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U22對陣東帝汶,1比0的小比分險勝,本該是一場輕松過關的比賽,卻踢得滿身尷尬,賽后網友的吐槽幾乎一邊倒,焦點不在戰(zhàn)術,不在教練,而在于這群所謂的職業(yè)球員,踢得還不如東帝汶的半職業(yè)選手,看完全場,真有種“贏了比分,輸?shù)糇饑赖奈兜?/p>
從比賽過程看,中國隊的傳接球問題再一次暴露,速度慢,出球點不準,配合缺乏默契,好幾次在中場就被對手輕松斷球,尤其是中場發(fā)動機缺位,傳球像是隔靴搔癢,既不夠準,又不給隊友舒服的落點,這么踢下來,對手的逼搶反而顯得更有章法,場面看著就挺反常,職業(yè)對業(yè)余,結果是中國隊全程束手束腳
單說個人表現(xiàn),蒯紀文的節(jié)奏偏慢,處理球時常慢半拍,導致進攻線路被切斷,向余望的射門選擇更是讓人無奈,好幾次機會不是猶豫就是瞄不準,最典型的是那次單刀,如果冷靜一下傳給右路包抄隊友,結果完全不同,偏偏硬來一腳,直接被判了死刑,這些本該通過訓練彌補的短板,卻在關鍵時刻原形畢露,讓人懷疑平時到底怎么練的
相比之下,東帝汶的幾名中場和邊路球員展現(xiàn)出的速度與沖擊力,確實給出了反差效果,他們的技術談不上精致,但敢?guī)Ц彝桓曳智?,?jié)奏明顯快了一拍,現(xiàn)場氛圍里也能感受到,他們踢得興致勃勃,中國隊卻拘謹保守,有幾次甚至看著像客隊在主導進攻,你說氣人不氣人
有人說這是場地的鍋,球場草皮確實糟糕,球員腳下發(fā)力有點拘謹,但問題來了,對手不也在同一個場地上嗎,場地條件大家都差不多,不能光拿這個說事,更何況中國隊的短傳體系本就不完善,換啥場地都難說能打順風球,況且輸贏不是偶然,幾十分鐘里該展現(xiàn)的技術厚度,球商的差距,觀眾都看得一清二楚
回到隊伍自身,中國隊的幾個所謂核心并沒有打出預期,汪士欽整場傳球失誤連連,卻還能打滿全場,這就引發(fā)了討論,真的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替換嗎,還是用人思路有問題,王鈺棟這種在中超也有一定存在感的球員,卻在本隊被邊緣化,角色定位完全不合理,說到底,就是整體框架和人員使用沒理順,場上自然亂成一鍋粥
防守更是災難,隊長劉浩帆的“戰(zhàn)犯級失誤堪稱典型鏡頭,禁區(qū)前沿攔不下,還在場上攤手,這種態(tài)度直接把鍋背到自己身上,球迷心里更堵得慌,國字號的后防,如果在面對應試一般的東帝汶前鋒時都漏洞百出,那么再往后面對真正的強隊,結果可想而知,不是被打穿就是提前繳械
更扎心的是,此次陣容代表的是未來十年的國家隊雛形,換句話說,這些年輕人就是未來主力班底,如果現(xiàn)在在東帝汶面前都找不到優(yōu)勢,那么接下來的十年我們又該怎么期待,贏下這場比賽只是表面的臉面,實際放眼未來,小組出線都成了未知數(shù)
從外部視角看,中國足球的問題不單在技戰(zhàn)術,有網友調侃說,我們的職業(yè)聯(lián)賽水平掉了外援就打回原形,其實話糙理不糙,進攻套路過于依賴外援,基本功上的短板也沒補課,中超俱樂部的現(xiàn)狀,直接投射到這些U22小伙子身上,這就是全產業(yè)鏈的惡果,沒有環(huán)境培養(yǎng),不可能憑空冒出能人
此情此景,球迷的怒火不難理解,但扎心的地方在于,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從管理層到青訓,從球員態(tài)度到教練用人,層層疊疊的問題掩蓋不住,所以哪怕贏下東帝汶,大家也很難開懷,甚至有人直言,輸了可能更好,至少能刺激到決策層重建的緊迫感,否則抱著虛假的成績繼續(xù)躺平,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
說到底,這場險勝就是一面鏡子,不僅照出球員自身的短板,也照出聯(lián)賽、青訓、管理的一連串漏洞,贏下來只能說保住了比分,但沒保住信心,網友的嘲諷雖刺耳,卻也是現(xiàn)實的提醒,接下來,中國足球是擺爛到底還是痛下決心,就看足協(xié)和球隊能不能真心求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