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繡是一個勇敢的女人,這一點,從她主動提出和溥儀離婚就能看出來。
其實在下定決心離婚之前,對于自己的這段婚姻,文繡也主動做出過爭取。
她曾要求溥儀每個月都得去她的房中兩次,一月兩次,這在她看來并不過分。
可是在溥儀同意之后,皇后婉容卻勃然大怒,堅決反對,這讓文繡心傷不已。
這兩位同處末代后宮之間的女人有著怎樣微妙的關(guān)系?文繡的要求,具體又是怎么回事?
婉容,文繡,這兩個女人,在溥儀的前半生占據(jù)了很大的分量??蓪τ谒齻?,他卻并不喜歡,也不會用心疼惜。
婉容是他的皇后,準確來說,是貴族的大家長們?yōu)樗x擇的皇后。
而這個看起來容貌并不十分出眾的女子,并不是溥儀的第一選擇。
相比之下,溥儀更喜歡張揚明媚的文繡,而且也會不自覺地被文繡身上的氣質(zhì)所感染。
只是因為文繡的家庭背景沒有婉容那么好,所以她才在皇后之爭中敗下陣來。
被迫迎娶婉容之后,溥儀順帶著對文繡也失去了興趣。
這兩個女人,都代表了他掙扎無望的人生。
他作為一個男人,甚至是曾經(jīng)的一國之君,竟然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掌控,連娶誰回家,都得去聽別人的命令。
只要一看到婉容和文繡,他就能想到自己的失敗。這份失敗讓他無力,連帶著讓他對這兩個無辜的女人都討厭起來。
其實仔細想想,兩個同樣是受害者的女性何其無辜,溥儀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只不過他嬌縱任性慣了,從來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
1924年,受到革命浪潮的影響,退位的溥儀無法繼續(xù)居住在紫禁城,只能帶著他的后宮一眾家眷匆匆向北方逃去。
有一些小道消息說,直到這個時候,溥儀和皇后以及妃子之間都沒有男女關(guān)系之實。
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實在沒有感情基礎(chǔ),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溥儀從小受到過非正常的對待,失去了一部分能力。
總而言之,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一度讓文繡十分之心灰意冷。
她接受過新式教育,本質(zhì)上和傳統(tǒng)的東方女性并不完全相同。
她喜歡穿西洋裙子,喜歡聽西洋音樂,也不介意拋頭露面,甚至還非常樂意去逛商場。
她和婉容代表了兩種風(fēng)格,如果不是因為溥儀,她們兩個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產(chǎn)生交集。
但既然命運已定,兩個人共同照顧一個丈夫,這就意味著她們之間一定有競爭關(guān)系。
尤其是婉容,她對于文繡是抗拒的,甚至是畏懼的。
她知道自己的魅力不像文繡那樣強大,也沒有光芒四射的條件。
雖然后來她也曾做出過離經(jīng)叛道的事情,但至少在這個時期,她是有些怨天尤人的。
作為皇后,作為妻子,她沒有辦法把這份怨氣發(fā)泄在溥儀的身上,只好將之轉(zhuǎn)嫁到文繡的身上。
他們一行人搬到天津靜園的時候,婉容自發(fā)的把自己和溥儀的住所定到了3樓,要求文繡一個人住在二樓。
這就表明 要利用皇后的權(quán)威和文繡劃清界限,用地位去震懾對方。
文繡無意與她相爭,也就聽之任之。
只不過,對于文繡來說,這樣的婚姻沒什么意思。
她也是個正常的女人,也會希望得到丈夫的疼愛,就算只能和丈夫講兩句悄悄話,她也愿意。
于是,勇敢的文繡主動為自己爭取,給溥儀寫了一張紙條,請求溥儀一個月至少抽出兩天的時間,到自己的房間中來。
這個要求并不過分,歷朝歷代的妃子,可能都沒有像她這樣卑微的,連提個請求都不敢放心大膽地提。
其實她不知道,在沒有陪她的時候,溥儀也沒有陪婉容,以至于婉容產(chǎn)生了誤會,以為溥儀一天到晚都和文繡廝混在一起,進而對文繡更加厭惡。
事實上,溥儀只是更喜歡一個人待著而已。
他對女人,實在提不起興趣??梢彩且驗樗?,讓兩個女人結(jié)下了深深的誤會。
看到文繡的紙條以后,溥儀認為這個要求并不夸張,所以可行,一口答應(yīng)下來。
但婉容卻不樂意了,站在婉容的視角來看,你已經(jīng)享受了這么長久的丈夫的寵愛,還要得寸進尺提要求嗎?
于是她發(fā)出尖銳的聲音,把反對兩個字說得震天響。
都說官大一級壓死人,其實在后宮也是這樣。哪怕溥儀已經(jīng)不是皇帝,但婉容一直固執(zhí)的認為自己是皇后,要壓過文繡一頭。
那個要求,在她眼里成了文繡對自己的挑釁。因此就算是為了自己的臉面和尊嚴,她也不可能同意,而且一定會從中作梗。
婉容也來橫插一腳,讓這件事變得越來越復(fù)雜。
不過真正讓文繡感到傷心的,甚至是失望的,還是溥儀本人的態(tài)度。
溥儀是一個非常沒有責(zé)任感的男人,遇到麻煩只知道逃避,從來都抱著一種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旁觀自己妻妾的爭風(fēng)吃醋。
他知道婉容會在有限的權(quán)力范圍內(nèi)欺負文繡,也知道文繡一直對現(xiàn)狀不滿,企圖反抗,更知道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但他從來沒有想過從中調(diào)和,也不知道該如何平衡三個人的生活。
遇到一個懦夫一般的丈夫,這對一個女人的傷害是巨大的。
從前的文繡沒得選,但是接受到一些新思想的文繡,認為自己有空間可以做出改變。
所以1931年8月,鼓足勇氣的文繡主動向溥儀提出了離婚。她是在舊貴族陰影籠罩之下,第一個敢于向封建皇權(quán)發(fā)起挑戰(zhàn)的女人。
她送出去的離婚協(xié)議書,在那個年代無異于振聾發(fā)聵的號角,讓一些被壓迫的女性看到了自我爭取的希望。
而且文繡從來不會停留在嘴上功夫,她既然決定離婚,要尋求自由,那就一定會把行動落實。
經(jīng)過兩個月左右的拉鋸戰(zhàn),反復(fù)糾纏之后,文繡才終于獲得勝利,重獲自由身。
對她來說,無論未來的命運有多么起伏不定,捉摸不透,至少在這一刻,她是真正的勝利者。
離開溥儀之后,文繡并沒有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她到了一所學(xué)校,當上教員,真正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報酬,這才令她更有成就感。
看著孩子們單純可愛的面容,文繡越發(fā)覺得自己的過去就是在浪費時間。
一個女人,長久以來被社會環(huán)境打壓,失去了說不的勇氣。
但是從她開始,女人也能為自己而活。
只可惜,婉容沒有她這樣的覺悟,依舊在水深火熱的生活之中掙扎。
電影《末代皇帝》中,專門把婉容的結(jié)局給拍了出來。
她找了個侍衛(wèi)私通,生下了不屬于溥儀的孩子,這個孩子又當著她的面被扔進火爐,活生生燒死。
自此,婉容瘋瘋癲癲,再也沒有過去引以為傲的氣度。她把日子過成了一灘爛泥,還染上了抽大煙的陋習(xí),在絕望中等待著生命的終點。
兩個起點如此相似的女人,最終走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一個人始終追尋自由,另一個人卻只是茍活于世,了無生機。
文繡后來又結(jié)過婚,有了平平淡淡的生活。她想,那才是她想要的人生,這也無愧于她一路的求索。
文繡是個勇敢的女人,而這份勇敢,在那個年代,影響了更多的舊貴族女性。屬于她的光芒,縱使多年過去,依舊能夠被人們所看見。
參考資料:
[1]夜讀史書.紙盒清朝滅亡后溥儀嬪妃去向:婉容發(fā)瘋 文繡曾糊[J].法制博覽(名家講壇、經(jīng)典雜文),2018,(05):25-25.
[1]宋偉宏,滕飛.末代皇后婉容與妃子文繡的人生歧路[J].文史天地,2017,(10):27-31.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