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坐落在華北平原東北部的天津,作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總像一位藏著無數(shù)故事的“低調(diào)”老者——既有六百多年建城史沉淀的厚重,也有近代風云中淬煉出的靈動。前段時間當我來到天津游玩,才真正明白為何人們總說它“一眼看百年”,那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街巷里飄出的相聲段子、海河上掠過的晚風,都確實讓人久久難忘。
天津的獨特,首先藏在它的“出身”里。作為中國最早一批“睜眼看世界”的城市,這里曾是北方最重要的通商口岸,洋行、銀行、領(lǐng)事館沿著海河次第鋪開,西風東漸的浪潮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漫步五大道,英式的紅磚墻、法式的圓拱窗、意式的尖頂塔樓擠在一條街上,每一棟老建筑都像一本攤開的近代史,訴說著當年“九國租界”的繁華與復雜。而這些西式建筑旁,又總能瞥見中式的飛檐翹角,磚雕里的纏枝蓮與浮雕上的羅馬柱和諧共存,構(gòu)成了天津獨有的“萬國建筑博覽會”景致。
很多人說天津“沒有夜生活”,可當我在暮色四合時走上街頭,才發(fā)現(xiàn)這話實在偏頗。夜幕為天津這座城市披上了一層柔光,海河兩岸的燈光次第亮起,解放橋的鋼鐵骨架在夜色中勾勒出剛硬的線條,對岸的世紀鐘滴答作響,仿佛在數(shù)算著時光。沿著意式風情區(qū)的石板路走,昏黃的路燈透過梧桐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偶有咖啡館的爵士樂飄出來,與遠處胡同里傳來的天津話叫賣聲交織在一起,別有一番滋味。
更妙的是站在“天津之眼”的轎廂里俯瞰全城——這座建在橋上的摩天輪緩緩轉(zhuǎn)動,腳下是三岔河口的粼粼波光,遠處是老城廂的萬家燈火,西式建筑的尖頂與中式樓宇的輪廓在夜色中模糊了邊界,讓人恍惚間不知身在何處,只覺得時光在這里似乎放慢了腳步。
其實天津的底氣,遠不止于城市風光。早在上世紀初,天津就已經(jīng)是中國北方的工商業(yè)重鎮(zhèn),紡織廠、機械廠、銀行扎堆興起,“北方第一城”的名號絕非虛言。即便到了今天,作為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的重要一極,天津的制造業(yè)根基依然扎實,港口的巨輪日夜穿梭,高新區(qū)的創(chuàng)新活力持續(xù)涌動。雖然自從2020年GDP排名首次跌出全國前十,讓不少人感嘆“天津是不是衰落了”,但這座重要直轄市的底蘊仍在——就像海河的水流,看似平緩,底下卻藏著奔涌的力量。
在我看來,如今依然被大家廣泛認可為“北方第二城”的天津,其魅力正在于它的“兼容并蓄”,它能把相聲的市井幽默與交響樂的典雅莊重糅在一起,能讓狗不理包子的熱氣與起士林蛋糕的香甜飄在同一條街上,也能在討論GDP增速的同時,慢悠悠地喝上一碗面茶。這種從容不迫的氣質(zhì),或許正是它穿越百年風云依然鮮活的秘訣。
不知道你眼中的“北方第二城”天津是什么模樣?是五大道的洋氣,還是古文化街的傳統(tǒng)?是海河夜景的璀璨,還是早點攤前的煙火氣?你覺得這座城市未來會怎樣?如果有機會,不妨在夜晚來天津走一走,或許在夜景中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和想象中完全不同的直轄市。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看法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tài)度的旅行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