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從今夜白,秋風至此涼
昨天(9月7日)16時51分
我們迎來秋天的第三個節(jié)氣
白露
俗話說
“一場白露一場霜”
白露時節(jié)
晝夜溫差可達十多度
夜晚會明顯感受到秋涼
昨天14時,全國最熱前十榜單浙江占據(jù)九席
杭州連續(xù)高溫日數(shù)達36天,破歷史紀錄。
(2022年0720-0823連續(xù)高溫日數(shù)35天)。
今天的高溫還在持續(xù)。
所幸明天開始,浙北的高溫要暫緩幾天,
浙中南延遲一天,
10日開始高溫暫緩。
不過14日起副高再次加強,大范圍高溫又將卷土重來,全省大部最高氣溫可達35-38℃,這波稍微緩一些,至少40℃這樣的極端高溫不會出現(xiàn)。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
國務院首批健康科普專家
湖北省健康文化促進會特聘專家
胡真教授提醒——
白露養(yǎng)生
避免身露勿貪涼
滋陰潤肺防秋燥
重點護好4個部位
防秋燥,潤養(yǎng)為先
白露時節(jié),人體容易出現(xiàn)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也就是“秋燥”。
對于秋燥傷人,當以“潤”治之,宜多喝湯粥,多吃滋潤之品,比如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卜、豆制品等,還可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蘿卜等。
胡真教授推薦以下三款潤燥食物:
■ 多吃梨,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生食生津解渴,熟食潤肺止咳;
■ 多吃藕,清熱潤肺、健脾開胃,生食清熱潤肺涼血,熟食健脾開胃固精;
■ 多喝蜂蜜水,滋陰潤燥、護膚養(yǎng)顏。
護好這4個部位
護頭部。中醫(y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白露時節(jié)一定要注意護好頭部。老話說“神仙也怕腦后風”,頭部受涼后,容易引起頭痛,要避免涼風直吹頭頸部,洗頭后及時吹干頭發(fā)。
護后背。人體后背脊柱位置有一條經(jīng)脈叫督脈,有“陽脈之?!敝Q,統(tǒng)管一身陽氣,如果后背受涼必然會損傷督脈,耗損陽氣。因此,養(yǎng)陽重點要暖背,平時可多曬太陽,尤其是曬背部。
護肚臍。肚臍是人體的重要穴竅——元神的門戶。肚臍一旦受涼,腹痛、腹瀉、痛經(jīng)等疾病,說來就來。白露時節(jié),慎穿露臍裝,可以穿高腰褲護住肚臍。體質虛寒的人,最好貼身穿一件背心,護住心腹和肚臍。
護雙腳。俗話說“腳暖腿不涼,腿暖身不寒”,說明足部保暖非常重要。白露后,建議穿襪子暖腳,襪子要包住腳踝。建議睡前用熱水泡腳,水溫以40攝氏度為宜,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
調(diào)作息,緩解秋乏
應秋季“收斂”規(guī)律,應避免熬夜,適應氣候變化。
■ 盡量22:00—22:30入睡,避免熬夜耗傷陽氣;
■ 午后若感疲倦,可閉目休息15—20分鐘,不建議久睡,以免影響夜間睡眠。
護呼吸道,減少刺激
秋天空氣干燥,皮膚和呼吸道受到的刺激增大,過敏性疾病逐漸增多,其中以過敏性鼻炎、皮炎、哮喘為主。
外出可戴口罩,室內(nèi)避免頻繁開窗,尤其是早晚花粉、粉塵濃度較高時。
平時可使用加濕器,將濕度維持在40%—60%。有條件的可以安裝家用空氣凈化器。
轉發(fā)、分享給家人朋友
一起健康、快樂過秋天
來源 杭州日報綜合自浙江天氣、杭州天氣、申工社、央視一套、央視科教、長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