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牙音箱領域,Bose的SoundLink系列算得上是“常青樹”了。這么多年來,它陪著音樂愛好者一路走過,始終是這個細分市場里的標桿之一。無論是溫馨家居的各個角落,還是湖海山川的廣闊天地,這一系列里不同定位的產品總能憑著對場景的適應力和音質的穩(wěn)定性,讓用戶在不同使用環(huán)境下,都能輕松找到契合自己的音樂伴侶。
近些年,Bose明顯加大了對戶外場景的布局力度。像是Bose SoundLink Flex,就憑借小巧便攜的機身與出色的防水性能,迅速成為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心頭好”;而Bose SoundLink Max則以強勁音效、堅固機身以及貼心的提手設計,精準定位多人戶外聚會場景,備受用戶青睞。然而,這兩款產品在體積、重量和價格上都存在明顯差距——從1500元到3000元的價位區(qū)間,Bose確實需要一款既能輕松攜帶,又能滿足中小型聚會音質需求的產品來填補市場空白。
產品規(guī)格
藍牙版本:藍牙5.4
藍牙信號范圍:最遠9米
單元配置:低音單元×1
高音單元×1
被動振膜×4
支持藍牙編碼格式:AAC、SBC、aptX Adaptive
輸入輸出接口:USB-C輸入/輸出
電池類型:充電式鋰離子電池
續(xù)航時間:長達20小時
充電時間:使用5V/3A充電器,最長需要5小時將電池充滿電。
防護等級:IP67
適配App:Bose App
特色技術:SimpleSync連接
尺寸:231mm×99mm×86mm(寬×高×深)
重量:1.5kg
參考價格:2499元
所以2025年夏天,Bose適時推出了該系列新品——Bose SoundLink Plus藍牙音箱,正好補上了這個空當。它帶著鮮明的戶外基因,體積和重量介于Bose SoundLink Flex和Bose SoundLink Max之間,2499元的定價也恰到好處地填補了兩者的價格空隙,給那些想在性能和便攜性之間找平衡的用戶提供了頗具吸引力的選擇。那么,Bose SoundLink Plus的實際表現究竟能否撐起這份期待?接下來,我們將通過深度評測,為大家揭曉答案。
設計有傳承
從造型到細節(jié)
作為Bose SoundLink系列的新晉成員,Bose SoundLink Plus在外觀設計上既延續(xù)了戶外場景所需的硬核特質,又通過細節(jié)優(yōu)化適配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使用需求。
前文提到,Bose SoundLink Plus的體積、重量介于Bose SoundLink Flex和Bose SoundLink Max之間,但就我的實際體驗來說,它有著更接近后者的外在感受。將Bose SoundLink Plus從包裝里取出后,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頗為深刻,231mm×99mm×86mm(寬×高×深)的體積配合1.5kg的重量,既保留了Bose SoundLink Max的力量感,又通過適當的尺寸控制避免了用戶對其“攜帶負擔”的疑慮。與主打便攜的Bose SoundLink Flex相比,Bose SoundLink Plus明顯更適合人數更多、面積更大的聚會場景。前者在應對這種場景時可能帶來的“力不從心”感,在Bose SoundLink Plus身上不復存在。這種平衡,讓它在便攜性與音樂能量之間找到了黃金分割點。
如果你曾留意過Bose SoundLink Flex和Bose SoundLink Max這兩款產品,便會發(fā)現Bose SoundLink Plus在設計上是與它們一脈相承的,甚至可以將這三款產品歸為Bose SoundLink系列這一大框架下的一個細分系列。這種設計風格的興起,與近年來露營、徒步等戶外活動日益流行密不可分。
最顯著的設計傳承體現在機身整體框架上。三者皆是長條形機身,各自的寬高比很接近,主要是通過機身厚度來傳遞不一樣的定位,像是Bose SoundLink Flex就是比較扁平,易于攜帶,而Bose SoundLink Max則是很敦實,適合放在桌面使用,Bose SoundLink Plus比較像后者。其正面皆是大面積圓孔網罩,靠上位置有醒目的Bose Logo,底部明顯凸起的底座部分,正是其更偏放置于桌上使用的設計。
Bose SoundLink Plus的機身雖然通體是一種顏色,卻應用了多種不同材質的組合。前面板用的是鋼制材料,表面做了粉末涂層處理,既呈現出細膩的金屬質感,又有不錯的防銹能力,邊緣弧度處理得圓滑溫潤,讓金屬面板與周圍的部分銜接自然流暢。機身四周,包括頂部、底部和兩側,都包裹著厚實的硅膠,表面是類膚工藝,摸起來柔軟舒服。背部則采用聚碳酸酯,也就是常說的PC材質,確保了整體結構的輕量化。
對于材料學有一定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在同一個產品上應用多種不同材質,并將它們調成相同的顏色,以保持視覺效果的一致性,絕非易事,色差控制向來是個難題。Bose在這方面做得很到位,整機看起來幾乎沒有明顯色差,顏色一致性很好。尤其是我們手上這款暮色藍配色——不像黑色那樣容易調得均勻,能做到這樣就更顯難得。
圖/Bose官方提供
除了這個顏色,Bose SoundLink Plus還有經典黑和限量版沁檸黃可選。對多數用戶來說,暮色藍和沁檸黃或許是更合適的選擇,它們能凸顯產品的靈動活力與個性,也更貼合這款音箱的定位。
在音箱上供攜帶元素的處理中,我們也能找到三者的交集。Bose SoundLink Flex選擇了輕便的掛繩,Bose SoundLink Max采用結實的提手,而Bose SoundLink Plus則巧妙融合了兩者的特點。它延續(xù)前者的右側掛繩布局,傳遞出便攜的產品定位,但在材質選擇上卻借鑒后者的尼龍繩設計。藍白拼色編織的處理既與機身配色呼應,又帶來更強的紋理感與視覺變化。這種常被用作攀巖繩的材料,拇指粗細的繩身透著一股粗獷感,又讓人覺得扎實可靠。
即便Bose SoundLink Plus有1.5kg的重量,用掛繩提著或是將它掛在背包、戶外桌椅等物體上,也不用擔心承重問題,而且繩身觸感不錯,實際拎著完全不勒手。
防護性不俗
應對戶外各種環(huán)境
當我們踏上戶外旅程,所需攜帶的裝備本就不少,要是再計劃一場多人的露營派對,那行囊必定會被塞得滿滿當當。在這樣的情況下,帶著Bose SoundLink Plus一路同行,它難免會與各式各樣的裝備磕磕碰碰?;蛟S有人會擔心,它能不能扛住尖銳物品的意外磕碰?其實看看Bose SoundLink Plus在用料上的講究,就知道Bose的用心了。機身上大面積的硅膠材質,就像給它套了層“軟甲”,能有效緩沖碰撞、跌落帶來的沖擊,還能耐腐蝕、防紫外線,提供全方位保護,確保其外觀不會輕易受損。
Bose SoundLink Plus靠內置鋰電池供電,充滿電后能連續(xù)用20小時,就算戶外充電不方便,應付一整天高強度使用也完全夠用。不過,需留意的是,電池續(xù)航時間會受到揚聲器音量大小的影響。若將音箱音量調至最大,電池的持續(xù)使用時間會縮短至4小時。Bose SoundLink Plus的附件較為簡單,僅配備了一根USB線。在充電速度方面,若使用5V/3A的充電器,電池電量耗盡后直到充滿,最長需5小時。
音箱背部靠近掛繩的一角設有一個USB-C接口。這個接口功能多樣,不僅可用于為音箱充電,還具備反向輸出功能。用戶只需將手機等移動設備連接至其USB-C接口,便可自動為這些設備充電。我使用帶有充電功率顯示的USB-C線進行了測試,發(fā)現它為iPhone 15 Pro Max充電時的功率穩(wěn)定在8W,其最高支持15W(5V/3A)反向充電,手機快沒電的時候用來應急挺合適的。
別看Bose SoundLink Plus正面有大面積金屬網罩,背面帶透氣孔,接口也沒設計防塵蓋,但它的防護性能并未因此打折扣,達到IP67防護等級。這一防護等級意味著什么呢?在IP等級標準中,“6”代表防塵性能,即“能完全防止粉塵進入”;“7”代表防水性能,意味著它“可在短時間內承受浸水(水深15cm~1m,浸泡時間半小時以內)”。
也就是說,即便將Bose SoundLink Plus帶到沙塵漫天,或是難免會接觸到水的室外環(huán)境,其防護等級也足以應對各種狀況。用戶可以放心地把它帶到海邊沙灘,完全不必擔心沙子會對音箱造成損害。要是音箱臟了,還能直接用水沖洗干凈。即便不小心掉進水里,也不會出現問題,它甚至能在水中保持漂浮狀態(tài),方便用戶輕松取回。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它適合在水中使用,掉進水里后,還是應該及時取出并晾干后再使用,這一點需注意。
因此,對于日常使用中常見的雨水、飲料灑落在音箱上的情況,Bose SoundLink Plus應對起來可謂輕而易舉。在清潔方式上,它也相當“抗造”。如果碎屑進入了充電口或其他部位,用清水沖洗即可。不過,在充電之前,一定要確保充電口已經徹底晾干。
實體按鍵整體性好
搭配App帶來更多玩法
Bose SoundLink Plus配備了6個實體按鍵,均設置在機身頂部,分別承擔著電源控制、藍牙連接、快捷功能調用、音量減小、播放/暫停以及音量增大的功能。這些按鍵皆隱藏于硅膠之下,既保留了實體按鍵那種清晰的操作反饋,又在視覺上呈現出類似觸控按鍵的整體感,融合了兩種設計的優(yōu)勢。
按鍵表面都微微向內凹陷,其中電源鍵是單獨的圓形凹槽,另外5個按鍵則是連在一起的長條形凹槽。在快捷功能鍵和音量減小鍵之間,還有個條形凸起方便定位。此外,每個按鍵上都清晰地印有對應功能的圖示,播放/暫停鍵更是采用了立體凸起設計,進一步方便用戶定位操作。能看出,整個按鍵設計處處都考慮到了用戶盲操作時的定位需求,細節(jié)處理周到。我實際試了下,兩處凸起在盲操作時確實很有用,能快速找到需要操作的按鍵。
操作方式上,除了單按,用戶還能通過雙按、三按和長按實現不同功能。例如,播放/暫停鍵若進行雙按或三按操作,便可實現快進、快退功能;而長按音量減小鍵或音量加大鍵,則能快速調節(jié)音量大小。
值得一提的是,電源鍵、藍牙鍵和快捷功能鍵的上方,各自配備了一顆指示燈。在指示燈未點亮時,用戶幾乎不會察覺到它們的存在。這些指示燈會通過不同的顏色和狀態(tài),來直觀地提示音箱當前的工作狀態(tài)。比較特別的一個功能是如果檢測到音箱受潮,電源鍵上方指示燈會閃爍琥珀色和白色光,需等待水分干透再使用。
建議用戶在手機上裝個Bose App,這樣就能解鎖Bose SoundLink Plus的更多玩法。連接過程很簡單,跟著App里的提示操作,簡單幾步就能搞定。在App里,用戶除了能看音箱還剩多少電、調音量大小、查看并控制正在播的音樂之外,還能管理當前連接的設備、調均衡器、設快捷操作、升級固件、定自動關機時間,以及選語音提示的語言等。
重點說說幾個功能。在均衡器中,它為用戶提供了4個預設選項,即“低音增強”“高音增強”“低音減弱”和“高音減弱”,用戶只需一鍵操作,即可快速切換至所需模式。此外,用戶還能依據個人的聽音偏好,對“低音”“中音”和“高音”這3個頻段進行自定義調節(jié)。每個頻段均設有10級增減幅度,用戶可按需進行設置。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自定義的調節(jié)結果并無保存功能。若后續(xù)用戶切換至其他均衡器選項,之后又想恢復之前自定義的參數,就只能通過手動方式重新進行調節(jié)了。
Bose SoundLink Plus具備多點連接功能,它能夠同時與兩臺設備建立連接,并且在它們之間方便地切換使用。用戶可以在Bose App的藍牙菜單里,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是否開啟多點連接功能,同時還能對已配對的設備進行管理操作。在快捷操作菜單中,目前只提供了揚聲器鏈接這一個選項。后續(xù)或許會通過固件升級的方式,增加更多實用的操作選項。
Bose SoundLink Plus還支持雙機聯動功能,用戶可以將兩臺Bose SoundLink Plus,或是同樣支持該的功能SoundLink家族成員,包括SoundLink Flex、Bose SoundLink Max以及最新上市的Bose SoundLink Micro II,任意兩個型號的產品進行配對,通過無線方式連接在一起,帶來更豐富多元的聲場氛圍。在兩兩配對的情況下,它有兩種模式——立體聲模式和派對模式。前者是需要兩臺同型號的音箱分別設為左右聲道,也就是說要在Bose SoundLink Plus上使用立體聲模式,必須搭配另一臺Bose SoundLink Plus;后者則是兩臺音箱同步播放音樂,這個模式就可以不同型號混搭。
以兩臺Bose SoundLink Plus進行配對為例,無須借助App,只需要先在一臺Bose SoundLink Plus上按下快捷功能鍵,直到聽到相應的語音提示,此時再在另一臺Bose SoundLink Plus上按下快捷功能鍵,配對成功后便進入立體聲模式。此時,通過長按其中任何一臺音箱的快捷功能鍵或短按電源鍵,便可在立體聲模式和派對模式間切換。不同型號音箱的配對方式與上述操作相同,不過它們連接后僅能工作在派對模式下。
除此之外,Bose SoundLink Plus還支持Bose SimpleSync技術,用戶能夠將它與兼容的Bose條形音箱等設備建立連接。連接成功后,便可實現不同房間內各音箱播放內容的同步,從而在更廣闊的空間里營造出同步的聽覺體驗。
試聽體驗
體驗Bose SoundLink Max時,它的音質表現曾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讓我對同系列中體積次大的SoundLink Plus多了幾分期待。在單元配置上,Bose根據其的定位和內部空間,選擇了適合的聲學結構。音箱配備兩個發(fā)聲單元,包括一個低音單元和一個高音單元。透過機身正面的金屬網罩,能隱約看到這兩個單元的排布——高音單元在正面最左側,旁邊緊挨著的是低音單元。此外,Bose SoundLink Plus還應用了被動共振技術,配有4個被動振膜。從正面網罩和背部透氣孔的位置可以看到,這些被動振膜應該是對稱分布在機身右側,用以增強音箱的低頻表現。
Bose SoundLink Plus也搭載了第二代高通S5音頻平臺,支持最新的藍牙5.4以及高通驍龍暢聽技術。其中后者優(yōu)化了連接設備上的高通音頻技術,以確保無線傳輸音頻具有更佳音質、連接穩(wěn)定性和超低延遲。所以Bose SoundLink Plus除了支持常見的AAC、SBC藍牙編碼格式之外,也支持aptX Adaptive,搭配同樣支持它的手機,能獲得更好的無線音頻體驗。
通過支持aptX Adaptive的手機與Bose SoundLink Plus連接后進行試聽。在約15平方米的室內環(huán)境中,音箱僅需50%以下的音量即可充盈整個空間,聲壓充足且分布均勻。轉入戶外,在占地約20平方米的天幕下,70%~80%的音量已能提供足夠的聲場覆蓋,無須將音量調至最大即可滿足多人聚會的聆聽需求。
音質表現上,Bose SoundLink Plus在開闊室外場地下的聲場擴散能力不錯。三頻的清晰度沒有因為空間開放而明顯下降,人聲與樂器的分離度保持穩(wěn)定,即便站在稍遠的位置,也能捕捉到音樂里的一些細節(jié)。中低頻表現依舊延續(xù)了Bose產品的優(yōu)勢,低頻量感和下潛在同類產品里算得上出色,不會有這類產品中常出現的敲鼓皮般的單薄感或渾濁聽感。在演繹節(jié)奏感強的電子樂、搖滾樂時,能營造出不錯的低頻氛圍。它塑造的人聲結像比較飽滿,略帶暖色的音色很耐聽,聲音細節(jié)的呈現也恰到好處。純音樂中的高頻展現得柔滑細膩,聽感不干不澀。雖然解析力不算特別犀利,延伸也不會過分突出,但聽感并不暗淡,依舊保持著干凈的質感。在人煙稀少、伴著蟲鳴鳥叫的自然室外環(huán)境里,用它聆聽舒緩的音樂,體驗相當愜意。
小結
Bose SoundLink Plus很好地平衡了音質與便攜性。外在做工精湛,設計細節(jié)兼顧便攜需求,防護性能也十分出眾。不僅能滿足全天續(xù)航,還能為移動設備反向充電。多單元與被動共振雙模技術的組合,再加上高通驍龍暢聽技術,確保了它在藍牙無線應用中依然有著出色的音質??梢哉f,Bose SoundLink Plus的出現,很好地填補了該系列產品線的空白,讓那些希望在戶外、室內等不同場景都能隨時享受優(yōu)質音樂的消費者,有了新的可靠選擇。
友情提示
MCer請注意,由于微信公眾號調整了推薦機制,如果你發(fā)現最近很難刷到Microcomputer(微型計算機)公眾賬號推送的文章,但是又不想錯過微機的精彩評測內容,可以動動小手指把Microcomputer設置成星標公眾賬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