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前言
菲律賓海軍被嘲笑為"海上博物館",主力艦艇一半是二戰(zhàn)退役老船,面對中國海警的萬噸級巨艦只能望洋興嘆。
就是這樣一支軍隊,卻在8月22日發(fā)出了最強硬的威脅,參謀長布勞納公開宣布:菲軍士兵若有死傷,立即按交戰(zhàn)規(guī)則反擊。
弱者的咆哮背后藏著什么秘密?馬科斯政府這步險棋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
作者-山
馬科斯的政治生死局
馬科斯現在的處境,用四個字形容就是"四面楚歌"。
支持率從上臺時的60%暴跌到25%,參議院控制權丟了,反對黨天天在國會鬧事。
更要命的是那筆23億美元的家族貪腐訴訟,像定時炸彈一樣懸在頭頂,隨時可能爆炸。馬科斯家族那些陳年舊賬,被對手翻了個底朝天。
國內經濟更是一團糟,老百姓自評貧困率超過60%,通脹像脫韁的野馬,基礎設施爛得連首都馬尼拉的交通都常年癱瘓。
物價壓力又在門口等著他,米價、油價,上上下下折騰人。
這種時候,最快的救命稻草就是炒作外部議題,把國內怒火引向中國。
通過"捍衛(wèi)主權"的強人形象重新獲得民意支持,轉移老百姓對經濟困境的注意力。
新加坡智庫的數據顯示,東南亞對南海緊張局勢的關注度比去年高了11.7個百分點,菲律賓國內很多人都覺得政府應該在南海問題上強硬起來。
南海牌是他手里最好打的牌,既能轉移注意力,又能爭取民族主義者的選票,還能向美國展示"忠誠度"。
簡直是一舉三得的政治算計,哪怕明知道會把自己推向懸崖邊緣,馬科斯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了。
提線木偶的悲歌
美國玩的這套把戲,說白了就是"讓小弟沖鋒,自己躲后面"。
表面上給菲律賓撐腰,實際上給的都是二手貨。
C-130運輸機、陶-2反坦克導彈,看著挺厲害,其實都是美軍淘汰下來的過時裝備,就像把自己家的舊衣服給了窮親戚。
更絕的是每次菲律賓挑釁時,西方記者總是"恰好"在場,鏡頭對準中國海警,字幕早就寫好了。
輿論節(jié)拍的同步、現場畫面的默契、政策文本的鋪墊,像流水線一樣精準配合。
這套"灰色地帶"策略的核心就是不直接打,卻不斷試探;不越線,卻拼命貼線。
但關鍵時刻美國會真的出手嗎?看看烏克蘭就知道了,布達佩斯備忘錄的安全承諾最后成了一紙空文。當俄烏沖突爆發(fā),美國跑得比誰都快。
美國自己都在西太平洋收縮防線,將大部分兵力回調至第二島鏈,連關島基地都不再安全。
火燒眉毛的時候,哪有功夫為一艘破船跟中國開戰(zhàn)?小兄弟真上頭,老大反倒笑而不語。
菲律賓在這場游戲里就像顆棋子,上下左右都有人拿手指撥,自己卻渾然不覺地以為在主導局面。
8億噸石油的瘋狂賭局
說到底,菲律賓敢這么冒險,還是被海底那些寶貝迷了心竅。
仁愛礁周圍的海底就是個聚寶盆,石油儲量8億噸,天然氣556億立方米,夠菲律賓這個小國用幾十年。
馬科斯心里打的算盤很簡單:只要那艘馬德雷山號破船還在礁上,就能聲稱擁有"主權"。
將來開發(fā)資源時就有話語權,坐地分賬的美夢讓人心動。
菲律賓手里能拿得出手的產業(yè)不多,礦產快挖完了,海外勞務也競爭激烈,海上那點希望就顯得格外亮眼。
但他們嚴重誤判了中國的實力和決心。今年8月菲律賓三艘船想強闖,結果被中國海警死死攔在半月礁兩天兩夜。
船員們油料和淡水見底,臉被曬得通紅,最后灰頭土臉返航,甲板上有人狠狠踢了一腳艙門,悶響像是對著命運出氣。
現在連萬噸級拖船都開到跟前了,擺明了要徹底解決這艘破船。
菲律賓以為中國會一直克制下去,沒想到中方這次是動真格的,連大馬力拖船都調來了。
那艘船銹跡從甲板蔓延到船舷,已經像劈開的樹皮,在礁盤上躺了26年,潮水漲落間,木板都在呻吟。
南海棋局的最終走向
仁愛礁這盤棋已經走到了收官階段。
菲律賓劃出"死亡紅線"看似強硬,實際上是把自己逼到了墻角,一旦真有士兵死傷,國內外壓力會瞬間炸開。
而美國的承諾就像海市蜃樓,看得見摸不著。《美菲共同防御條約》雖然宣稱"一方遭攻擊另一方將采取行動",但條約里的"武裝進攻"定義模糊。
美國國會根本不可能為了一艘破船跟中國開戰(zhàn),地理位置擺在那兒,資源與航道在那兒,大國之間的博弈牽連巨大。
用嘴巴給承諾容易,動真格代價太高。真鬧大了,對菲律賓最傷,經濟吃不消,漁業(yè)更吃不消,社會情緒很快就會反噬政治。
中國海警的拖船已經就位,時間站在中方這邊。海上執(zhí)法繼續(xù)按規(guī)矩來,人道補給仍然有人情在,但加固換防沒可能。
拖船出現在周邊海域,這信號簡單到不能更簡單:破船不可能被打造成"海上堡壘"。
南海這片水域,大家都要吃飯都要走船,把它攪成泥湯對誰都沒好處。
與其陷在泥里拼輸贏,不如抬頭看看,合作與開發(fā)本來是可以并行的路徑。
起步,得承認現實、尊重法理。一個"坐灘"的詭計,拖不了多久。
結語
菲律賓這場南海豪賭,說到底是政治絕境下的孤注一擲,揭示了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生存困境和話語權爭奪的殘酷現實。
隨著中國海警拖船的出現和美國戰(zhàn)略收縮的加速,仁愛礁問題已進入倒計時階段,菲律賓最終將在現實面前選擇妥協,南海將重歸合作軌道。
面對這樣的地緣博弈,你認為小國應該如何在大國競爭中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