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lsa Keslassy
譯者:易二三
校對:覃天
來源:Variety
(2025年8月27日)
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對棘手的男性角色并不陌生。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他曾塑造過不少卷入高風險政治陰謀的爭議人物,例如委內瑞拉革命家伊利奇·拉米雷斯·桑切斯(《卡洛斯》)和被稱為「古巴五人組」的間諜網(wǎng)絡(《黃蜂網(wǎng)絡》)。然而在自己的首部英語電影《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中,這位法國導演突破了創(chuàng)作邊界,以精妙而時帶黑色幽默的手法刻畫了弗拉基米爾·普京(裘德·洛飾)。
《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2025)
影片追溯了這位俄羅斯領袖在后蘇聯(lián)混亂時期憑借多面手政治顧問瓦迪姆·巴拉諾夫(保羅·達諾飾)的助力步步登頂?shù)臍v程——這位虛構角色靈感源自現(xiàn)實中的幕后操盤手弗拉季斯拉夫·蘇爾科夫。
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開幕前夕接受本刊采訪時,阿薩亞斯表示,他構思《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旨在探索「現(xiàn)代政治世界」的根基,而非僅僅講述「普京的起源故事」。
他深知對普京的立體刻畫可能引發(fā)爭議。阿薩亞斯打趣道自己「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塑造『反派』角色的人」,并列舉《疤面煞星》《教父》《諾斯費拉圖》以及他本人曾獲艾美獎提名的《卡洛斯》等作品,它們都曾聚焦道德層面飽受爭議的主角形象。
《卡洛斯》(2010)
「我始終認為,在深層意義上,關于惡及其模糊性的探討屬于電影的范疇,且歷來如此,」阿薩亞斯說道,隨后引用了阿爾弗雷德·希區(qū)柯克的話:「他曾說,反派角色塑造得越成功,電影就越精彩?!?/p>
同時,他也認為,觀眾「或許不太習慣展現(xiàn)政治之惡」,但「并非我們要展示這些,而是這些是我們所承受的現(xiàn)實?!?/p>
「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也是最終吸引我的地方,恰恰在于它既展現(xiàn)了政治之惡的后果,又試圖揭示其本質——它如何運作,其內在機制如何形成,」阿薩亞斯如是說。
阿薩亞斯表示,他與編劇埃馬紐埃爾·卡雷爾雖力求準確,但仍對部分場景進行了虛構處理,并豐富了原著中唯一的重要女性角色——由艾麗西亞·維坎德飾演的與巴拉諾夫若即若離的情人克謝尼婭。這個角色是為維坎德量身打造的,因為阿薩亞斯此前剛與她合作過《迷離劫》。
《迷離劫》(2022)
談及與裘德·洛和保羅·達諾的合作,阿薩亞斯盛贊二人的投入程度。他直言裘德·洛「徹底重塑了普京形象,使其極具說服力」,并驚訝于「洛為演繹這個角色投入了驚人的精力,不僅深入理解人物最陰暗的本質,更把握其微妙的復雜性?!雇瑯尤橥度氲倪_諾則「以他對俄羅斯政治的興趣、參與度和沉浸感打動了我?!?/p>
「他會發(fā)給我在某個網(wǎng)絡冷門角落發(fā)現(xiàn)的與影片相關、與故事相關的資料,這些資料能闡明敘事中的某些細節(jié),他還常就某些模棱兩可的措辭或情境向我請教?!拱⑺_亞斯回憶道。
盡管擁有全明星陣容(包括威爾·基恩飾演的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湯姆·斯圖里奇飾演的據(jù)傳以現(xiàn)實寡頭為原型的德米特里·西多羅夫,以及杰弗里·懷特飾演的美國作家),以及備受尊敬的制作伙伴——制片人奧利維耶·德波斯克和法國高蒙影業(yè),阿薩亞斯坦言《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仍是個融資困難的項目,原因在于其宏大規(guī)模與政治敏感性。
「這部電影的籌備過程尤為艱難,因為故事發(fā)生在俄羅斯境內——有很多真實存在卻無法進入的地點。在俄羅斯本土取景根本不可想象,」阿薩亞斯說。最終,《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全部在拉脫維亞拍攝,「當?shù)刂谱鞒杀镜陀诙鄶?shù)國家。」
最重要的是,阿薩亞斯指出:「沒有哪個國家能同時提供代表克里姆林宮、俄羅斯總統(tǒng)的避暑別墅,以及代表其郊外官邸新奧加廖沃的場景?!?/p>
此外,阿薩亞斯表示《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展現(xiàn)了如此豐富的場景多樣性,「若不在拉脫維亞取景,我們至少要在五六個國家間奔波拍攝。」
《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在麗都島舉行全球首映,標志著阿薩亞斯重返威尼斯電影節(jié)——他稱此地為「對他而言意義非凡的場所?!?/p>
「1986年,我正是在威尼斯展映了首部長片《迷亂》,并斬獲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這標志著我的電影事業(yè)的開端,當時對我而言意義重大。」
《迷亂》(1986)
阿薩亞斯多年來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展映過多部作品,包括2019年的《黃蜂網(wǎng)絡》、2018年的《雙面生活》以及2012年的《五月之后》。
在完成兩部極具個人色彩的作品——HBO迷你劇《迷離劫》和《暫停時光》之后,《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正引領阿薩亞斯走出舒適區(qū)。
《暫停時光》(2024)
「我感到需要自我更新,嘗試新事物,去其他地方發(fā)展,」阿薩亞斯談到,他至今仍為美國項目《神像之眼》的夭折感到惋惜——該片原定由羅伯特·帕丁森和羅伯特·德尼羅主演,并于2014年在芝加哥和多倫多取景拍攝。他可曾料到自己的首部英語大片會落地俄羅斯?
「完全想不到。這個主意根本就沒有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過!」阿薩亞斯說。
以下是本刊對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專訪的精彩片段:
問:能否將《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視為弗拉基米爾·普京的起源故事?
阿薩亞斯:關于普京如何逐步成為(俄羅斯領導人)的故事,從未有哪本書像朱利亞諾的原著那樣精準詳盡地講述或闡釋——盡管我認為這更像是現(xiàn)代政治世界的起源故事,而非普京個人的起源故事。那是某種力量扎根的時刻,其后果至今仍每日顯現(xiàn)。這是政治運作方式的變革。正是在那個時期、那些圈子里,這種力量扎根并逐漸取締了傳統(tǒng)政治。
問:普京及其顧問巴拉諾夫都是卑鄙之徒。你是否擔心自己對他們的刻畫會招致批評?
阿薩亞斯:《卡洛斯》是一部關于可憎之人的野心之作,我始終認為,在深層意義上,關于惡及其模糊性的探討屬于電影的范疇,且歷來如此。希區(qū)柯克曾言:反派角色塑造得越成功,影片越精彩。想想科波拉的《教父》,或《諾斯費拉圖》。我一定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刻畫「反派」角色的人?;羧A德·霍克斯當年甚至因《疤面煞星》里的角色塑造遭受批評。
《疤面煞星》(1932)
但必須承認,我們確實較少刻畫政治之惡。并非我們要展示這些,而是這些是我們所承受的現(xiàn)實。我們呈現(xiàn)了承受著政治之惡的人。誠然,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也是最終吸引我的地方,恰恰在于它既展現(xiàn)了政治之惡的后果,又試圖揭示其本質——它如何運作,其內在機制如何形成。
問:閱讀朱利亞諾·達·恩波利的原著時,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阿薩亞斯:我覺得朱利亞諾刻畫弗拉基米爾·普京的最大亮點在于,他找到了一個與普京故事相匹配的反派角色(巴拉諾夫)——這個人物在諸多方面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惡之本質,卻又如同我們每個人般具有人性。我始終堅信,每個人內心都蘊藏著完整的人性——無論善惡,皆無差別。我認為人性中存在某種光芒,即便在惡之中亦然?;蛟S惡比那些被淡化的事物更能體現(xiàn)人性的復雜性。
問:你讀這本書時對這一時期的俄羅斯歷史了解很多嗎?
阿薩亞斯:并沒有,但這本書真正吸引我并促使我考慮改編的重要原因,正是它展現(xiàn)了這段我所知甚少的史實。所有新發(fā)現(xiàn)都讓我覺得對電影極具價值——因為觀眾將通過朱利亞諾的描摹才華,以及他敏銳的洞察力、對細節(jié)的精準把握和犀利的視角,與我同步探索這些歷史。
我發(fā)現(xiàn)朱利亞諾·達·恩波利能以浪漫、睿智且獨具匠心的方式,娓娓道來那些極其復雜的史實。他講故事的方式令我確信能打動銀幕觀眾。但最初我仍有些猶豫,擔心大量對白會使改編變得極其困難。說到底,找到合適的影視化呈現(xiàn)方式并非易事。
問:那么你如何與埃馬紐埃爾·卡雷爾合作進行改編的?
阿薩亞斯:我和埃馬紐埃爾·卡雷爾相識多年,因為我們最初都是記者出身。我當時為《電影手冊》撰稿,而他則供職于《電視全覽》和《正片》。我當時想:「我要講述一個俄羅斯故事。但我本人并非俄羅斯人,對俄羅斯近代政治史也知之甚少?!刮艺J為與埃馬紐埃爾這樣的伙伴合作極具價值——他對俄羅斯的認知遠比我更精深。在與埃馬紐埃爾共同撰寫劇本時,我力求忠實于朱利亞諾·達·恩波利的原著,因為這部作品本身極具魅力,正是它的成功最終將我們凝聚在一起。
《迷離劫》(2022)
盡管我們未對原作過度改動,但為使影片更具視覺張力與浪漫色彩,我仍需進行必要調整。原著最薄弱之處在于女主角克謝尼婭的塑造。因此改編時我首先思考的兩個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讓克謝尼婭成為影片核心人物?由于原著略長,我們在劇本創(chuàng)作過程中始終圍繞這些核心問題展開。
問:從歷史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準確性如何?
阿薩亞斯:制作這類項目時,你必須像記者或歷史學家一樣工作。我們對真實性和準確性毫不妥協(xié),因為劇本經過了歷史學家的校對與驗證——他們比我更熟悉這個時期的細節(jié)。在編劇和籌備期間,我們每天都會向他們提出上千個實際問題。
在拉脫維亞拍攝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我們能接觸到關于歷史事件和人物的第一手資料,確保每個細節(jié)都準確無誤。拉脫維亞有相當數(shù)量的俄羅斯難民,這使我們能找到帶有俄式口音的演員。我得以通過政治記者和俄裔移民的第一手資料完成研究、驗證歷史重構等工作。就連我們在拉脫維亞的當?shù)貓?zhí)行制片人,過去都主持過政治脫口秀節(jié)目,因此他們曾接觸過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及當時俄羅斯政壇的很多核心人物。
每當我遇到問題或感到困惑,都會第一時間致電朱利亞諾進行驗證。這與我拍攝《卡洛斯》時的創(chuàng)作方式如出一轍——我始終堅信,處理政治題材尤其是當代政治題材時,必須對史實保持極度準確,即便存在更具人性化的敘事方式。
《卡洛斯》(2010)
問:我們早已知曉巴拉諾夫這個角色是虛構人物,據(jù)稱其原型是弗拉季斯拉夫·蘇爾科夫。那么朱利亞諾·達·恩波利究竟是如何掌握如此詳盡的普京與蘇爾科夫的交往細節(jié)及對話內容的?
阿薩亞斯:初次與朱利亞諾會面時,我曾對他說:「你必定在俄羅斯政府內部有線人,才能獲取如此精準的事實信息、內部運作機制和權力運作規(guī)律。」他回答:「不,我這輩子只去過俄羅斯四次。當然見過些人,但那不是我的靈感來源?!顾€說:「真正啟發(fā)我的是擔任政治顧問的經歷?!顾捴械闹匾稳宋镎?014至2016年擔任意大利總理的馬泰奧·倫齊。
年輕時的朱利亞諾曾為倫齊撰寫演講稿,正是通過這個視角觀察當時的政治世界。因此《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固然以弗拉基米爾·普京為原型,但更揭示了當代政治的運作機制。朱利亞諾當時就直言不諱地告訴我:「權力本質無處不在。關鍵在于如何獲取并維系權力,僅此而已。」
問:你有試圖聯(lián)系蘇爾科夫討論這部電影嗎?
阿薩亞斯:這是個復雜的問題,因為說實話,我此前根本不知道蘇爾科夫這個人的存在。我真的不知道。后來我才明白朱利亞諾是以真實人物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但實際上這反而成了障礙——首先,坦白說他是個相當令人厭惡的角色;其次,他遠不如朱利亞諾·達·恩波利筆下的瓦迪姆·巴拉諾夫有趣。我告訴自己:「就忘了蘇爾科夫吧,我對他毫無興趣,我關注的是朱利亞諾塑造的那個更復雜、更豐滿、更具人性、更有跨度的角色。」
當然,大量歷史模糊地帶迫使我保持高度警惕——當我與俄羅斯同行討論具體歷史節(jié)點時,他們會立刻聯(lián)想到蘇爾科夫,而我恰恰試圖與之保持距離。但確實,蘇爾科夫與阿道克船長有幾分相似。我們無法完全忽視他,他的陰影始終存在。
問:當然,片中除了普京之外還有其他真實人物。
阿薩亞斯:是的,我們必須格外謹慎處理許多細節(jié),尤其在刻畫德米特里·西多羅夫這個真實人物時——我們更改了他的名字,既是為了避免他認出自己,也因為法律層面存在棘手問題。至于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由于他已不在人世,我們在塑造這個角色時擁有更大自由度,這反而使他成為更富戲劇張力的角色。
而普京的處理則存在創(chuàng)作上的模糊性——畢竟我們既未進入克里姆林宮的辦公室,很多場景在實際上也僅有他與對話者兩人,更無錄音記錄。因此某種程度上,我們賦予這個角色符合其政治行為的對話與言論。我們塑造的角色言行舉止皆如弗拉基米爾·普京本人,其運作機制力求真實還原。所以本質上,這并非基于弗拉基米爾·普京人物的真實人性,而是基于俄羅斯總統(tǒng)的歷史真實性。
問:你覺得這部電影會引發(fā)一些反彈嗎?考慮到烏克蘭當前局勢,它顯得非常應時。
阿薩亞斯:坦白說,鑒于當前的地緣政治背景,我也不確定。拍攝期間,我原以為那些紛爭已近尾聲,局勢或許會趨于平穩(wěn)。從政治角度看,影片內容或許會顯得滯后幾年甚至幾個月,但事實證明它絲毫未顯過時。如今我們對烏克蘭局勢的了解,甚至比兩年前創(chuàng)作時更為精準。
問:裘德·洛和保羅·達諾對這個極具政治色彩的項目的投入程度如何?
阿薩亞斯:至少他們非常清楚自己參與的是這類性質的項目。保羅·達諾對俄羅斯政治的興趣、參與度和沉浸感令我印象深刻。他會發(fā)給我在某個網(wǎng)絡冷門角落發(fā)現(xiàn)的與影片相關、與故事相關的資料,這些資料能闡明敘事中的某些細節(jié),他還常就某些措辭或情境的模棱兩可向我請教。無論是政治層面還是敘事層面,他都完全沉浸于我們講述的故事中。裘德·洛同樣如此,他不僅要克服形貌差異的巨大挑戰(zhàn)來詮釋普京,更通過徹底的形體改造與角色重塑,塑造出極具說服力的形象。起初他倍感壓力。
他希望與朱利亞諾對話,向這位精通歷史事實的人尋求答案,并獲取塑造普京形象的建議,但我記得他主要是通過大量觀看新聞紀錄片來準備。我們提供了海量資料,而他展現(xiàn)出極強的求知欲。對我而言,最令人著迷的是他如何吸收信息——那些復雜、豐富、多元且充滿矛盾的信息,其深度通常超越演員的范疇,更接近編劇或導演的工作。歸根結底,我認為外貌相似度并非關鍵,真正重要的是體驗的準確性。
裘德·洛
問:在《克里姆林宮的魔術師》中,你與曾主演《迷離劫》的艾麗西亞·維坎德再度合作。克謝尼婭這個角色是為她量身打造的嗎?
阿薩亞斯:這個角色確實受到艾麗西亞的啟發(fā)。創(chuàng)作劇本時,我剛拍完《迷離劫》劇集,深刻感受到艾麗西亞的表演有多么震撼——她不僅是位杰出演員,更能以喜劇手法傳遞最動人、最富同理心的情感,展現(xiàn)出表演、創(chuàng)造力以及蛻變的自由度。我認為劇本中克謝尼婭這個角色的深化與拓展,都與艾麗西亞的特質密不可分——這個角色確實是為她量身打造的。
《迷離劫》(2022)
問:十年前你曾籌備過《神像之眼》項目,但最終未能實現(xiàn)。你可曾想過自己的首部英語電影竟會以俄羅斯為故事背景?
阿薩亞斯:在俄羅斯?不!我完全沒想過。說實話,這是個很妙的問題。我的回答是:這個主意根本就沒有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過!但我確實至今仍為《神像之眼》扼腕——這個項目本該在芝加哥和多倫多取景拍攝。雖然也沒有到每晚都輾轉反側的地步,但每當想起此事,心里仍會涌起強烈的挫敗感,因為我深知當時完全有機會拍出一部很棒的電影。
問:你的下一部作品會是什么?
阿薩亞斯:應該也會是一部英語電影。故事主要發(fā)生在美國,風格上更接近《私人采購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