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施蟄存
寒山子是王梵志以后的又一位唐代通俗詩人。王梵志的詩,從宋代起已經(jīng)失傳,直到敦煌石室中發(fā)現(xiàn)了唐人寫本,我們現(xiàn)在才能見到。寒山子的詩,歷代都有刻本,至今流傳著。但是,寒山子這個人,以及他的詩集,還有許多疑問,沒有解決。現(xiàn)在通行的《寒山子詩集》,是一位署名臺州刺史的閭丘胤編的。編者在序文中介紹了這部詩集的來歷,現(xiàn)在我譯述其大概。
寒山子,不知其姓名,古老以來,都有人看見他,以為是一個瘋狂的貧士。他隱居于天臺唐興縣西七十里的寒巖,但時常到天臺山國清寺來看他的朋友拾得。拾得是國清寺里一個管食堂的行者,他經(jīng)常把殘菜剩飯儲存在竹筒里,寒山子來時,就把竹筒背回去。寒山子在寺內(nèi)長廊下徐行漫步,獨言獨笑,快活叫喚。寺里和尚來干涉他,他就拍手大笑,好久才去。他衣服破舊,形貌枯悴,像一個貧士。戴一頂樺皮帽,腳下拖一雙木屐。說的話瘋瘋癲癲,可是好像很有道理。
閭丘胤在長安,分發(fā)到臺州刺史的官職。在即將離京赴任的時候,忽然患了頭痛病。于是請醫(yī)師治療,豈知越治越痛。后來碰到一個名叫豐干的和尚,自稱是特地從天臺山國清寺來給他治病的。于是閭丘胤就請他救治,和尚笑說:“身居四大,病從幻生。若欲除病,應(yīng)須凈水。”閭丘胤命家人取凈水來,和尚將凈水噴在閭丘胤頭上,一會兒頭就不痛了。和尚對閭丘胤說:
“你去臺州,那邊臨海,有嵐瘴毒氣,必須小心?!遍偳鹭穯査_州那邊有什么可以請教的賢德之人。和尚答道:“有,有,不過你見之不識,識之不見。如果你真要見,千萬不可以相貌取人。有一個寒山,是文殊菩薩化身,現(xiàn)在國清寺。還有一個拾得,是普賢菩薩化身,像一個瘋狂的窮人,現(xiàn)在國清寺廚房里當(dāng)火伕。”和尚說過,就辭去了。
閭丘胤到臺州上任之后,親自到各大寺院中打聽,眾口一辭,果然有此二人。于是閭丘胤便到國清寺去進(jìn)香,問寺里和尚:“你們這里有過一位豐干禪師,他住過的院子在哪里?還有一位寒山,一位拾得,住在什么地方?”住持和尚道翹回說:“豐干禪師的院子在經(jīng)藏后面,現(xiàn)在沒有人敢住,因為常常有一只老虎來叫吼。寒山、拾得二位,現(xiàn)在廚房里?!?/p>
于是和尚帶閭丘胤來到豐干禪師住過的院子,開門進(jìn)去,滿地都是老虎腳印。閭丘胤問和尚:“豐干禪師在寺里做什么事?”道翹回說:“禪師在這里時,專管舂米,供養(yǎng)全寺僧眾?!?/p>
隨后和尚們帶閭丘胤一行人到廚房里,在灶火前見有二人在向火大笑,閭丘胤便上前禮拜。二人連聲吆喝,互相攜手,哈哈大笑道:“豐干饒舌,豐干饒舌。你們不識彌陀,為何卻來拜我?”當(dāng)時寺里僧眾聞聲而來,不勝驚訝:本州官長為什么前來禮拜兩個灶下窮漢?當(dāng)時二人攜手走出寺門,奔?xì)w寒巖。閭丘胤回郡城后,做了兩套衣服,并預(yù)備香藥等禮物,派人送去。使者到寺里,才知二人一去之后,沒有回來過。于是將衣服、香藥送到山上,遇見寒山子。寒山子一邊喝道:“賊!賊!”一邊退入山洞,說道:“回去告訴大家,各自努力?!碑?dāng)下山洞自然閉合,追尋不得。拾得也無蹤無影。閭丘胤就吩咐道翹搜尋他倆的遺跡,在竹木石壁上和人家廳堂上抄得寒山子寫的詩三百余首,又在土地堂墻壁上抄得拾得寫的偈語數(shù)十首,編集成卷。
以上是今本《寒山子詩集》卷端閭丘胤序文的內(nèi)容。閭丘胤是何許人,他官臺州刺史在什么時候,都沒有在集中留下記錄,他這篇序文的末尾也不署撰寫年月。寒山、拾得的詩中,也看不出年代?!端牟繀部酚坝「啕惪尽逗阶釉娂罚接小洞仁苌詈蜕袛M寒山詩》一百四十八首。前有署名“慈受叟懷深”的自述。開頭說:“寒山、拾得,文殊、普賢也。有詩三百馀首,流布世間,莫不丁寧苦口,警悟世人種種過失。至于幼女艾婦之姿態(tài),惡少偷兒之性情,? 秤欺瞞,是非品藻,靡不言之。其間稠疊言之者,誡殺生也?!庇衷疲骸皢韬?,圣人出現(xiàn),混跡塵中。身為貧士,歌笑清狂。小偈長詩,書石題壁,欲其易曉而深誡也。”這是分析了寒山、拾得詩偈的內(nèi)容及其意義。最后自述其擬作因緣云:“余因老病,結(jié)茅洞庭。終日無事,或水邊林下,坐石攀條,歌寒山詩,哦拾得偈,適與意會,遂擬其體,成一百四十八首。雖言語拙惡,乏于文彩,庶廣先圣慈悲之意。”這篇自述作于“建炎四年二月望日”,正是北宋政權(quán)已被金兵摧毀,南宋政權(quán)尚未建立的時候,這位老人卻悠閑地在太湖邊上擬作寒山、拾得式的詩。
高麗刊本《寒山子詩集》的前半本是以南宋刻《三隱集》為底本的,每頁版口均有“三隱”字。卷尾有《天臺山國清禪寺三隱集記》一篇,文尾題“淳熙十六年歲次己酉孟春十有九日住山禹穴沙門志南謹(jǐn)記”,文后附有陸放翁抄送釋可明的一首寒山詩。
陸放翁與明老帖
有人兮山徑,云卷兮霞瓔;秉芳兮欲寄,路漫兮難征。心惆悵兮狐疑,蹇獨立兮忠貞。
此詩后有釋志南作的附記:“此寒山子所作楚辭也,今亦在集中,妄人竄改附益,至不可讀。放翁書寄天封明公,或以刻之山中也?!辈椤度[集》所刻寒山此詩,首句作“有人坐山陘”,第五句奪兮字,句下多“年老已無成眾喔咿”八字,此詩遂不可讀。因知陸放翁所見別有善本,而國清寺可明和尚刻集時并未依陸放翁所提供的文本改正。
《太平廣記》卷五十五有《寒山子》一條。文云:“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歷中,隱居天臺翠屏山。其山深邃,當(dāng)暑有雪,亦名寒巖,因自號寒山子。好為詩,每得一篇、一句,輒題于樹間石上。有好事者,隨而錄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隱之興,或譏諷時態(tài),或警勵流俗。桐柏征君徐靈府序而集之,分為三卷,行于人間。十余年,忽不復(fù)見?!币韵掠浵掏ㄊ辏ü似咭荒辏沉甑朗坷詈钟鲆姾阶拥墓适?。
這一段記載,出于《仙傳拾遺》,這部書應(yīng)當(dāng)是唐咸通以后、北宋太平興國以前的道家著作?!短綇V記》五百卷中,關(guān)于寒山子的記載,僅此一條,可知這是有關(guān)寒山子的最早記錄。他只是天臺山的隱士,有三百余首詩,由桐柏宮道士徐靈府編成集子三卷,并寫了序文。記錄中沒有豐干和拾得,也不提國清寺。我以為這是寒山子及其詩的原始情況。
不知什么時候,有人托名唐臺州刺史閭丘胤,把寒山子的詩集重新改編,加上了一篇序文,編造了豐干、拾得和寒山子的故事,說他們是彌陀、文殊、普賢的化身。又增入了拾得和豐干的詩偈,于是他們和國清寺發(fā)生了關(guān)系。從此,寒山子詩集成為佛家的典籍?!杜f唐書·經(jīng)籍志》中沒有《寒山子詩》,這可能是當(dāng)時此書還未入館閣?!缎绿茣に囄闹尽分兄洝逗皆娖呔怼罚幦脶尲翌?,可知在北宋時,寒山子詩已屬佛家。但這個七卷本是不是閭丘胤所編的那一本,還無法知道。
閭丘胤的序文沒有記下寫作年月,無從知其時代。北宋的《景德傳燈錄》已將閭丘胤序文中所述遇到的寒山、拾得的故事抄錄進(jìn)去,外加許多禪機(jī)問答,并說明他們是唐貞觀初人。清初編《全唐詩》,把寒山、拾得和豐干的詩各一卷編在僧詩的卷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把《寒山子詩集》編在王績的《東皋子集》之后,王勃的《王子安集》之前。從此,文學(xué)史家都把寒山子詩列入初唐文學(xué)。
我還是以為《仙傳拾遺》的記錄比較可信,因為寒山子詩本身記錄了它們的時代性。三百多首詩中,一部分詩和王梵志的詩極其相近,可以認(rèn)為初唐作品;但另一部分詩卻顯然近似孟郊、賈島的風(fēng)格,不到中唐后期,這種風(fēng)格的五言律詩還不可能出現(xiàn)。因此,我以為這部詩集是中唐時期一位隱名文士的作品,說他是大歷中隱士,和作品的風(fēng)格是可以符合的。
城中蛾眉女,珠佩何珊珊。
鸚鵡花前弄,琵琶月下彈。
長歌三月響,短舞萬人看。
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今日巖前坐,坐久煙云收。
一道清溪冷,千尋碧嶂頭。
白云朝影靜,明月夜光浮。
身上無塵垢,心中那更憂。
寒山唯白云,寂寂絕埃塵。
草座山家有,孤燈明月輪。
石床臨碧沼,鹿虎每為鄰。
自羨幽居樂,長為象外人。
我們先看這三首詩。第一首是全集中唯一的秾艷詩,明清人詩話中常常提起,但它不能代表寒山子的風(fēng)格。第二、三首,我選出來為寒山子詩的代表,因為它們無佛道思想,句法、用字都是中唐詩格,在初唐貞觀年間,絕對不可能出現(xiàn)這樣的詩。
驅(qū)馬度荒城,荒城動客情。
高低舊雉堞,大小古墳塋。
自振孤蓬影,長凝拱木聲。
所嗟皆俗骨,仙史更無名。
生前太愚癡,不為今日悟。
今日如許貧,總是前生做。
今日又不修,來生還如故。
兩岸各無船,渺渺難濟(jì)渡。
以上二首,前者是道家思想,太息荒城古墳中,都是不能修煉成仙的世俗人。后者是佛家的因果報應(yīng)思想,指出今天的窮人,由于前世不修善行。如果今生又不修善行,那么來生還是個窮人。這一類的詩,在寒山子集中并不多見。如果用統(tǒng)計數(shù)字來斷定他的思想派別,似乎他的道、佛思想還不是主流。這一點,寒山子和王梵志不同。但是,試看下面二首詩,卻又很像王梵志詩。
貪人好聚財,恰如梟愛子。
子大而食母,財多還害己。
散之即福生,聚之即禍起。
無財亦無禍,鼓翼青云里。
我見謾人漢,如籃盛水走。
一氣將歸家,籃里何曾有。
我見被人謾,一似園中韭。
日日被刀傷,天生還自有。
第一首戒世人莫貪財。第二首戒世人莫欺侮他人:欺人者,無所得;被欺者,終不失。思想、表現(xiàn)方法、辭句,都是王梵志的風(fēng)格??芍@一類富有道德教育意義的白話詩,一向在民間流行著。
默默永無言,后生何所述。
隱居在林藪,智境何由出。
枯槁非堅衛(wèi),風(fēng)霜成夭疾。
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
書判全非弱,嫌身不得官。
銓曹被拗折,洗垢覓瘡瘢。
必也關(guān)天命,今年更試看。
盲兒射雀目,偶中亦非難。
以上第一首詩,勸人不要做默默無言無益于后輩的隱士。風(fēng)霜枯槁的生活,非但不能衛(wèi)生,反而會成夭疾。這種消極的隱居生活,正如土牛耕石田,永遠(yuǎn)不會“得稻”的。得稻,是“得道”的諧音,這兩句用了風(fēng)人詩的句法。第二首勸考試失敗的人不要灰心。成敗都是天命,你不去考,就放棄了機(jī)會。因此勸導(dǎo)今年再去試一下,說不定會偶然考中了呢!末句用了比喻格的成語,也是風(fēng)人詩的表現(xiàn)方法。
這兩首詩表現(xiàn)了積極的儒家進(jìn)取思想,寒山子大有自我否定之意,在全集中也是很突出的。綜合起來看,寒山子詩三百馀首,儒、釋、道三家的思想都有,所以它們可以為道家、佛家利用去裝點他們的文化,但兩家都不能不說他是貧士、隱士。《仙傳拾遺》給他添了一個告誡毘陵道士李褐的故事,使他列入神仙。閭丘胤附會了國清寺的故事,使他與佛家發(fā)生關(guān)系。詩集中有幾首詩提到國清寺和豐干、拾得的名字,很可能是托名閭丘胤者混入的。
現(xiàn)在我們再看寒山子對自己這些詩如何說法:
有個王秀才,笑我詩多失。
云不識蜂腰,又不會鶴膝。
平側(cè)不解壓,凡言取次出。
我笑你作詩,如盲徒詠日。
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
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不恨會人稀,只為知音寡。
若遣趁宮商,余病莫能罷。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這兩首詩是寒山子的詩論,它們也反映出這是中唐時期的詩。他反對做詩要講究四聲八病,要有鄭箋、毛傳才使人懂得。他的詩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但仍然是合于典雅的。必須重視聲病,做詩要協(xié)宮商,正是中唐時期盛行的詩家理論,以皎然的《詩式》為代表的許多詩學(xué)理論著作,也興起于中唐時期,而寒山子的詩正是這個時期的復(fù)古派。
王梵志和寒山子是唐代兩位通俗詩人。他們的詩流行于一般人民中間,很少為士大夫所齒及。到了宋代,王梵志的詩已經(jīng)失傳,流行于民間的只有寒山子的詩,在閭丘胤那篇序文的影響下,拾得的地位升高了。在民間傳說中,寒山、拾得的詩人形象逐漸消失,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們成為和合二仙,主宰男女婚姻幸福,家庭和睦。民間風(fēng)俗畫里,有兩個青少年,一人手執(zhí)荷花,一人手捧一個盒子,這就是和合的諧音。在結(jié)婚典禮上,這和合二仙總得掛在中堂,據(jù)說這就是寒山、拾得二人。清代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正式封寒山為和圣、拾得為合圣。從此,在民間風(fēng)俗中,寒山、拾得被稱為和合大仙,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詩人了。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 選自《唐詩百話》,施蟄存 著,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7
9月中旬第三期“臥游山水讀寒山子詩”(公益免費,每日一首,連續(xù)60日打卡)開始了,先發(fā)布個預(yù)告,有興趣的書先買起來,自個兒先讀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