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幸運,趕上了改革開放,年輕時機會遍地??烧l能想到,這批人到了中年往后,卻可能要面對前所未有的生活壓力。他們就像卡在時代的夾縫里——前面是漸漸老去的身體,后面是停不下來的責任。
這一代70后,最小也四十好幾,最大的已經(jīng)跨過五十。他們年輕的時候,社會正處在上升期,找工作不算太難,買房雖然也要拼,但至少價格沒那么遙不可及。很多人靠自己的努力,成了家、買了房、供孩子上了學。表面看,日子還算過得去。
但真正的問題,可能才剛剛開始。
這批人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的父母,自己卻往往有兄弟姐妹。這就造成一個特別現(xiàn)實的問題:等到父母老了需要照顧,他們得扛起來;而自己老了,卻只能指望一個孩子。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不是一時半會兒的,而是長達十幾年甚至二十年的長期戰(zhàn)斗。
我認識一位姓陳的大哥,75年出生,今年正好四十九。他在一家制造廠做中層管理,妻子是小學老師,孩子剛上大一。前年他母親突發(fā)腦溢血,雖然搶救過來,但半身不遂,離不開人。父親年紀也大了,照顧自己都勉強。陳大哥每個周末都得開車回老家,帶母親復健、買藥、處理各種雜事。平時上班已經(jīng)夠累,周末更是比上班還忙。
他常說:“我現(xiàn)在最怕什么?最怕手機響,特別是晚上。一響,就怕是家里出事了?!?/strong>
這不僅僅是體力上的累,更是心理上的負擔。父母的身體、自己的健康、孩子的前途、工作的穩(wěn)定……所有這些擔子,都壓在他這個年紀的人身上。
除了照顧老人,孩子的教育成本也越來越高。70后的孩子大多正在讀高中或大學,正是用錢的時候。學費、生活費、補習費,再加上如果孩子想考研、出國,那更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字。哪怕是普通家庭,一個大學生一年花掉三五萬很正常,這對于很多工薪家庭來說,不是小數(shù)目。
別忘了,他們自己的養(yǎng)老問題也開始浮出水面?,F(xiàn)在很多人都在談延遲退休、養(yǎng)老金缺口,這些話題對年輕人來說可能只是新聞,但對70后來說,是切切實實即將面對的現(xiàn)實。
很多人沒有正式社保,或者繳費年限不長,以后能拿多少退休金,心里根本沒底。哪怕是企事業(yè)單位的員工,也在擔心養(yǎng)老金將來夠不夠用。一位在郵政系統(tǒng)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劉姐就說:“我們這代人,年輕時說‘鐵飯碗’,現(xiàn)在看,碗是還在,里面的飯夠不夠吃,難說?!?/strong>
更現(xiàn)實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還在還房貸。二十年前買房的人可能已經(jīng)還得差不多了,但還有不少人是后來換房、或者給孩子預備婚房,背了二三十年的貸款。一個月四五千的房貸不稀奇,而這筆支出,不會因為你收入減少、父母生病、孩子要錢而停止。
你說,能不能指望孩子將來幫一把?現(xiàn)實可能不太樂觀?,F(xiàn)在的年輕人壓力也不小,找工作難、買房難、結婚難,很多孩子自己都顧不過來,更別說反哺父母。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讓兩代人都在艱難掙扎。
再加上人工智能、產(chǎn)業(yè)轉型這些變化,很多傳統(tǒng)行業(yè)崗位正在減少。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學習新技能的速度比不上年輕人,體力和精力也在下降,一旦失業(yè),再就業(yè)非常困難。有些人甚至被迫送外賣、開網(wǎng)約車來維持生活,不是這些工作不好,而是說明他們沒太多選擇。
也有人會說,70后不是享受過發(fā)展紅利嗎?確實,相比上一代,他們的物質條件好很多。但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難。他們經(jīng)歷了經(jīng)濟高速增長,但也正迎來社會結構轉變的陣痛。
比如醫(yī)療問題。人年紀大了,健康問題自然多起來。去醫(yī)院看一次病,排隊、掛號、檢查、拿藥,一大半天就沒了。如果是大病,更不只是錢的問題,還要人手照顧。請護工?一個月大幾千,普通家庭根本扛不住長時間開銷。
更重要的是心理層面的孤獨和焦慮。這一代人,兄弟姐妹不多,朋友各有各的忙,很多話沒人說,很多壓力只能自己消化。他們習慣了自己扛事,不輕易喊累,但不說,不代表不難。
當然,并不是說所有70后都過得艱難。也有不少事業(yè)有成、家庭美滿的。但普遍來看,這一代人確實面臨多方面的壓力疊加。他們既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既承擔著家庭責任,又要迎接社會快速變化的挑戰(zhàn)。
那么,面對這些,我們能做點啥?
未雨綢繆很重要。有條件的話,盡早規(guī)劃養(yǎng)老,適當買點保險,哪怕每月存點錢,也比完全指望子女或退休金強。保持身體健康更是根本,少生病,就是給家庭減負。
心態(tài)也要調整。接受現(xiàn)實,但不用過度焦慮。日子是一天天過的,困難也是一個一個解決的。很多70后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堅韌、實干的性格,這是他們最大的本錢。
社會也在變化?,F(xiàn)在國家也在推動養(yǎng)老、醫(yī)療制度改革,雖然需要時間,但總歸是在向前走。社區(qū)養(yǎng)老、互助養(yǎng)老這些新模式,未來或許能幫上忙。
最后想說,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艱難。70后們年輕時候拼過、闖過,現(xiàn)在依然在堅持。他們可能很少抱怨,往往沉默地承擔著。理解他們的處境,就是理解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中,真實的中國普通人。
日子不容易,但還是得走下去。畢竟,生活就是這樣,關關難過關關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