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史學家司馬光著的《資治通鑒》中認為,日本人是:“知小禮而無大義,拘小節(jié)而無大德”。日本人表面上的小禮小節(jié)非常多,而內心卻沒有大德大義。
史學家都非常善于研究各種人物和各種社會事件。對日本人的這句總結,是司馬光從古代日本與中國交往的行為和思想中總結出來的。雖然古代日本非常注重小禮小節(jié),但在忠和孝等大德方面比中國相差很多。
《資治通鑒》的這句總結在日本現代社會中有哪些表現呢?
資治通鑒
一,現代日本日常的小禮小節(jié)非常多
日本的鞠躬禮在不同場景彎腰角度與時長有嚴格區(qū)別。普通問候鞠躬角度約15°,表達感謝或輕微歉意約30°,深刻道歉或正式致敬需45°甚至90°。對長輩、上級需主動先鞠躬,職場中與同事打招呼、匯報工作、下班道別均需鞠躬。正式會議或商務場合,入場、發(fā)言前后、離場時都要向全員鞠躬。日本人在職場上通常每天要鞠躬十幾到幾十次。
日本的餐桌禮儀有固定的流程。入座需等長輩或主人先入座,入座時需說“打擾了”。開餐前所有人舉杯需共同說“我開動了”。
用餐時不可用筷子插在米飯上,被視為不吉利。喝湯時,碗端起需用筷子輔助撥食,不可以直接用嘴對著碗邊喝。用餐后需說“承蒙款待”,待長輩或主人離席后,其他人才能起身。
日本地鐵和電車到站時間要求精確到分秒,遲到一分鐘以上就要進行廣播道歉。
日本的鞠躬禮
二,日本非常注重小禮小節(jié),但是在重大問題上,多次表現出沒有大德。
日本在二戰(zhàn)侵華期間,共給中國造成直接和間接傷亡共3500萬人,打毀了巨量的中國房屋、公路、鐵路、橋梁等。日軍攻入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后,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大屠殺,共殺死中國人30萬以上。日本侵華給中國造成了巨大損失。
日本戰(zhàn)敗投降以后,中國并沒有像俄羅斯等國那樣虐待日本戰(zhàn)俘。而且中國組織了大量船只把日本戰(zhàn)俘運送回日本國內,還免除了日本的巨額戰(zhàn)爭賠款。這些都是中國給與日本的巨大恩惠。
但是日本面對中國的巨大恩惠卻表現出他們沒有大德的一面,沒有感恩。
日本只是在國內拆卸出一批二手機器設備,賠償給了中華民國政府和其他受害國,各國獲得的賠償款僅共15億美元。而中國沒有獲得賠償款,獲得的二手機械設備價值極低。
而且在2025年8月,日本政府政府駐外使團游說歐洲亞洲國家,謹慎參加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他們認為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過度聚焦歷史,反日情緒濃重。還有日本媒體發(fā)表文章認為,中國是在炫耀武力,竟然提出日本應提升軍力應對中國。日本政府今年還放棄了逢十周年反省戰(zhàn)爭的“首相談話”。
當代日本的這一系列做法表明,他們根本不想承認戰(zhàn)爭罪行。這怎么能有感恩之心。
南京大屠殺圖片
日本在二戰(zhàn)后多次篡改侵略戰(zhàn)爭的歷史教科書,否認南京大屠殺。在1978年,包括東條英機在內被國際法庭判定為戰(zhàn)爭罪的14名戰(zhàn)犯,被當做民族英雄供奉在了靖國神社。此后有多名日本首相和大臣參拜過靖國神社。這種把罪犯當做英雄的行為,是嚴重缺少大德的表現。
德國在二戰(zhàn)后多次向戰(zhàn)爭受害國正式道歉,總共向受害國支付賠償款640億歐元。日本在二戰(zhàn)中共侵侵略了14個主權國家,卻從沒有向戰(zhàn)爭受害國真誠道歉過,總共僅支付賠償款15億美元。在日本民間的二戰(zhàn)戰(zhàn)敗紀念活動上,多數的民間紀念活動竟然只強調日本在二戰(zhàn)中受到什么樣的損害,日本戰(zhàn)俘怎樣受到了虐待,日本的慰安婦或婦女受到了怎樣的摧殘,日本被原子彈轟炸得多么凄慘等等,卻根本不提14個受害國遭受的災難。
日本在古代歷史上曾受到了中國極大的幫助。歷史上他們向中國學習了大量的科學技術、思想文化和社會制度等。古代日本使用中國漢字的時間總共達到1500年。后來他們也是根據中國漢字的偏旁部首和草書寫法,發(fā)明出了日語的假名。中國古代典籍《尚書》、《周易》、《論語》、《禮記》等,是日本傳統文化中的主要經典。沒有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的傳入,日本就基本上沒有傳統文化。
日本在古代把中國稱為“父國家”,就是因為古代的日本從中國得到太多的幫助和恩惠。
但是在現代的日本卻看不到日本的感恩之心,表現出他們缺少大德的一面。
日本遣唐使
反對司馬光觀點的人認為,日本人也是有德有義的。比如,在日本坂神大地震期間,日本成立了民間救助組織,向災區(qū)捐款捐物的很多。但這只是日本國內幫助災區(qū)的例子,真正的國際事件才是大事,才能表現他們的大德大義。給災區(qū)捐款,表現出日本有一些小德小義和中德中義,但缺乏大德大義。
日本政府向發(fā)展中國家的援助長期居于世界前列。但與美西方國家相似,日本政府的援助往往先提出很多條件。如果對方不答應則不會援助。這表現出他們的援助非常注重得到利益。比如,給中國的援助貸款要求的條件是,中國必須用這些貸款購買日本相關產品。這使得很多日本處于危機的企業(yè)起死回生,還使很多日本產品開拓了中國市場。
日本援助中國以后,竟然還曾經要求中國在北京首都機場立碑感謝他們。
參拜過靖國神社的日本前任大臣
現代的日本一直不顧中國免除他們二戰(zhàn)賠款的巨大恩惠,反而聯合美國和西方國家壓制中國,試圖破壞中國的臺灣統一。這是嚴重沒有大德的行為。
日本人對災區(qū)或者發(fā)展中國家的援助,可以算作是中德中義,但他們卻很缺乏大德大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