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剛結束,我們就得到了一個消息:“中國要規(guī)劃撞擊一顆小行星”!
近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透露,我國計劃對一顆直徑約43米的小行星實施動能撞擊演示驗證任務。該任務采用“伴飛+撞擊+伴飛”模式,將在距地球1000萬公里處發(fā)射撞擊器改變小行星軌道,并通過天地聯(lián)合觀測評估撞擊效果,目標使其至少幾十年內(nèi)不再威脅地球。
這可是個大事,很多網(wǎng)友表示好奇,感慨:中國真的是厲害了,這是要向太空進軍了。
那么,問題來了。
1.中國為什么要規(guī)劃撞擊小行星?
中國規(guī)劃撞擊小行星,是一項和平利用太空、守護地球安全的重要舉措,這一實驗意義重大,堪比首次發(fā)射衛(wèi)星、宇宙飛船。
它對于維護人類安全(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國家安全(戰(zhàn)略威懾)都具有重要意義,還將帶來重要的經(jīng)濟價值。
2.國外是否有撞擊小行星的先例?
美國有過。
美國是唯一成功實施過小行星動能撞擊試驗的國家,撞擊對象為一顆名為“迪莫弗斯”的直徑約160米的小行星,重量大約430萬噸。用于撞擊的航天器2021年11月23日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fā)射升空,飛行約10個月后抵達目標區(qū)域。
2022年9月26日,重約570公斤的航天器以22530公里/小時的速度撞擊了“迪莫弗斯”。最終結果是:撞擊讓“迪莫弗斯”的軌道周期較撞擊前縮短了約33分鐘,遠超任務預期的“縮短73秒”。這次撞擊導致小行星表面噴射出了約1.6萬噸塵埃與巖石,其對小行星產(chǎn)生的推力遠超航天器本身的撞擊力。
3.中國有太空戰(zhàn)的實力了嗎?
中國規(guī)劃撞擊小行星,并不是搞星球大戰(zhàn),打外星人肯定還差得遠,但是如果地球上有哪個國家想跟咱們在太空較量,我們應該不會怕的。
這次打小行星,就是給別的國家開開眼,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另外,中國將向全球伙伴發(fā)出合作倡議,在地面聯(lián)合監(jiān)測、聯(lián)合研制與載荷搭載、數(shù)據(jù)與成果共享等方面開展積極合作。
我們就是和平利用太空資源。
4.撞擊小行星的軍事價值是什么?
動能撞擊技術的核心是高精度制導、高速碰撞、在軌評估,這些技術不僅可用于小行星防御,還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
它的軍事價值就是,推動高精度尋的制導、高速火箭推進、在軌碰撞控制等關鍵技術的突破,這些技術可直接應用于反衛(wèi)星武器的研發(fā),提升中國在太空態(tài)勢感知與防御能力。
5.撞擊小行星有沒有經(jīng)濟價值?
當然有,且經(jīng)濟價值非常高。
比如,小行星動能撞擊試驗,可以促進稀有金屬的開發(fā)。
小行星中的鉑族金屬(如鉑、鈀、銠)是現(xiàn)代工業(yè)的“維生素”,廣泛應用于汽車催化轉換器、珠寶首飾、電子元件等領域。
小行星還有豐富的鐵鎳資源,某些還蘊含豐富的稀土資源,甚至可能還有人類未知、高價值的元素。小行星中的水和冰資源也非常有價值,可通過太空采礦運輸至月球或火星,降低深空探測的成本。
如果這項技術成熟,那么,中國在太空“采礦”不是夢。
你對這件事情怎么看呢?謝謝友友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