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男籃來說,這個夏天算得上是久違的亮點時刻,亞洲杯殺進決賽、U16和U19梯隊都有抬頭的苗頭,球迷們嘴上還是謹慎,心里卻多少有點“總算看到點希望的感覺,只是這份希望來得有點遲,像是幾年前種下的樹如今才開始冒芽,而背后那個當年種樹的人,叫姚明
回頭看這幾年,姚明在任的時候外界噴聲不斷,有說他搞體教結合太理想化的,有質疑青訓成效的,也有對他的一些改革抱懷疑態(tài)度的,說白了就是短期成績沒起來,網民的耐心有限,挨罵是注定的,但有些事不是立竿見影,比如青訓體系搭起來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才能看見一茬人收成,所以當郭振明在央視節(jié)目上提到“姚明的鋪墊工作正慢慢顯現(xiàn)時,很多懂球的都點頭,說這是大實話
亞洲杯上的中國男籃,并沒有全主力陣容,最后能拼到只輸澳大利亞1分,這場面夠交代了,哪怕是過程里還有失誤和慌亂,至少硬度回來了,不是一味擺爛式的輸球,換個角度講,哪怕亞軍聽上去沒那么風光,但和前些年大賽一輪游的落差相比,現(xiàn)在球迷已經覺得“輸?shù)闷鸫a像個樣子,這一點其實就是心態(tài)的回暖
而在青年梯隊上,U16男籃闖進決賽,U19世界杯上也有名字被記住,像張博源、陳家政這些小年輕,可能一時還沒法挑大梁,但懂球的都知道,早早接受國際舞臺的沖擊,不管成績如何,眼界和對抗感受會一步步跟上,這批人能不能扛起未來的中國男籃,還要時間給出答案,但至少苗子是看得見的
就像網友說的,姚明其實早就不缺錢不缺名,退役后完全可以享受生活,但他偏偏接了籃協(xié)的“爛攤子,還拉了一堆爭議在身上,他把更多精力放在青訓和體系建設上,可惜成果短期看不到,于是網絡上一度“對噴,有人把國家隊成績下滑全甩到他頭上,這種輿論環(huán)境,放誰誰難受,可他還是硬著頭皮走下去
問題在于,中國籃球的低谷不是一年形成的,姚明卸任也不代表他抽身不管,他和現(xiàn)任郭振明保持著溝通,這說明他是真的想把這盤棋下下去,而不是拍拍屁股走人,從長遠看,這才算是負責人的態(tài)度,對比某些領導層換了就急功近利搞政績,這種延續(xù)性顯得更難得
說到男籃當下的局面,其實更像是一種“遲到的回聲,姚明的改革就像埋在地下的根,外界急著看花開,但前幾年頂多見葉子,所以罵聲多于掌聲,而今年夏天的幾個成績,就像花苞終于冒出來,讓人意識到其實前面的基礎沒白干,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郭振明在接受采訪時特意點贊姚明——一方面是致敬前任,另一方面也是實話實說
當然,球迷也不會因為一個夏天的“飄紅就突然樂觀到不行,畢竟成年男籃想重回世界前八,那是工程浩大的任務,別說CBA內部的球員流動和水平起伏,單是后備力量能不能持續(xù)輸出就是關鍵,所以即便眼下看見一串好消息,大家心里也明白這只是第一步,要把輸血變成造血才算真正復蘇
有意思的是,在社交媒體上不少聲音開始“點贊回懟,當有人還在批評姚明時代無為時,就有網友甩數(shù)據甩比賽結果作為反擊,說“要不是那階段的青訓鋪墊,你現(xiàn)在連盼未來的苗子都沒有,這種對噴說明一個問題,球迷心態(tài)變了,不再一味埋怨,開始愿意承認長期建設的重要性,這對于中國籃球的輿論環(huán)境其實是個小轉折
說到底,中國男籃未來能不能走上正軌,不取決于一任主席或一代球員,而是整個體系能不能延續(xù),姚明種樹、郭振明繼續(xù)澆水,后面的人也得接著管,只有這樣,才可能十年八年后果實真的掛滿枝頭,如果又回到那種“誰上臺誰翻新事的老路,那現(xiàn)在的回暖也不過是一陣風
所以結論挺簡單,中國男籃這個夏天的“開花不是憑空來的,也不是運氣好,而是有人默默扛過罵聲搭過底子,這份成績雖然有限,但值得肯定,未來路還長,球迷也得換個心態(tài)去看待,畢竟籃球不是速成菜,要真想有一天和世界前列再對話,沒有埋頭干活的慢功夫,就不會有臺上閃光的那一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