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灑在校園操場上,照亮了即刻行動實踐團隊員們忙碌的身影,也點燃了夏令營學子們的熱情。第二天的活動正式開始:定向越野的智勇比拼、紙橋制作的手工挑戰(zhàn)、急救培訓的生命守護、自然災害科普的敬畏領悟,以及大學生活分享的青春啟迪。讓我們一睹為快!
7月30日早上8:00,老師們已經(jīng)早早地布置好定向越野的場地。等到活動一開始,學生們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豐富的挑戰(zhàn)中——不僅有紙飛機賽的比拼、投籃的角逐、踢毽子的童趣回歸,還有乒乓球接力跑、背靠背氣球、沙包投球等團隊協(xié)作運動。同學們玩完一個項目便趕去下一個項目,操場上的笑聲此起彼伏。
滾鐵環(huán)則成為當天的意外之處——許多高中生是第一次嘗試滾鐵環(huán),他們在老師們的指導下跌跌撞撞地前行。笑聲與汗水交織,操場成為了青春活力和友誼升溫的見證。
“幾十張A4紙,能造出可承載數(shù)十千克重量的大橋嗎?”袁梓鋒老師帶領大家展開了一場紙橋承重比賽。比賽規(guī)則嚴格,紙橋的規(guī)格不能超過60cm長、11cm寬、12cm高,總重不能超過350g,并需接受啞鈴片的負重測試。
面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各小組依然熱情高漲:卷紙成柱、設計結(jié)構、精心粘接,探索榫卯、拱形、懸索等方案。在一次次試錯中,大家領悟到——失敗不是終點,而是探索的起點,輕薄的紙張也能承載百倍重量,正如大家心中的信念與團隊凝聚力。
在急救的課堂上,王朋佳老師給同學們講解了急救的重要性與必備性,并指導了心肺復蘇(CPR)的核心步驟:快速判斷、按壓呼吸循環(huán)、AED使用。
課上,王朋佳老師邀請同學們上臺進行CPR演練,同學們在模擬人身上實踐了剛剛學習到的技能。相信這堂“生命必修課”會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種子。
面對自然災害,張蔚冉老師帶領大家穿越臺風、洪水、地震等災難場景,解析其成因與破壞力,并教授遇到各類自然災害時的逃生方法與注意事項。
張蔚冉老師還展示了科技在防災中的作用:預警時間的突破、北斗衛(wèi)星的應用、防洪工程與抗震建筑的設計等等。走出課堂,大家面對自然災害時不會再手足無措,可以運用科學的預防方法來保證自己的安全。
哈工大學長羅明軒的分享擲地有聲——大學,是凌晨調(diào)試機器人的專注,是奔赴衛(wèi)星發(fā)射場的熱血,更是為未來落筆的孤勇。他打破“大學很輕松”的幻想,強調(diào)學業(yè)與實踐并重。
鏡頭里的他,或在實驗室,或在社團,或在旅途中。羅明軒老師在大學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軌跡,讓高中同學們看到了大學生活的多樣性與無限可能性。
今天的夏令營活動,記錄的不只是兩場比賽和幾堂課程的過程,更是一次青春的蛻變和心靈的碰撞。從定向越野的歡聲笑語中,我們看到了青春活力與團隊力量;在紙橋制作的匠心獨運里,我們領悟了團結(jié)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即便是最脆弱的紙張,也能在團結(jié)與智慧的加持下,承載起遠超想象的重量。
那座老師與同學們在嚴格規(guī)則下一起搭建的紙橋,正是哈工大志愿者們“規(guī)格嚴格”精神的傳遞。愿懷集一中的學子們,懷揣著夏令營中收獲的信念與力量,在知識的海洋中破浪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礪奮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