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又被告了,大概這就是胖東來走不出河南的原因吧!天津一位顧客逛胖東來,結賬時,前臺工作人員看他買了吃食就主動提供了一次性筷子,然而回家后,這位顧客卻反手以筷子沒有生產日期為由起訴了胖東來。
最近,一則關于胖東來的消息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天津一位顧客以胖東來免費提供的一次性筷子未標注生產日期為由,不僅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投訴,還直接將其訴至法院,甚至在社交平臺公開了案件受理通知書。
了解胖東來的人都知道,這家扎根零售行業(yè)多年的企業(yè),早已用近乎 “極致” 的經營,把 “靠譜” 二字刻進了消費者心里。
走進胖東來的門店,貨架上的商品永遠碼放得整整齊齊,臨期商品會提前下架并醒目標注折扣,絕不會讓顧客買到過期品;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售后。此前曾有顧客投訴聯營餐飲存在衛(wèi)生問題,胖東來直接獎勵投訴者 10 萬元,還向所有受影響的顧客賠償了 883.3 萬元
這份對消費者權益的重視,在整個零售行業(yè)都少見。也正因如此,胖東來成了“現象級”的存在,不少外地游客甚至專門打飛的去河南打卡,就為體驗一次在胖東來購物。
可就是這樣一家把細節(jié)做到極致的企業(yè),卻栽在了“免費筷子”上。
經胖東來核查,這批一次性筷子的外包裝箱上,生產日期、生產廠家、質檢報告編號等信息一應俱全,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市場監(jiān)管部門介入調查后,也出具了“未發(fā)現質量問題”的結論。但這位天津顧客卻始終不依不饒,堅持要通過法律途徑 “討說法”,這般反常的執(zhí)著,難免讓人揣測背后的心思。
或許,這背后藏著對 “流量紅利” 的覬覦。這些年,胖東來憑借過硬的口碑,成了零售行業(yè)的 “流量寵兒”。
無論是媒體報道還是社交平臺,只要提到 “胖東來”,總能引發(fā)大量關注,甚至有博主靠拍攝 “胖東來服務細節(jié)” 視頻,輕松收獲百萬粉絲,后續(xù)帶貨、接廣告賺得盆滿缽滿。
這種 “靠胖東來走紅” 的案例,難免讓一些人心生羨慕,覺得 “碰瓷胖東來” 是條快速獲取流量的捷徑。
此前就有類似案例:有博主故意夸大“在胖東來買到瑕疵商品”,拍攝“維權視頻”博眼球,后來被扒出是擺拍,目的就是為了漲粉帶貨。這次的 “筷子投訴”,很難說沒有這樣的心思。
更讓人無奈的是,這并非胖東來第一次遭遇 “無妄之災”。還記得此前的 “褲頭姐” 事件:
一位女子聲稱在胖東來購買的內褲掉色,拍攝視頻哭訴 “胖東來商品質量差”,視頻在網絡上瘋狂傳播,不少不明真相的網友跟風指責胖東來。
可后續(xù)調查顯示,該女子購買的內褲已穿過多次,且未按洗滌說明清洗,掉色實屬正常使用損耗,所謂 “質量問題” 不過是刻意夸大。
胖東來創(chuàng)始人于東來曾在采訪中感慨:“現在想做個善良的企業(yè)太難了?!?他始終堅信,企業(yè)賺錢的同時,更要對得起消費者、對得起員工。
為了讓員工有尊嚴,胖東來給基層員工開出遠超行業(yè)平均水平的工資,還設立 “帶薪年假”“子女教育補貼” 等福利;
為了讓消費者放心,哪怕是幾毛錢的蔬菜,也要經過農殘檢測才上架;為了支持公益,每年拿出利潤的一部分捐給災區(qū)、資助貧困學生。
這些年,胖東來還帶動了整個零售行業(yè)的服務升級,不少企業(yè)效仿 “胖東來模式”,推出 “無理由退換貨”“免費服務項目”,最終受益的還是普通消費者。
可就是這樣一位想“用善良經營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卻屢屢要面對“惡意投訴”的困擾,難怪他會無奈感嘆:“有時候真的想問,我們踏踏實實做事,到底錯在哪里?”
倘若這樣的 “惡意投訴” 成了常態(tài),最終受傷的終將是普通消費者。
試想,若胖東來因不堪其擾,取消所有免費服務,那么消費者購物時,就要額外花錢購買這些服務;
若企業(yè)把大量精力耗費在應對投訴、打官司上,就會無暇顧及商品品質與服務升級。屆時,我們再也看不到 “零售行業(yè)因競爭而變得更好”的景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