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反導防御體系,可不是鬧著玩的。這事關生死線。要么擋住天上那一條火線,要么眼睜睜看著它砸下來。中國這些年一直在補課、苦練基本功,鋪地網、上高空、下大洋,拼出來一整套鏈路。真正讓人眼前一亮的,是那艘在今年4月交付的“瞭望1號”導彈測量船。它不是擺造型的面子工程,它是把整張反導防御網補齊的關鍵一環(huán)。
中國的反導不是今天才起步的,上世紀60年代,一紙“640工程”把方向豎起來了。那會兒條件艱苦,依舊硬著頭皮往前推,超級炮、動能攔截,全都試。70年代,思路調整,把力氣更多放在雷達預警;到80年代,地基雷達網絡加碼,863計劃上場,中段反導這個觀念被提出來。90年代開始系統(tǒng)化試驗,打地基、找瓶頸。進入新世紀,試驗頻率上來了,2010年1月11日那次陸基中段反導技術測試,是一個路標。后面2013年1月27日、2014年7月23日,多目標識別、末段攔截精度,一個個拎出來驗證。官方通報過七次陸基中段反導測試,都達到了預期目的,最近的一次是2022年6月19日。能看出來,節(jié)奏穩(wěn),步子不虛。
短板也擺在那兒,北向預警窗口短,北極方向來襲的彈道,能爭取的時間不多。以往對俄羅斯西伯利亞方向的雷達資源有依賴,掐表算時間,不到8分鐘。8分鐘,對反導體系來說太緊了。要發(fā)現、要判定、要跟蹤、要交戰(zhàn),環(huán)環(huán)相扣,哪一環(huán)慢半拍,后面就跟著慢全拍。對比一下,美國那邊,北美防空司令部在加拿大,一整套預警雷達加戰(zhàn)機值班,距離遠,窗口大,還能靠全球部署的衛(wèi)星、艦船、前沿基地接力。
美國這條線,布局更早,也更廣。阿拉斯加和加州的地面中段防御系統(tǒng),主盯洲際彈道導彈;海上靠宙斯盾艦攔截,標準-3是主力;薩德部署在韓國等地,盯中短程威脅。測量支援也有專門家伙,“霍華德·洛倫岑”號這種導彈測量船,排水量一萬多噸,X波段雷達,盯軌跡、喂數據。美軍的優(yōu)勢是全球化,天上有星、海上有艦、岸邊有雷達,互相拉手,鏈路很順。實戰(zhàn)里也用過,在中東攔截過伊朗導彈,這一環(huán)的經驗肯定不是紙上談兵。
這時候,“瞭望1號”登場。它是大塊頭,排水量約3萬噸,船身255米長、27.2米寬,個頭比美國那艘“洛倫岑”大出一圈不止。更重要的是它背的“書包”——多部大型相控陣雷達,S波段、X波段都上船,探測半徑可達6000公里。這個量級的天線,面對的是洲際導彈軌跡,也盯隱形戰(zhàn)機、高超音速武器。雷達罩做了隱身設計,雷達反射截面積壓得更低,海上生存能力不弱。整船是中壓直流綜合電力,全電推進,機動性強,能給大功率雷達持續(xù)“上電”,穩(wěn)穩(wěn)地把“眼睛”亮起來。除了導彈測量,它還能做電子偵察,覆蓋多種頻段,分析電磁信號,給后方送一鍋熱氣騰騰的一手數據。
它把過去那塊“遠洋預警弱”的缺口,堵上了。洲際導彈往返北美,常走北極航線,不是所有軌跡都從太平洋正面來??筷懮侠走_,角度受限,時間更受限。把“瞭望1號”開出去,壓到遠海的關鍵海域去,它能把預警時間從“幾分鐘”拉成“幾十分鐘”。早發(fā)現,早判定,早分配,給中段攔截多出不止一輪機會。再往前一步,假如有類似美軍SBX-1那樣的X波段火控雷達船補位,首輪攔截的把握就更大。說白了,這是在海上把“戰(zhàn)術手電筒”換成“探照燈”。
當然,海上布子,檢驗的不只是裝備本身。遠洋行動要扛住風浪和威脅,破冰船、航母、核潛艇、補給艦,得形成體系,才能讓“眼睛”安心工作??芍灰@條路走通,海上預警不是輔助,是主角之一。
放回大圖看中國這張網,陸基部分已經穩(wěn)了,紅旗-19是核心,目標指向中段攔截洲際彈道導彈。多輪測試積累了數據,系統(tǒng)的算法、識別、配合,邊用邊修。海上的“瞭望1號”把眼界拉遠,空天上還有衛(wèi)星輔助預警,無人機可以作為補鏈,網絡與電磁對抗跟進,四位一體,互為備份。高超音速帶來的新變量,也不是沒準備,HQ-29就是奔著這個方向去的。整體的感覺,不再是誰都能戳中痛點的“薄背心”,而是層層疊疊的“復合裝甲”。
光靠一艘“瞭望1號”,就能把天補齊,別把它看成孤島。它是針眼,穿線用的。把它放在合適的海域,它就能把遠方的信息“拽”回來;把它納入指控網絡,它就能把“看見的”變成“能打的”。這才是它的價值。更何況,它不是“一把鑰匙開所有鎖”的思路,而是“多把鑰匙一起開門”:陸基雷達守住門檻,海上平臺把窗口拉長,空天節(jié)點搭起天幕,攔截彈藥分層分段,
前后呼應。你讓來襲的拋物線在這套網里穿個洞試試,代價會非常高。
反導體系不是拿來嚇唬人的,它得扛住壓力,也得經得起算賬。以往那個北極方向的預警短板,確實讓人揪心?,F在“瞭望1號”把視線伸出去,至少把最要命的問題解了:時間。時間一多,判斷錯的概率能降,誤判的代價能小,技術動作更細膩,指揮鏈條更從容。攔截這件事,本質上就是和時間賽跑。你讓出來的每一分鐘,都是把主動權往自己這邊拽一拽。
國防安全靠實力說話,誰也不愿意動用反導,最好永遠用不上。但你得有,還得好使。中國這套防御網,從60年代一步步走到今天,陸??仗焖奈灰惑w,關鍵環(huán)節(jié)逐漸補齊。和美國比,全球覆蓋、實戰(zhàn)經驗還有距離,這點別回避??稍诩夹g層面、在特定任務面上,已經能正面掰手腕,某些節(jié)點甚至能壓一頭。這不是喊口號,是靠一次次測試、一次次工程迭代、一次次鏈路打通堆出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