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萬6彩禮引發(fā)的婚姻鬧劇,00后情侶閃分,法院判了!
近日,河南省上蔡縣一對00后情侶的婚姻糾紛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36萬6千元的彩禮,本是開啟幸福生活的美好開端,卻在短短數(shù)月內(nèi),讓這場喜事演變成一場令人唏噓的鬧劇。
據(jù)悉,男方黃某與女方賈某經(jīng)人介紹相識。按照當?shù)亓曀祝?024年2月21日,黃某給付見面禮10萬元;2025年1月9日,又送上彩禮款22萬元及五金;婚禮當天,再給上車禮4萬6千元,彩禮總數(shù)高達36萬6千元。
當日,婚禮現(xiàn)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新人在朋友圈分享的精修圖里,笑容燦爛,滿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誰能想到,這甜蜜背后竟是短暫的虛幻。
僅僅三個月后,兩人的感情便出現(xiàn)裂痕,矛盾不斷升級,甚至鬧到法院要求分割彩禮。而引發(fā)這場激烈爭吵的導火索,竟是一些生活中的瑣碎小事:牙膏究竟該從中間擠還是尾巴擠;賈某半夜三點刷短視頻影響黃某休息;黃某襪子總是找不到另一只。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細節(jié),逐漸積累,成為壓垮這段感情的稻草。更令人意外的是,賈某一直拖著不領結婚證,理由是“再觀察觀察”,卻沒想到,最終把自己“觀察”成了被告。
上蔡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解除戀愛關系后,女方賈某應返還彩禮??紤]到實際給付彩禮的數(shù)額、雙方過錯程度以及當?shù)鼗榧s習俗等因素,最終酌情判決女方返還男方彩禮款24萬元。
判決下達當日,黃某母親在法院門口痛哭流涕,直言“早知道拿去裝修房子,現(xiàn)在連兒媳婦照片都得打碼”,其懊悔與無奈之情溢于言表。
這場糾紛背后,反映出當下婚姻彩禮問題的復雜性。彩禮,本是傳統(tǒng)婚俗中表達誠意與祝福的方式,如今卻在一些地方異化為明碼標價的交易。
老一輩秉持“誠意要用錢堆”的觀念,而年輕人在經(jīng)歷這場鬧劇后,深刻認識到金錢堆砌的“誠意”,也填不滿三觀的巨大裂縫。就像這對情侶,五金在抽屜里逐漸氧化,曾經(jīng)看似美好的感情也在無休止的爭吵中慢慢生銹。
有人算了一筆賬,36萬6千元存銀行三年定期,利息足夠買一輛代步車。如今,男方不僅車沒摸到,人也沒留住,還落下個類似“離過婚”的名頭,著實令人惋惜。此事在當?shù)匾l(fā)強烈反響,縣城媒人也改變了介紹思路,如今是“先問能不能領證,再談彩禮多少” 。
更具戲劇性的是,同村另一家正在籌備婚禮,彩禮竟開口38萬8千元。準婆婆雖感壓力巨大,卻仍咬牙堅持,聲稱“不能比黃家少,丟不起這人”,仿佛堅信錢砸得越多,婚姻就能越牢固。殊不知,這種邏輯與往海里倒鹽求咸一樣荒謬。
法律雖已明確規(guī)定,未領證彩禮需退還,但卻無法填補人們在感情上的創(chuàng)傷,更無法強制執(zhí)行真心與感情。結婚證雖只是一張紙,卻能在關鍵時刻保住一半家產(chǎn),為婚姻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
河南上蔡這對小年輕的經(jīng)歷,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教訓,也為廣大適婚青年敲響警鐘:領證前切勿盲目砸錢,同居前不妨先通過吵架磨合,三觀不合,即便彩禮再豐厚,最終也可能落得人財兩空,曾經(jīng)象征美好祝福的五金,也會變成無人問津的廢品 。
當再聽到“彩禮是態(tài)度”的說法時,不妨先讓對方出具一份“態(tài)度說明書”,畢竟,36萬6能買來的“態(tài)度”,退貨時恐怕只剩24萬,愛情與婚姻,終究不能簡單地用金錢來衡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