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28歲抗癌博主“徐三千”曬出結婚證。
“徐三千”曾透露,她是一位北漂了10年的肺癌晚期患者,在她患病后,前男友主動離開,她與老公認識不滿一年。此前其表示生病后遇到了一個對她非常好的人,對方無條件地愛她、包容她、照顧她,讓她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
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最新數據顯示:肺癌目前是全球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癌癥,肺癌連續(xù)十年位居全球癌癥死亡率首位。
作為惡性腫瘤界的“頭號殺手”,肺癌正以隱蔽的方式威脅著人類健康,尤其是其年輕化趨勢和復雜的致病因素,讓早期篩查與科學預防成為當下關鍵課題。
不少人確診已是中晚期哪些癥狀是“預警信號”?
在寧大一院胸外科門診,每天都有因咳嗽、胸痛就診的患者,這其中就有被癌癥“頭號殺手”找上的人,而且他們中有不少人一經確診就已經是中晚期。
“肺癌的可怕之處在于早期癥狀不明顯,等到出現刺激性干咳、痰中帶血、胸悶、胸痛、體重驟降等癥狀時,往往意味著腫瘤已經長到一定程度,壓迫了肺、氣管等器官,此時治療起來會更加棘手,甚至有些人直接就失去了手術機會?!惫дf。
專家表示,當身體發(fā)出某些“預警信號”時,要合理考慮肺癌的可能性并及時就醫(yī)檢查,這些“預警信號”主要包括:
1、咳嗽,這通常是肺癌的首發(fā)癥狀,隨著腫瘤逐漸增大刺激支氣管黏膜,患者可出現陣發(fā)性刺激性咳嗽,即便服用止咳藥也難見效;
2、咯血,部分肺癌患者會咯血或痰中帶血,這是因為腫瘤組織血液供應豐富,劇烈咳嗽時易造成血管破裂且出血;
3、聲音嘶啞,一些肺癌患者可突然出現或輕或重的聲音嘶啞,甚至在短時間內聲音完全消失,且常規(guī)治療往往無效;
4、胸背部疼痛,隨著腫瘤越長越大,壓迫血管、神經、侵犯胸膜的時候,就可出現持續(xù)性的腰背部疼痛;
5、雙上肢、頭頸、顏面等部位的水腫,當腫瘤壓迫上腔靜脈,可導致上腔靜脈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顏面部、頭頸部以及雙上肢的水腫。
病因至今未完全明確不吸煙人群同樣有風險
與傳統(tǒng)認知有所不同,目前肺癌正呈現三大異動:
首先是性別天平傾斜,很多人認為吸煙人群中男性比女性多得多,所以男性肺癌患者所占的比例也會比女性高得多,然而事實是——近年來男性與女性肺癌患者的占比已非常接近;
其次是年齡防線失守,肺癌的年輕化趨勢正變得越來越明顯,甚至不少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也被查出肺癌;
第三是非煙民危機,不吸煙人群發(fā)生肺癌的案例層出不窮,遺傳、情緒壓力、不良生活方式等成為肺癌的重要誘因。
事實上,雖然發(fā)病率、死亡率長期居高不下,但肺癌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確,醫(yī)學界普遍認為其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吸煙、職業(yè)暴露、空氣污染、電離輻射、飲食、遺傳、肺部病史等。
所以,要預防肺癌,目前也只能從這些致病因素著手。郭晶主任醫(yī)師開出了如下預防處方:
1、遠離主動煙、二手煙、廚房油煙“煙霧三兄弟”;
2、規(guī)避空氣污染、電離輻射等“環(huán)境刺客”;
3、管理不良情緒、過大壓力等“心理毒素”;
4、形成規(guī)律飲食、充足睡眠、科學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
專家強調,戒煙是預防肺癌最有效的措施。相關數據顯示,戒煙10年后,肺癌風險可降低50%以上。
綜合大河報、央視網、寧波晚報、央視新聞
(來源:荊楚網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