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從不會被遺忘。
回望抗戰(zhàn),是為汲取前行力量。
期待閱兵,是為見證精神延續(xù)。
80年前先輩筑長城,
80年后方陣續(xù)榮光。
國力在變,復興初心始終未變。
銘記歷史、致敬榮光,接好精神火炬。
以愛國情赴時代約,共赴民族復興!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共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我們共同牢記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弘揚人民必勝、正義必勝的堅定信念。9月2日,西安高新一中實驗中學舉辦專題紀念活動,邀請老一輩抗日英雄子女后代們與師生共憶烽火歲月,在與歷史的對話中深化愛國主義教育,讓抗戰(zhàn)精神與家國情懷在校園里扎根生長。
少先隊員獻紅領(lǐng)巾:以少年之禮致敬英雄血脈
活動開場,在莊嚴的《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中,身著校服的少先隊員代表手持鮮艷的紅領(lǐng)巾,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向老一輩抗日英雄子女后代。他們以標準的隊禮姿態(tài),鄭重地為英雄后代系上紅領(lǐng)巾——這抹紅色,既是少年先鋒隊的象征,也是對英雄先輩們用熱血染紅國旗的呼應(yīng),更是新時代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的鄭重承諾,現(xiàn)場師生共同見證這一跨越代際的精神傳承時刻。
校長致辭:以閱兵榮光告慰先烈,以英雄精神指引青春
學校黨支部書記、執(zhí)行校長李曉文代表全體師生,向蒞臨現(xiàn)場的英雄子女后代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她在致辭中提到,英雄先輩們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挺身而出、堅貞不屈,用熱血與生命鑄就了民族脊梁;如今英雄后代們帶著先輩的精神印記而來,為我們搭建了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橋梁。
她勉勵同學們,要以英雄為鏡、以閱兵為勉,把“不怕犧牲、堅韌不拔”的抗戰(zhàn)精神融入日常,將愛國情懷轉(zhuǎn)化為勤學篤行的動力,成長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生展演:用舞臺再現(xiàn)抗爭歷史,以青春禮贊家國情懷
隨后,學生們帶來的愛國主義主題演出,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生動紐帶。一個個節(jié)目既是對抗戰(zhàn)歷史的深情回望,也暗含著新時代學子對閱兵儀式上“青春方陣”的向往——正如舞臺上飄揚的五星紅旗,每一代青年的赤子之心,都是抗戰(zhàn)精神最鮮活的延續(xù)。
英雄后代講述:從戰(zhàn)役細節(jié)里讀懂初心,在歲月傳承中堅定信仰
演出結(jié)束后,原十七路軍十七師中共負責人盧松軒之子盧少俊先生的講述,讓歷史變得可觸可感。他以真實的戰(zhàn)役為切入點,回憶先輩們“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的決絕,談到即將到來的閱兵,盧少俊先生動情地說:“如今的大國底氣,正是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
讓我們銘記閱兵不僅是裝備的展示,更是“不忘來路”的提醒。讓我們始終保持對歷史的敬畏之心,要把愛國情、強國志轉(zhuǎn)化為報國行,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持續(xù)傳承。
紅色長廊研學:在沉浸式體驗中厚植家國情懷
西安事變紀念館研究員蔡峰同志帶領(lǐng)英雄子女后代與同學們走進學校紅色長廊——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八十周年(鐵血陜軍十七路軍)主題紀念館。展館內(nèi),泛黃的抗戰(zhàn)家書、銹跡斑斑的武器模型、清晰的戰(zhàn)役地圖,與即將在閱兵中亮相的先進裝備圖片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
此次活動,既是一堂“行走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更是一次抗戰(zhàn)精神與閱兵主題的深度共鳴。西安高新一中實驗中學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xù)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引導學子們從抗戰(zhàn)歷史中汲取力量,從大國榮光中堅定信念,讓抗戰(zhàn)精神在青春的奮斗中代代相傳,讓家國情懷在時代的征程中生生不息!(西安高新一中實驗中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