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美女、年薪92.57萬、上市公司董事長!
這里每個詞單獨拎出來都能刮起一陣風,如果這些詞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人身上呢?
2024年5月,成都路橋(002628.SZ)換帥,林曉晴接任公司董事長。
消息傳出,一片嘩然。
一個28歲的年輕女孩,憑什么能夠執(zhí)掌一家老牌基建上市公司?
要知道,基建行業(yè)向來是“論資排輩”的江湖,高管平均年齡普遍在50歲以上,且以男性居多。
而林曉晴,一個1996年出生的姑娘,不僅打破了行業(yè)慣例,還成了A股最年輕的女董事長之一。
她到底是誰?是隱形富二代還是天才少女?
這是個低調神秘的姑娘,家世成謎,畢業(yè)院校成謎,除了知道其1996年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父母家世啥的一概不知,互聯(lián)網上公開資料少得可憐。
2023年8月,林曉晴空降為成都路橋公司副總經理。彼時,她才剛滿27歲。
更驚人的是,僅僅9個月后,2024年5月,因原董事長及眾多高管辭職,林曉晴被全票當選為董事長,28歲的她,就這樣華麗麗地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新掌門人。
這種堪稱坐火箭的晉升速度,在A股上市公司里也是罕見的。
成都路橋的主營業(yè)務是公路、隧道、橋梁施工等基建工程。
林曉晴曾經的工作,和這個行業(yè)相差十萬八千里。
在進入成都路橋之前,林曉晴的職業(yè)軌跡主要集中在深圳資本圈。
2018年,還在上大學的她就成了深圳市富興承實業(yè)有限公司的大股東,一年后,公司增資的時候,她繳納了7380萬元,持股40%。當時,她才23歲。
林曉晴的投資版圖跨度還挺大,除了這家實業(yè)公司,新能源、文化公司都有涉獵,她在多家公司曾擔任過董事、總經理等職。
2023年5月,深圳山雨歇文化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0萬元,林曉晴是唯一股東。
不過3個月后,林曉晴就將全部股份轉給了一個林瑋桐的人。目前,這家公司還在正常運轉,只是現(xiàn)在的實控人叫肖欽。
還有深圳前海中潤弘建咨詢公司,林曉晴也是大股東兼任總經理。
另外,由企查查得知,林曉晴名下還有一家新能源公司,她占99%股份,另外1%股份持有人是林瑋桐。
這個年輕女孩大學畢業(yè)就能豪擲千萬,人們不由得對她更加好奇。這到底是誰家的姑娘?
可是關于林曉晴的公開資料實在太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林曉晴家里不只是不差錢,應該更有極深的背景。
2023年,當林曉晴當上成都路橋副總經理時,并沒有激起水花。
9個月后的一則公告,將林曉晴推向了前臺。
資歷?能力?學歷?家世?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居然成了一家市值32億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這是時勢造英雄還是富二代接班?
可據(jù)成都路橋披露,林曉晴并不是公司股東,公司管理層和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跟她都沒有關聯(lián)。
市場對此猜測紛紛,小姑娘也沉得住氣,不解釋。
成都路橋的官方回答也是不清不楚。好吧,只能說林曉晴很注重對個人隱私的保護。
作為在深圳資本圈海里游了一圈的林曉晴,深諳資本操作。
在她接手時,原管理層集體離職,成都路橋正處于低谷,她必須組建自己的新團隊,并重新調整公司戰(zhàn)略規(guī)劃和企業(yè)文化。
于是,她和高管團隊推出了“增持計劃”。在未來六個月里,他們拿出500萬到1000萬元,來買入自家公司的股票。用實際行動讓股民看到管理層對企業(yè)的信心。
受增持消息影響,成都路橋的股價一口氣連拉了八個漲停,公司市值也沖到了41億元。
到今年一月份,增持計劃全部完成,他們一共買了173.5萬股,總共花了506萬元。董事長林曉晴自己也帶頭增持了42萬股,兌現(xiàn)了她之前對股民的承諾。
這一波操作,確實讓股民的信心提振了不少。
不過股價雖然短期猛漲了不少,可成都路橋的困境并沒有得到解決。
基建行業(yè)競爭向來激烈,像中國交建、中國鐵建這些國企巨頭,實力雄厚,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
成都路橋雖然是四川唯一一家基建類的民營上市公司,但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可能連口湯都難喝上。
林曉晴上任后砍掉了一些沒啥利潤的項目,并主動尋求各方合作,打好公路建設這張牌,但仍未能改其頹勢。
2024年公司營收暴跌30.53%,凈利潤虧損9217萬元,同比下滑2151%。
上任一年多來,林曉晴的能力得到了股東們的認可,公司為她開出了92.57萬元的年薪,僅比副董事長陳俊超少2萬多。
在各項舉措下,成都路橋業(yè)績實現(xiàn)了變臉,今年上半年虧損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88萬-1160萬元,這是好的信號。
公司也在從傳統(tǒng)基建向智能AI兼容,分公司與深圳優(yōu)必選及中航裝備,合作成立新公司,擴大人工智能AI及機器人在泛交通領域的運用。
比如用無人機對橋梁進行巡檢,用高清攝像頭監(jiān)測路況,用機器人送物料和施工等等。果然是新人,新市場、新機遇、新活力 。
今年5月,在胡潤U30中國創(chuàng)業(yè)先鋒榜單上,林曉晴榜上有名。
或許當初她是臨危受命,或許恰巧她是副總經理撿漏,總之,這一年多來,林曉晴的表現(xiàn)有目共睹,員工說她很親切,公司業(yè)績也在減虧,市值也增加到了39億,算是交了一張還算不錯的答卷。
林曉晴并不是A股唯一的90后女董事長。
最年輕的女董事長紀錄保持者是春立醫(yī)療(688236.SH)的史文玲,她比林曉晴還小2歲,是典型的企二代接班。
與林曉晴的神秘不同,史文玲的簡歷很透明。父親是公司實控人。
她在美國上的大學,回國后在字節(jié)跳動工作了一段時間,2022年又做了3個月董事長助理才正式接班。
此外,還有泉為科技的褚一凡(1995年)、ST云網的陸湘岺(1994年)、天合光能的高海純(1993年)、力源科技的沈家雯(1990年),這些年輕的女董事長天團,都是才貌雙全,要么有留學經歷,要么擁有碩士以上學歷。
而林曉晴的背景至今成謎,既沒有家族企業(yè)支撐,也沒有行業(yè)深耕經驗,甚至也沒公司股份,卻不可思議地成為公司董事長。
或許董事會就是看中了年輕人身上的朝氣和虎氣吧。
林曉晴的故事,讓很多人驚嘆,也讓很多人質疑。
有人說這是資本的力量,有人說她是商業(yè)奇才,有人說她家世顯赫,有人說她就是運氣來了,剛好撿了個漏,有人說她就是個吉娃娃,背后還有高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林曉晴董事長的出現(xiàn),打破了傳統(tǒng)行業(yè)的年齡壁壘和性別偏見,也讓更多人看到:年輕,不再是被質疑的理由,而是充滿無限可能的起點。
資本市場從不相信眼淚,只相信業(yè)績和能力。無論背景如何,最終還是要靠實力來說話的。
只有那個能真正帶領企業(yè)穿越周期的人,才是真正的破局者。
林曉晴會帶領成都路橋逆風翻盤嗎?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泰山財經《28歲董事長上任后,成都路橋業(yè)績變臉》
2.金融界《成都路橋董事長及多名管理層辭職 收到深交所關注函 》
3.紅星資本局《成都路橋半年預虧收窄至2400萬,此前漲薪被“卡關”竟是大股東手滑》
4.成都路橋官方公眾號、成都路橋上市公司公告
作者:鳶兒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