàn)閱兵以來,日本砸560億搞公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