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際學校的學費漲得簡直就是沖著讓大家破產去的。北上廣深手拉手,誰不漲價誰是狗。
北京諾維54萬,一騎絕塵;
北京的德威43萬,創(chuàng)下紀錄。
上海德威399700元,上海市外漲幅高達35%,這是來真的。
深圳前海哈羅36萬,深圳的威斯敏斯特27萬,漲幅達10%。北京的青苗漲了8%,王府漲了6%,上海平和漲了16.5%。
像深圳比較老牌的蛇口國際漲了6%。萬花叢中一點綠,居然是貝賽思的局部,河貝還是漲了,蛇貝漲了6萬,學費最高能到33萬,不過光貝有可能會降2萬,如果它能拿下政府補貼的話。
今年真的很奇怪,明明學生招不滿,價格還是要繼續(xù)漲。實際上真正的原因,了解之后你就會理解。做好準備,接下來還會有更大的奇怪現(xiàn)象,就是國際學校會一邊漲學費,一邊關停。有一些一梯隊的國際學校,甚至會一邊端著高嶺之花的范兒,一邊私下里降標準招學生。你看深國交今年都松口,據(jù)說雅思5.5就能報名了。
當然,這只是說你可以報名,其實這一切真正的原因是啥呢?就是缺生源了。但是經營一個學校的固定成本擺在這兒呀,它得活下去才能穿越周期贏得未來啊。那你說這個活下去的錢從哪來?
說白了,這會兒學生就是要當學校的“血包”。不是不能做,但家長們一定要非常小心。因為你現(xiàn)在一旦上錯車,可能就是學費交了,過段時間學校也沒了。
在這種情況下,有兩件事你要注意。
第一,有條件的走公辦國際部。如果只能走國際學校,現(xiàn)在各個城市一、二、三梯隊國際學校的分層基本已經定型了。你在平衡好“雞頭鳳尾”的前提下,盡量往好的梯隊學校去。
另一種辦法就是我不陪你玩了。你看漲價的基本都是AP、IBDP、A - level這種大課程體系。那我為什么不找個便宜點的小課程體系呢?去個QS前50,去個多大(多倫多大學),去個世界前100的學校,不香嗎?拋掉表面那些東西,追求實際,我不陪你玩了,這也是一條路。
具體哪個家庭該走哪條路,最終要取決于你家自己的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