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通過社交媒體發(fā)布的一則推文,如同一枚無聲驚雷,在全球輿論界引發(fā)強烈回響。
推文內容極為精簡,僅以“全時戒備、以武止戈”八個字配以東風-5C洲際導彈圖片,卻在幾小時內被國際主流媒體接連引用,迅速登上多國熱門話題榜單。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這條信息選擇的發(fā)布地點,是東京。
為什么選在日本發(fā)布?為何挑這個時機?
這顯然不是偶然,而是一次經過周密考慮的公開展示,一種沉著而明確的戰(zhàn)略語言。
近期部分國家不斷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日本也在其中積極配合外部勢力,屢屢在敏感議題上釋放不當言論。中國此次通過駐日使館直接面向日本公眾傳遞信息,既是對曲解聲音的回擊,也是一次公開的戰(zhàn)略闡釋:中國的核力量始終以防御為本、以遏制戰(zhàn)爭為宗旨。
東風-5C在中國武器序列中占據什么位置?
它屬于東風系列洲際彈道導彈的最新發(fā)展型號,具有全球覆蓋、多彈頭獨立導向的能力,發(fā)射準備時間短、突破反導系統(tǒng)概率高,被視作國家主權安全的戰(zhàn)略性保障。從“A”到“C”的進階,標志著導彈在精準度、生存性與威懾力方面的全面提升。
而比裝備本身更值得品讀的,是中方面對國際受眾的發(fā)聲策略。
“全時戒備”說明戰(zhàn)備狀態(tài)從不松懈;“以武止戈”則申明中國國防政策的根本原則——強化軍力只為防范沖突,而非發(fā)起戰(zhàn)爭。
這八字宣言表面受眾是國內民眾,實則明確指向國際社會——尤其是日本。
日本作為一個曾遭受核打擊、同時又處于美國核防御體系之下的國家,對“核威懾”具有特殊敏感心理。中方主動在此闡明立場,既是一種自信,也極具對象針對性。
國際媒體如何回應?
路透社、BBC等西方媒體多集中報道“中國展示核威懾”,而如《產經新聞》等日本媒體則顯得更為警惕,聲稱此舉意在“對周邊施壓”。立場不同,解讀也各異。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正在改變以往的戰(zhàn)略傳播模式,從保持靜默轉向主動發(fā)聲。
過去,中國戰(zhàn)略武器系統(tǒng)大多秘不示人,如今卻通過外交渠道坦率地向世界闡釋國防理念與裝備進展。這標志什么?
它意味著中國正以更開放、更坦蕩的方式參與全球戰(zhàn)略對話。
當然也會存在質疑:在和平時期展示核力量,是否會反而激化地區(qū)緊張局勢?
但必須指出,正是因為一些國家不斷虛構中國威脅、屢次試探底線,中方才有必要明確傳達防衛(wèi)紅線。這不是炫耀武力,而是鄭重聲明:中國堅持和平崛起,但也絕不犧牲核心利益。
敢戰(zhàn),方能懾戰(zhàn)。敢言,才能明志。
這不是軍事挑釁,而是戰(zhàn)略溝通;不是擴張威脅,而是底線告知。
回看歷史,中國是核國家中唯一公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這個民族歷來崇尚和平,但也從不畏懼威懾。
這條東風-5C的推文,表面突然,實則深思熟慮。它向世界傳遞的是一個復興中大國的鎮(zhèn)定與決心:不主動生事,但也決不容忍挑釁。
真正的穩(wěn)定從不源于隱藏實力,而是來自于清晰的底線與可靠的威懾。
這一次,中國的聲音堅定且清晰。而世界,確實聽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