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份,亞洲首富為自家兒子打造的43.5億人民幣的世紀婚禮震驚全球。
這位身價1160億美元的商業(yè)巨鱷,讓人們充分地感受到了什么才叫有錢人。
只是這樣一位大人物卻也依然需要到機場對幾個傳統(tǒng)穿著的老者們行合十鞠躬禮。這些老人不是政要,也不是富豪,而是印度婆羅門的領袖。
在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里,當超能力遇到傳統(tǒng)權威的時候,真的是婆羅門更勝一籌嗎?
婆羅門在印度的影響力,其實不少人是有所耳聞的。他最大的影響力,首先便來自于印度教賦予他們的神圣光環(huán)。
這場富豪婚禮中,最昂貴的元素不是邀請蕾哈娜的那筆800-900萬美元的出場費,而是由這些婆羅門主持的傳統(tǒng)儀式。
這位亞洲富豪家族特地建造了14座寺廟作為婚禮背景,甚至就連請柬都設計成了刻有印度教神靈的盒子。
只要打開這封請柬,就會直接播放婆羅門錄制的禱語,這樣的一封請柬價值5萬人民幣,堪稱最貴的精神伴手禮。
這是屬于婆羅門的宗教權威,而當這份權威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社會控制力的時候,婆羅門的地位自然超絕。
雖然印度法律早已經廢除了所謂的種姓制度,但是婆羅門卻依然壟斷著印度人人生關鍵節(jié)點的審批權。
從出生儀式到婚禮祝福,最后再到葬禮主持,都不能缺少婆羅門的加持。否則哪怕是再富有的家庭也很難在當地獲得社會認可。
印度企業(yè)高管當中婆羅門占比也遠高于最底層的達利特。
這種社會地位差距的根源就是婆羅門已經掌握了印度絕大部分的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他們就像是已經掌握了一整套獨屬于自己的神學密碼。
在印度種姓制度依然深入人心。明目張膽的種姓歧視在印度并不算什么問題,畢竟婆羅門精神權威的威懾力不是說說而已。
占據了印度全國人口5%左右的婆羅門,像章魚一般將自己的所有觸手伸進了印度社會各個權利中。
比如印度國家行政學院的錄取名單,就是他們那里的種姓圖鑒。2011年新錄取的官員當中,有大約47%出身婆羅門。
在北方邦的政府職位當中,婆羅門的占比同樣很高,甚至遠超他們的人口基數。
他們擁有強大的制定規(guī)則的能力。當其他種姓還在為選票進行廝殺的時候,婆羅門卻早已轉型成為了政策背后的操盤手。
小到頂尖理工學院的錄取標準、公務員考試的大綱,大到稅收政策的細則,背后都有婆羅門智庫的影子。
這一套不直接掌權卻掌控權利的邏輯玩法,讓他們即使是在民主選舉當中也能穩(wěn)穩(wěn)地呆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印度內政部近期宣布將在2027年3月前完成新一輪全國人口普查,并同步進行種姓普查。
這一顆政治炸彈幾乎是在一瞬間便引爆了婆羅門全體的抗議浪潮。
北方邦的寺廟里擠滿了抗議者,他們高舉著寧丟選票不丟尊嚴的標語,威脅要撤回對執(zhí)政黨的支持。
印度歷史上曾進行過幾次大規(guī)模種姓普查。但每次普查期間都會發(fā)生各類插曲。
比如1941年的普查就未能如期舉行,在全民抗議殖民統(tǒng)治的大背景下,國大黨甚至將1931年1月11日定為“抵制普查日”。
別看婆羅門的人口占比并不算高,但是他們在關鍵邦的集中分布卻可以讓自己成為搖擺選票的持有者。
在2024年大選中,印人黨在比哈爾邦等關鍵選區(qū)因忽視低種姓訴求而遭遇“滑鐵盧”,在國會中失去簡單多數席位。
歷史早已證明,獨屬于婆羅門的這股力量是十分可怕的。
1990年印度時任總理辛格便因照顧印度弱勢種姓的“曼達爾方案”,引發(fā)全國性辯論和種姓間的沖突和混亂,最終導致其下臺。
如今莫迪想要重啟普查,同樣需要小心翼翼地平衡各方勢力。
畢竟這位依靠著高種姓票倉上臺的總理,更清楚婆羅門的選票咒語到底有多么靈驗。
很多人覺得種姓這種腐朽的制度能夠在印度繼續(xù)生存,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其實是因為在城市化浪潮的沖擊之下,婆羅門早已挽起了屬于他們的傳統(tǒng)現代化高招。
他們一邊堅守著試著不能高估主人肩膀的老規(guī)矩,一邊又會選擇使用社交媒體直播宗教儀式。
他們一邊會在婚禮上收取天價嫁妝,一邊卻又在硅谷創(chuàng)辦屬于他們的科技公司。
左手傳統(tǒng)、右手現代的生存智慧,才讓婆羅門這種古老的特權在現代社會同樣能夠煥發(fā)新生。
天價的嫁妝是他們維持種姓邊界的經濟杠桿,有消息稱哈爾邦的農民們甚至要花近六年的收入,才能將女兒嫁入婆羅門家庭當中。
可怕的是普魯門早已將嫁妝包裝成了文化傳統(tǒng),法律雖然規(guī)定索要嫁妝最高可以判刑兩年,但是在執(zhí)行當中卻往往會不了了之。
更何況婆羅門在面對威脅他們特權的政策是,最擅長的就是非暴力不合作。
就像有人調侃的那樣,種姓制度雖然在印度法律當中已經死了,但是卻活在了印度的婚禮請柬、工作面試和寺廟的捐款單上。
在亞洲富豪向著婆羅門彎腰鞠躬的那一刻,你就能真正地讀懂印度社會最深沉的邏輯。
財富可以買來私人飛機,也可以邀請明星進行演出,但是卻不一定能買來婆羅門手中的文化認可。
這個占人口少數的群體,早已用宗教權威構筑了屬于自己的精神防線,用制度設計編織了自己的權力網絡。
政治博弈中的平衡掌握術,讓他們在現代化浪潮當中依然可以把千年特權玩出新的花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