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過聊城古運河畔,氣溫一天天降下來,聊城大德中醫(yī)的田老診室里,近來多了些因換季不適的癲癇患者?!懊磕昵锾於际腔颊叩摹简炂凇?,但只要做好這幾件家常事,就能少遭罪?!?從醫(yī)五十余年的田老,結合七代治癇經(jīng)驗,總結出一套秋天護患者的實用方法,在家就能操作,家屬照著做就行。
一、添衣要 “循序漸進”,重點護好 “兩個關鍵處”
“秋天降溫像‘踩剎車’,不能一下剎太急,添衣服也得慢慢來?!?田老常跟患者說,很多人秋天一冷就裹羽絨服,反而容易出汗受涼,不如分層穿 —— 里面穿薄棉衫,外面搭件防風外套,早晚冷了套上,中午熱了脫掉,靈活調整。
最關鍵的是護好脖子和腳踝。田老從醫(yī)案里翻出個例子:去年有位患者秋天沒注意,早上騎車沒圍圍巾,風一吹就頭暈,當天下午就發(fā)作了。后來按田老說的,每天戴薄羊絨圍巾,再穿雙過腳踝的厚襪子,整個秋天都沒再犯頭暈。“中醫(yī)講‘頸為風邪門戶’,腳踝有三陰經(jīng)經(jīng)過,這兩處受涼,要么動肝風,要么堵氣血,都可能誘發(fā)癲癇?!?家屬記著,早上出門前摸下患者后頸,要是涼,就趕緊把圍巾戴上,別等患者喊冷。
二、睡前 “溫通法”:泡腳加按腳,助眠又穩(wěn)神經(jīng)
秋天夜長,患者容易睡不踏實,而睡眠差正是癲癇發(fā)作的 “導火索”。田老推薦家屬每天幫患者泡泡腳,水溫控制在 38-40℃,剛好沒過腳踝,泡的時候加點生姜片(切片煮 5 分鐘再倒進水桶),能更好地溫通經(jīng)絡。
“泡 10-15 分鐘,看到腳面發(fā)紅就停,別泡太久?!?田老特別提醒,泡完腳要馬上用干毛巾擦干,再幫患者按按腳底的涌泉穴 —— 用拇指按 3 分鐘,力度以患者覺得酸脹為宜。有位家屬反饋,孩子以前秋天總半夜發(fā)作,堅持泡腳按腳后,現(xiàn)在能一覺睡到天亮,發(fā)作次數(shù)也少了。
三、水果選 “溫性款”,吃法也有講究
秋天水果豐收,但田老提醒患者,像梨、柚子、柿子這些偏涼的水果要少吃,“涼性水果容易生痰濕,痰濕堵在腦竅,就像給‘元神’蒙了層霧,容易誘發(fā)發(fā)作?!?可以換成蘋果、葡萄、桂圓這些溫性的,每天吃一個蘋果,或者幾顆葡萄,別一次吃太多。
“脾胃弱的患者,把蘋果蒸熟了吃更好。” 田老說,蒸熟的蘋果不刺激腸胃,還能健脾,去年有位老年患者,秋天吃生蘋果總腹脹,改成蒸蘋果后,不僅舒服了,脾胃好了,發(fā)作也少了。家屬可以把蘋果切塊,隔水蒸 10 分鐘,放溫了給患者吃,當作兩餐之間的加餐剛好。
四、多陪患者 “嘮家?!保瑒e讓 “秋愁” 傷身體
“秋天樹葉落,人容易情緒低落,患者本來就擔心發(fā)作,一 emo 更麻煩?!?田老發(fā)現(xiàn),每年秋天,因肝氣郁結來調方的患者都變多,“氣不順則肝風動,神經(jīng)也跟著‘亂’?!?她建議家屬每天抽 15 分鐘,陪患者聊聊天 —— 問問今天想吃什么,或者一起在院子里走兩圈,哪怕只是說說街坊鄰居的小事,也能幫患者順順氣。
有位患者以前秋天總悶在屋里,越想越怕發(fā)作,后來家屬每天晚飯后陪他去運河邊散步,聊聊田里的莊稼、路邊的樹,患者心情敞亮了,發(fā)作也少了?!扒榫w穩(wěn)了,身體的‘防線’才牢。” 田老說,這比吃多少藥都管用。
最后,田老還提了句:要是患者秋天實在不舒服,比如總頭暈、睡眠差,也可以用家里的 “小方法” 調 —— 按按手腕內側的內關穴,或者喝杯生姜紅棗茶(生姜 3 片 + 紅棗 5 顆煮水),能臨時緩解不適?!扒锾旆腊d癇,關鍵在‘細’,家屬多上心,患者就能安穩(wěn)過秋。” 田老的話,簡單實在,卻藏著七代中醫(yī)守護患者的初心。
如果需要指導用藥,可以咨詢(191--5718--9839),說明你的情況,給你正確的建議與方法。
注:本文為中醫(yī)秋季養(yǎng)生科普,旨在分享日常防護方法,不構成醫(yī)療建議。癲癇病情復雜,若出現(xiàn)發(fā)作頻繁或不適,需及時前往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調整診療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