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陽光正好,街道上半夢半醒的熱氣漸漸升騰。65歲的劉大媽推開窗戶,微風帶來幾分困倦,她習慣午飯后就坐在沙發(fā)上閉目養(yǎng)神。不知不覺一睡就是兩小時,醒來頭還是暈暈沉沉,晚上卻怎么也睡不著。身邊有不少人覺得,年紀大了午睡是補充精力的“法寶”,但劉大媽的兒子查了查資料卻直皺眉頭:“媽,午睡睡太久對身體可能有壞處,你得注意啊。”
到底午睡到底有啥講究?過了55歲,午睡真的和壽命有關系么?其實這里面門道真不少。尤其不少老年人忽略了一些小細節(jié),反而讓原本用來養(yǎng)生的午睡走向了相反的結局。今天就帶你看看過了55歲,午睡最該記住哪4個“不要”,你有沒有中招。
很多人覺得午睡養(yǎng)生,卻不知道,睡得不對真的有風險。哈佛大學醫(yī)學院曾有研究顯示,午睡超過1小時、頻率過高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要比不午睡或短時午睡高出約35%-41%。尤其55歲以后,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減弱,午睡稍一不慎,可能引發(fā)多種健康隱患。這個結論,你是不是覺得很反常?其實說白了,一到中午覺得乏力有困意,是因為血液多流向消化系統(tǒng),大腦供血減少,適當午睡可以恢復精力、緩解壓力。但午睡也是技術活,睡得過頭,反而可能讓你越睡越累、血壓波動大,還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午睡時間長短、環(huán)境、動作、餐前后這幾個關鍵細節(jié),很多人沒注意,才容易中招。比如午飯剛吃完就倒頭午睡,或者說本來只是想小憩一會,不知不覺就睡了1小時,還抱著枕頭趴在桌上……這些習慣,哪一個中招,健康風險就會慢慢積累。那午睡有哪些要避開的誤區(qū)?醫(yī)生歸納出4個“午睡不要”,尤其第五十五歲往上的人群,最好每一條都能避開。
午睡誤區(qū)一:不要長時間午睡,盡量不超過30分鐘
年紀大的人,午睡超過1小時,別以為醒得慢是“睡得香”,其實腦供血、血壓都容易紊亂。2023年4月,美國《肥胖》期刊有份研究,午睡超過30分鐘的人,“代謝綜合征”危險增加了41%,腰臀比、血糖、血脂都波動更大。原因在于午休時間過長,大腦從淺睡進入深度睡眠,醒來后反而頭蒙、注意力下降,還會導致下午和晚上的失眠,更容易陷入“惡性循環(huán)”。而短暫的20分鐘到30分鐘小憩能讓精神恢復,有助于下午不打瞌睡。醫(yī)生建議,鬧鐘定時,午睡別貪多,30分鐘以內正好。
午睡誤區(qū)二:不要飯后立刻睡,起碼等30分鐘
有些人剛吃完午飯就立即上床午休,覺得困得不行。其實這時身體血液都集中在消化系統(tǒng),如果馬上倒頭就睡,容易出現(xiàn)胃部不適、消化不良。時間一長,還可能誘發(fā)心腦血管意外。醫(yī)生呼吁,午飯后起碼緩一緩,等30分鐘再考慮午睡。可以站起來活動下,溜達溜達,這樣對胃腸和大腦都好。
午睡誤區(qū)三:不要在沙發(fā)、桌上趴睡,選對姿勢更重要
不少人覺得趴在書桌上、沙發(fā)扶手靠一會很舒服。實際上,這些姿勢可能壓迫胸腹,影響呼吸。時間一久,脊椎、頸椎也容易受累。醫(yī)生建議:最好平躺,保證下肢和上半身都充分放松;如果條件有限,躺在沙發(fā)上側臥也可以,不要長時間趴睡。尤其心臟本來就不太好的朋友,更要注意。
午睡誤區(qū)四:不要在嘈雜、悶熱環(huán)境午睡,空氣流通很關鍵
有些老年人喜歡關窗拉簾,把屋子焐得悶熱,睡起來反而更累。醫(yī)學研究顯示,嘈雜、悶熱的環(huán)境會讓大腦難以真正進入放松狀態(tài),還容易刺激血壓波動??茖W午休,記得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光線直射,最好室溫控制在25℃左右,安靜的小環(huán)境才是真正養(yǎng)神。
健康的午睡其實是一門被忽視的“技術活”,睡錯了,風險會悄悄累加。你可能發(fā)現(xiàn),身邊有些人午睡之后不僅精力沒恢復,反而頭暈腦脹,下午還容易犯困。背后其實大多與以上這幾個誤區(qū)有關。睡慣了長午覺、飯后即睡、趴桌子、憋在悶屋里,這些細節(jié)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時間一長問題就會暴露。比如午睡太久導致晚上失眠,長期慢性缺覺,免疫力容易下降,血壓、血糖都可能悄悄升高。有調查顯示,午睡時間越長的人,肥胖率和糖尿病患病風險會同步攀升,醫(yī)生把這叫作“用瞌睡換慢病”。不是說不能午睡,而是要睡得科學。
身體的“自我調節(jié)”功能在55歲以后下降得更快,晝夜節(jié)律容易被打亂。適當?shù)奈缢瘯湍阊a充電量、保持記憶力靈敏、情緒更平穩(wěn)。只要你掌握住科學午休的小技巧,定好時長、選好姿勢、注意環(huán)境,日復一日,你會發(fā)現(xiàn)下午整個人的狀態(tài)也更輕松。無論身體還是心情,都會順暢不少。哪怕不小心“睡岔氣”,及時調整方法,再睡一覺也是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