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全面轟炸基輔的時候,烏軍說來就來!這已經(jīng)成了俄烏沖突中的一個固定節(jié)目,俄羅斯炸烏克蘭哪里,烏克蘭就炸俄羅斯煉油廠,軍工廠、基輔、能源系統(tǒng)、前線目標——不管俄羅斯打什么,烏克蘭的回應總是那招:炸煉油廠。
烏克蘭頻繁襲擊俄羅斯煉油廠的原因是它們比油田更易攻擊且破壞效果顯著,煉油廠規(guī)模大、設備復雜,受損后難以迅速修復,這種打擊能直接影響俄羅斯的經(jīng)濟和軍事能力。
這些無人機看起來其貌不揚,據(jù)說有些還是手工組裝的,但它們能飛越幾百公里,繞過俄羅斯的防空系統(tǒng),就像用便宜的遙控飛機,去炸值幾十億的大工廠,這買賣太劃算了。
俄羅斯雖然每次都聲稱攔截了無人機,但煉油廠卻接二連三起火冒煙,看來再先進的防空系統(tǒng),也很難完全防住這些低空慢速飛行的無人機。
專家表示,烏克蘭這招很聰明,一方面確實影響了俄羅斯的燃油生產(chǎn),另一方面也是在向西方展示自己的能力,爭取更多援助,最重要的是,這讓俄羅斯民眾直接感受到戰(zhàn)爭的代價——油價上漲、物資短缺。
現(xiàn)在這場戰(zhàn)爭已經(jīng)變成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烏克蘭不跟俄羅斯硬碰硬,而是找到對方最疼的地方輕輕一戳,這種打法成本低,效果卻很好。
烏克蘭盯住俄羅斯煉油廠不停打的策略,給我們展示了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新樣子,不再是大國碾壓小國,而是小國也能找到巧辦法,讓大國頭疼不已。
這就像打架時,不跟你比誰拳頭硬,而是專門踩你的腳指頭——雖然不太好看,但是真管用。
無人機技術讓這種打法成為可能,以前要遠程打擊,非得有昂貴導彈和先進戰(zhàn)機不可,現(xiàn)在用相對便宜的無人機就能辦到,這意味著軍事力量對比正在發(fā)生變化,小國家也有了新籌碼。
俄羅斯的防空系統(tǒng)防不住這些小無人機,暴露出一個大問題:傳統(tǒng)的防御體系主要是防飛機、防導彈,對低空慢速小目標反而沒什么好辦法,這不光是俄羅斯要面對的難題,所有國家都得重新思考怎么防御這種新威脅。
烏克蘭堅持只打煉油廠,也是一種心理戰(zhàn),每次成功襲擊都在傳遞一個信息:我們能打到你們縱深,能讓你們付出代價,這對提升自家士氣、打擊對方信心都很重要。
不過這種打法也有風險,沖突可能會因此擴大,雙方互相攻擊民用設施,可能導致局勢升級,如何在取得戰(zhàn)果和控制風險間找平衡,是個難題。
這場“煉油廠之戰(zhàn)”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創(chuàng)新思維和技術應用同樣重要,有時候找到對方的軟肋,比擁有更多坦克飛機更管用。
同時也要看到,戰(zhàn)爭最終沒有贏家,煉油廠冒起的黑煙,最終都會變成普通民眾需要承擔的經(jīng)濟代價和安全隱患,希望沖突各方早日回到談判桌前,找到和平解決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