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年夏天,我懷著一種近乎朝圣般的好奇心,踏上了一趟前往朝鮮的獨特旅程。與其他國家不同,前往這個神秘國度的方式,是乘坐一列仿佛從舊時光里駛來的綠皮火車。它緩緩駛過鴨綠江,帶著我們一行人,進入了一個看似熟悉卻又截然不同的世界。
車廂內(nèi)的設(shè)施非常簡樸,甚至可以說是老舊。沒有空調(diào),只有頭頂幾個老式風扇在慢悠悠地轉(zhuǎn)著,窗戶可以拉開,夏日的風混合著鐵軌的氣息灌進來,瞬間將時光拉回了上個世紀。我們這個二十多人的旅行團,被集中安排在車廂的一端,彼此低聲交談著,既興奮又帶著些許忐忑,目光不時好奇地向外張望。
列車在新義州站停靠接受檢查后,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站臺上忽然間人聲鼎沸起來。只見無數(shù)的朝鮮民眾,扛著大大小小的行李,如同潮水般涌向列車。那一刻,我恍惚間仿佛看到了我們熟悉的“春運”場景。婦女們展現(xiàn)出驚人的平衡能力,用頭頂著巨大的包裹,步伐卻依然穩(wěn)?。荒腥藗儽持恋榈榈男心?,腳步匆匆。所有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急切,小跑著沖向車廂,生怕晚上一步就被落下。
很快,一些朝鮮乘客也涌入了我們這節(jié)車廂。他們的人數(shù)遠遠多于我們,很快就占據(jù)了車廂的大部分空間。然而,一道無形的界線很快便清晰地浮現(xiàn)出來——在我們這群外國游客和朝鮮本地乘客之間,端坐著幾位神情嚴肅、穿著中山裝或人民裝的朝鮮干部模樣的人。他們并不言語,只是安靜地坐在那里,卻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道涇渭分明的屏障。
我們的朝鮮導游,一位笑容得體但語氣堅定的年輕同志,在此之前就已經(jīng)再三明確地告誡我們:“請大家務(wù)必遵守規(guī)定,不要與當?shù)氐陌傩针S意交談和接觸。” 我原本還暗自得意,出發(fā)前特意學了幾句簡單的朝鮮語問候語,盼望著能有機會和當?shù)厝肆纳蠋拙?,真正感受一下他們的生活。此刻才明白,這些準備全然派不上用場。一股淡淡的遺憾涌上心頭,語言的學習本是為了溝通,此刻卻失去了它最基本的功能。
雖然嘴巴被“封”住了,但眼睛卻變得格外忙碌和敏銳。既然不能交談,我便開始更加專注地用目光去觀察、去解讀這個陌生的世界。
我仔細地打量著近在咫尺的朝鮮同胞們。他們大多身材偏瘦弱,皮膚是常年在戶外勞作的古銅色,甚至帶著些蠟黃,無聲地訴說著生活的艱辛。他們的衣著色彩單調(diào),幾乎清一色是藍、灰、黑等深色系,款式也極為簡單,很多人的衣領(lǐng)和袖口都磨得有些發(fā)白,但卻異常整潔。偶爾有一兩位穿著軍綠色制服的人走過,神情嚴肅,身姿挺拔。
從新義州到平壤,不過幾百公里的距離,但這列火車的速度卻慢得讓人心焦。哐當哐當?shù)穆曇魡握{(diào)地重復著,時間仿佛被拉長了。百無聊賴之下,窗外的風景成了我最好的伙伴。列車穿行在朝鮮的鄉(xiāng)村和田野之間,目光所及之處,是大片大片的綠色平原和起伏的丘陵。田野里,可以看到農(nóng)民們弓著腰,辛勤地勞作著;遠處的村莊,房屋整齊劃一,墻上時常能看到一些宣傳標語和畫像。
就在我以為旅程會在這片沉悶的寂靜中結(jié)束時,一個細節(jié)引起了我的注意。列車每停靠一個站臺,無論站大站小,都會有一位穿著制服的列車工作人員走上車廂,他并不會看向我們這些外國人,而是徑直走到朝鮮乘客聚集的區(qū)域,神情嚴肅、聲音洪亮地進行一番簡短的訓話。下面的乘客們都安靜地聽著,沒有人交頭接耳,眼神里是一種習以為常的恭順。這一幕,像一部默片,無聲卻極具沖擊力,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某種秩序的力量。
然而,真正打破這沉默隔閡的,不是語言,而是最原始的人類情感交流。
在我座位斜對面,坐著一位朝鮮阿媽妮(大媽),她懷里抱著一個約莫四五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穿著一條洗得有些褪色的紅裙子,扎著兩個小辮子,眼睛又大又亮,正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很快,她的目光落在了我們這些“不一樣”的陌生人身上。
我與她的目光不經(jīng)意間相遇了。我下意識地,對著她露出了一個微笑。那是一種跨越了國界和語言的、人類最本能的友善。小女孩先是愣了一下,隨即有些害羞地把臉埋進了奶奶的懷里。但沒過一會兒,她又偷偷地轉(zhuǎn)過頭來,再次看向我。
我繼續(xù)保持著微笑,對她微微眨了眨眼。這一次,她沒有再躲開,而是小心翼翼地、慢慢地,也對我咧開嘴笑了,露出了幾顆潔白的小乳牙。那一刻,仿佛有一束陽光穿透了所有無形的壁壘,直直地照進了這節(jié)沉悶的車廂里。她的奶奶似乎察覺到了懷中小孫女的動靜,低下頭看了看她,又順著她的目光看向我。那位阿媽妮的臉上歷經(jīng)風霜,刻滿了歲月的痕跡,她沒有說話,眼神里也讀不出太多的情緒,但她并沒有阻止小女孩的微笑,只是用手輕輕拍了拍孩子的背。
沒有任何一句話,但這個純真的微笑,這場短暫的目光交匯,卻比千言萬語更加深刻地觸動了我。它告訴我,即使有再多的規(guī)定和界限,人與人之間那份最原始的、對善意的感知和回應(yīng)是相通的。
列車依舊在慢悠悠地前行,窗外的風景依舊單調(diào),車廂內(nèi)依舊寂靜無聲。但我的內(nèi)心卻不再感到無聊和遺憾。我開始以一種全新的角度去審視這一切。我看到那些朝鮮乘客雖然行李簡陋,但他們彼此之間會極有默契地互相幫助,幫鄰座抬一下沉重的箱子,給帶孩子的母親讓出稍寬一點的位置;我看到他們雖然面容疲憊,但眼神清澈,坐得端正,保持著一種安靜的尊嚴;我看到他們在列車員訓話時那絕對的服從,也看到了小女孩微笑時那毫無保留的天真。
這趟火車之旅,就像一堂無聲的課。它教會我,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有時并不在于你能和多少人交談,聽到了多少故事,而在于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它讓我看到了一個民族在特殊環(huán)境下的堅韌、秩序感和那份深藏于心的樸素情感。
當列車最終緩緩駛?cè)肫饺儡囌緯r,我的心中已沒有了最初的好奇和窺探欲,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感悟和無比的感恩。感恩我能有機會親眼目睹另一種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感恩那個小女孩純真的微笑,它穿透了一切阻礙,溫暖了整個旅程。
導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