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美關系,這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家都看在眼里。其實很多人總愛扯什么意識形態(tài)、文化差異啥的,但這些都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核心問題,得從國際政治的底層邏輯說起。有個美國學者叫約翰·米爾斯海默,他是芝加哥大學的教授,專攻國際關系,特別推崇進攻性現實主義這套理論。他直白地說,美國就是咽不下中國崛起這口氣,因為這直接威脅到美國的全球老大地位。
米爾斯海默1947年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1965年他進了西點軍校,1970年畢業(yè)后去空軍服役五年,干的都是實打實的軍事活兒。退役后他轉行搞學術,1974年在南加州大學拿了國際關系碩士,1980年在康奈爾大學博士畢業(yè),主攻政府和國際關系。中間還在布魯金斯學會和哈佛大學干過研究員。1982年起,他就扎根芝加哥大學,從助理教授干到全職教授,現在是R. Wendell Harrison杰出服務教授,還當過系主任。他寫了好幾本書,比如1983年的《常規(guī)威懾》,講怎么用軍事力量防備戰(zhàn)爭;1988年的《李德爾·哈特與歷史的重量》,批軍事理論家;2001年的《大國政治的悲劇》,這是他的成名作,2014年還更新了,專門加了關于中國崛起的內容。
2007年他和斯蒂芬·沃爾特合寫的《以色列游說集團與美國外交政策》,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但也惹了不少爭議。2011年的《為什么領袖撒謊》,講國際政治里的欺騙;2018年的《大妄想》,批自由主義夢想。2023年他和塞巴斯蒂安·羅薩托合著《國家如何思考》,談外交政策的理性。這些書讓他在學術圈站穩(wěn)腳跟,還拿過不少獎,比如1985年的Quantrell教學獎,2003年入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2020年美國政治科學協會的James Madison獎。米爾斯海默的理論影響大,但也挨批,因為他太強調權力斗爭,不信民主和平論那種東西。
米爾斯海默的核心理論是進攻性現實主義,這套東西跟古典現實主義和防御性現實主義都不太一樣。古典現實主義像漢斯·摩根索的,重點在人性惡;防御性現實主義像肯尼斯·沃爾茨的,說國家只要有夠用的力量就行,不用總進攻。但米爾斯海默覺得,在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tài)下,國家為了生存,必須最大化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區(qū)域霸權。因為誰都不知道別人啥時候會動手,所以最好自己先下手為強,當上地區(qū)老大,就能壓住潛在對手。
他管這叫大國政治的悲劇,因為大家本來都想求安全,結果卻被迫卷入無休止的競爭。國家之間沒法完全信任,合作也難持久。力量怎么算?他說,主要看潛在力量和軍事力量。潛在力量是人口和財富,軍事力量重點在陸軍,因為海軍和空軍只能輔助,水域是大障礙,擋住全球霸權。舉例,美國在西半球稱霸,就是靠門羅主義,海軍巡邏加勒比海,壓制對手,不讓歐洲插手。這樣,美國就能當離岸平衡手,在歐亞大陸攪局,不讓別人也稱霸。
米爾斯海默在《大國政治的悲劇》里專門用一章講中國為什么不能和平崛起。簡單說,中國如果繼續(xù)經濟騰飛,就會自然而然追求東亞霸權,跟美國在西半球一樣。這不是因為中國有什么特殊文化或體制,而是國際體系的鐵律。國家要安全,就得壓制周邊聲音,確保資源和動力源源不斷。中國歷史上的朝貢體系,他說就是這種模式,周邊國家進貢承認中心地位,換來穩(wěn)定。中國從1840年到1949年的百年經歷,更是讓大家明白,弱了就挨打,被列強瓜分。這段歷史刻骨銘心,所以中國人支持國家變強,沒毛病。
但從美國角度,這就成大麻煩了。美國是冷戰(zhàn)后唯一超級大國,以西半球為核心,用海軍和幾百個基地輻射全球。中國的崛起,尤其是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整合歐亞和非洲,人口密集區(qū)納入經濟圈。要是成功,美國就得退守西半球,甚至北美。這對美國國家利益是致命打擊,所以美國必須從經濟、科技、軍事多角度遏制中國。米爾斯海默說,這不是意識形態(tài)或人種之爭,就是地球這個封閉系統里,兩大國分蛋糕,你多我少,零和博弈。斗爭會持久,直到一方主導國際社會。
米爾斯海默覺得美國打壓中國的時間點晚了。他批評美國政客虛偽,用自由民主當幌子,實際靠軍事掠奪維持強大。在美國,他不受待見,因為戳破了皇帝的新裝。但他對中國也沒啥友好,他反復強調要竭力遏制中國,反對任何接觸妥協。他認為中美是無法調和的零和游戲,像黑暗森林里的獵手,生存法則就是先發(fā)制人。他甚至說,中國本意可能不想稱霸,但不會拒絕變強。
美國錯過了90年代和2001年的窗口。90年代,中國GDP只有美國1/16,美國忙著肢解俄羅斯、壓歐盟和日本崛起,還搞了94年銀河號事件、96年臺海危機、99年炸大使館,但沒下死手,因為覺得中國會西化。2001年,美國經濟危機,納斯達克崩盤,企業(yè)破產,911后小布什忙反恐,軍隊在中東耗著。這客觀上給了中國空間,那年中國入世貿,制造業(yè)起飛。米爾斯海默還批2022年美國和俄羅斯翻臉,北約東擴,炸北溪管道,歐洲和俄能源合作斷,這又給中國發(fā)展窗口。他引用布熱津斯基1996年的話,說最大危險是中國、俄、伊朗聯盟,但美國沒聽,因為要維持北約,控制歐洲,得樹俄羅斯為敵。
米爾斯海默的理論不是空談,它解釋了為什么美國從貿易戰(zhàn)到科技禁運,全方位圍堵中國。說白了,美國怕失去霸權,怕中國主導亞太,怕全球格局變天。這不是陰謀論,是現實主義邏輯。很多人覺得他悲觀,但看歷史,大國崛起總伴隨沖突。二戰(zhàn)前德國崛起,英國法國圍堵;冷戰(zhàn)美蘇爭霸?,F在中美,經濟糾纏深,但軍事競爭升溫。米爾斯海默說,經濟遏制難,軍事可能,但風險大。他不信中國會和平崛起,因為體系逼著國家進攻。
當然,他的理論也挨批。有些人說,他忽略國內政治,歷史不總按進攻現實主義走。比如英美19世紀末和好,歐盟變歐洲格局。但米爾斯海默堅持,體系結構決定行為。放到今天,中國軍力增長,南海建島,美日澳印搞四方聯盟,就是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