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法院推動命案被害方權益保護機制——判決之外,修復被撕裂的余生
本報記者 王珊珊 劉洋
暑夏,重慶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區(qū)域中心站內(nèi),2歲的君寶雙手抱住法官們帶來的玩具車,開心得蹦蹦跳跳。
旁人難以想象,這個幼小的男孩,在一年前失去了媽媽。
殺害君寶母親李某的,是鄰居王某。王某因為瑣事與李某起爭執(zhí),產(chǎn)生了報復的想法。2024年1月的一天,王某在距離家門口不遠的坡道上,持刀殺害了李某。
案件經(jīng)審理,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王某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
君寶一家的人生,就像停滯在了2024年冬天。
命案揭開隱秘的角落
重慶一中院刑一庭法官張良還有一年半就退休了。他是王某案的主審法官。
張良記得,一開始被害人家屬態(tài)度十分堅決:“不要賠償,就要死刑?!?/p>
張良介紹,李某、王某從小一起長大,一直居住在城邊的老小區(qū),兩家關系很好。在案發(fā)當天,王母還匆忙找到李母,說王某嚷嚷著要殺李某,叫她提醒李某小心些。
可悲劇還是發(fā)生了。命案發(fā)生后,王某主動到派出所投案,并交出作案刀具,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有自首情節(jié),并在審理期間當庭認罪悔罪。法院根據(jù)案件情況,依法判處王某死緩。
“但在很多老百姓樸素的正義觀里,覺得就該‘以命償命’,有時并不過多關注個案的具體情況?!敝貞c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鄒小莉說道。
“刑事法官掌握生殺大權,需要更加依法審慎?!编u小莉提及,在政法大學上學時,刑法的謙抑原則就深入骨髓。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復核權。鄒小莉在2008年底曾借調(diào)至最高法刑五庭工作,對慎用死刑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實踐中,會有被害方對未判處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案件心生不滿,情感上不能接受,不斷信訪,甚至通過暴力手段復仇,導致案生案、命案又生命案悲劇的發(fā)生?!编u小莉回想起發(fā)生過的社會新聞,感慨不已。
另一方面,在現(xiàn)行法律下,對被告人人權、訴權保障機制相對充分,但實踐中對被害方權益保障與關注還有不足。
鄒小莉提及,司法實踐中仍存在實際賠償執(zhí)行難、司法救助標準低、心理創(chuàng)傷救助缺位等問題。
被害方權益保障成效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對于公平正義的感受,還關系到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通過探索和建立機制來保護被害方權益,既是黨的群眾立場的生動體現(xiàn),也是做實定分止爭的具體舉措。
鄒小莉決心通過推動機制建設來破解這一困局。
2023年12月,時任重慶一中院刑一庭庭長的鄒小莉帶同事們到重慶市檢察院一分院溝通工作,主動提出建立被害方權益保護機制的想法。
2024年2月5日,重慶一中院、重慶市檢察院一分院、重慶市法律援助中心經(jīng)過研究,出臺了《探索延展法律援助范圍切實保障“命案”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合法權益會議紀要》。2024年4月1日,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保障“命案”被害人及其近親屬合法權益的意見(試行)》。
機制的推動者之一重慶一中院刑一庭副庭長陳娥介紹,機制聚焦平等被害方與被告人的法律援助權,通過附民調(diào)解、司法救助、心理治療等修復被害方物質(zhì)、精神損失,聯(lián)合其他力量化解矛盾,防止案件次生風險。
王某案進入法院后,成為啟用被害方權益保護機制的首例案件。
庭審期間,張良建議被害人家屬旁聽庭審,并充分做好釋法析理與判后答疑,從法理情理的角度向被害人家屬解釋判決依據(jù)。同時,法檢在案件審理各個階段,積極采取各種救助措施,注重保障被害人家屬權益。
“隨著時間推移,老兩口逐漸建立了對我們的信任,最終也接受了判決結果。”張良說道。
不幸的人離去了,活著的人還要繼續(xù)生活。
鄒小莉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機制發(fā)揮作用,真正讓被害人家屬感受到司法的關懷,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
救助點亮生活的微光
“命案被害方處于弱勢地位,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對被侵害權益的法定修復功能有限?!编u小莉說,命案被害方能夠得到法律主張的賠償金與被害人親屬的預期金額較為懸殊。
如果案件被告人沒有賠償能力,被害方則要面臨“人財兩空”的困境。
在此情況下,如何在法律框架內(nèi)最大限度為被害方爭取到補償?如何以司法的方式對被害方給予更多關心?
重慶市檢察院一分院檢察二部主任吳聞聞介紹,在王某案中,根據(jù)機制中“告知清單”指引,及時告知被害人親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申請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等權利。檢察機關在批捕后主動協(xié)助被害人家屬收集材料,快速申請并落實了1.9萬元的司法救助金。
但君寶尚年幼,外公外婆是退休工人,孩子的養(yǎng)育需要購買尿布、奶粉等物品,開銷很大,這筆“救命錢”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
張良在案件審理中想盡各種辦法能為他們爭取一些經(jīng)濟補償。他多次組織雙方調(diào)解,詢問被告人有沒有沒收回來的欠款或者其他資產(chǎn),想盡辦法為被害人家屬爭取到最大的權益,通過經(jīng)濟賠償來減輕他們后續(xù)生活的重壓。
在張良的努力下,最終促成被告人母親在經(jīng)濟并不寬裕的情況下,籌到6萬元賠付給了被害方,讓這個家庭得以喘息。
李母一直很擔心一件事,外孫還這么小,老兩口還能陪孩子多久呢?
一審宣判后,王某沒有提起上訴,重慶一中院依法將案件報送重慶高院復核。
“現(xiàn)在我們的退休工資還勉強夠用,我們走了以后呢?”鄒小莉和重慶高院刑一庭法官助理毛明娜在走訪被害人親屬時,李母向她們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交談中,鄒小莉和毛明娜了解到這個家庭的另一重不幸:君寶是李某未婚生下的孩子,君寶的生父從未管過孩子,并且三次因為販毒被抓進監(jiān)獄,出獄后也是社會閑散人員,依靠低保生活,完全沒有撫養(yǎng)能力。
“這爸爸有還不如沒有,不能把幺兒交給他撫養(yǎng)。”李母找到社區(qū),了解到國家有孤兒保障政策,可以為君寶多爭取一些保障金。但君寶的父親仍然在世,孩子不符合申請孤兒保障的條件。
李母再次將求助的眼神投向了法官們。
看著李母花白的頭發(fā)和憂慮的神情,鄒小莉嘗試將被害方權益保護機制進一步延伸。毛明娜向社區(qū)了解情況,鄒小莉打電話給沙坪壩區(qū)人民法院分管少審工作的審委會專職委員楊飛雪。在楊飛雪的協(xié)調(diào)下,又與沙坪壩區(qū)民政局取得聯(lián)系。
“據(jù)了解,民政局對是否屬于困境兒童,以及是否符合救助標準進行評估?!睏铒w雪告訴記者,“目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存在監(jiān)護困境的兒童這三種情況可以獲得救助。”
在獲悉民政部門保障政策,以及檢索人民法院案例庫入庫案例之后,毛明娜發(fā)現(xiàn),如果孩子父親有犯罪前科、無撫養(yǎng)能力也未盡過撫養(yǎng)義務,被人民法院撤銷監(jiān)護資格,則孩子可能符合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的認定條件,可以申請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保障,生活補助標準與孤兒補助標準相近。
時間來到2025年新年,事情終于迎來轉機。
2025年春節(jié)后,李父李母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向沙坪壩區(qū)法院起訴要求剝奪君寶父親的監(jiān)護權,并在法律援助律師幫助下擬寫了起訴狀。
2月底,案件宣判,君寶父親被剝奪監(jiān)護權,監(jiān)護權人變更為李母。李母拿著判決書向社區(qū)申請了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保障,君寶每月可領取的補助金由750元提高為1651元,這份保障可以陪伴他至成年。
在法院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君寶一家的生活逐漸回到正軌。
用愛撫平未愈的創(chuàng)傷
案件審結了,張良對這一家老小始終放心不下,和檢察官一起回訪他們。
回訪中張良發(fā)現(xiàn),君寶一家人的情緒仍沉浸在失去至親的傷痛中。小孩子不愿意和人接觸,不能和外婆分開,沒辦法送去上幼兒園。
“外婆也有點混亂,一會給孩子說媽媽被殺害了,一會又說媽媽出遠門了。大人哭,孩子也哭?!睆埩己軗倪@樣的狀態(tài)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便和檢察院一起聯(lián)系專業(yè)心理咨詢服務中心,讓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介入。
檢察機關聯(lián)系了心理咨詢機構,君寶開始接受重慶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區(qū)域中心站(沙坪壩)的心理咨詢救助。
重慶市12355青少年服務臺區(qū)域中心站(沙坪壩)是共青團主辦、面向青少年提供成長咨詢和權益服務的公共機構。中心站負責人劉君告訴記者,他們與法檢建立了合作渠道,尤其關注涉案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劉君對君寶一家印象很深:“孩子太小,前期在家庭心理咨詢中,對孩子主要以玩沙盤的方式進行觀察和應激情緒處理,對老兩口用溝通的方式,通過專業(yè)的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哀傷處理以及注入希望。條件不允許的時候,也會用線上的方式做好日常關懷。”
在半年多的心理咨詢救助下,老兩口逐漸走出陰霾,君寶也不再怯生生了,性格變得開朗起來。
6月13日,剛給李父李母做完咨詢的心理咨詢師李霄洋拉著君寶的手走到會客室。李霄洋看著君寶的眼神既有欣慰,也有擔心。
“現(xiàn)在孩子還太小,對死亡沒有概念,但這些創(chuàng)傷和對心理的影響會隨著年歲的增長慢慢爆發(fā)出來。”李霄洋告訴記者,等君寶上小學后,會持續(xù)進行專業(yè)的咨詢干預?!跋M谌松砷L的不同階段遇到困惑時,都能有一個他信任的人聽他說說,這樣他的人生路可以走得順暢一些?!?/p>
“還有沒有我能幫助到你們的地方?”每次回訪,張良都會反復問道。
在后來的時間里,法檢又主動聯(lián)系教育部門及轄區(qū)學校,說明君寶家庭特殊困境,協(xié)調(diào)就近入學事宜,成功為君寶解決了上學問題。
在一次次的接觸中,李母一家終于卸下心防。再次看到法官,李母忍不住激動地抹了抹淚,說:“謝謝你們?yōu)槲覀冏龅囊磺小H兆舆€要繼續(xù),我們會向前看?!?/p>
重慶市人大代表,渝北區(qū)金山街道民心佳園一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馬琴表示,法院和檢察院啟動被害方權益保護機制,及時為被害人親屬申請了司法救助金和補助金,避免“因案致貧”“雪上加霜”的悲劇;委托專業(yè)心理咨詢機構進行心理干預,這對懵懂的幼兒和年邁老人的長期心理康復至關重要,展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司法溫度。
“重慶法院在命案被害方權益保障領域的探索,體現(xiàn)了司法理念從‘懲罰犯罪本位’向‘修復社會關系本位’的轉型。”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梅傳強接受采訪時指出,法院通過系統(tǒng)性設計,構建了覆蓋刑事司法全流程的被害人權益保護網(wǎng)絡,不僅契合刑事訴訟法關于被害人訴訟權利保障的立法精神,更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彌合了傳統(tǒng)司法實踐中“重定罪量刑、輕權益救濟”的結構性缺陷。
每一起命案背后都藏著破碎家庭的傷痛,重慶法院推動被害方權益保護機制,期望讓命案被害方得到更有效、更及時的關心和救助。
盛夏午后,君寶一家人離開的身影漸漸遠去。君寶跟在外公外婆身后,蹦蹦跳跳地走著。
老兩口的步履雖緩慢,但因年幼的孩子,充滿著對未來的希望。
(文中當事人為化名)(王珊珊,劉洋)
(人民法院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