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認證為中國人民大學官方賬號的“RUC小浪花”發(fā)文確認,小紅書賬號@人大剛子確系該校黨委書記張東剛個人小紅書賬號。
@人大剛子 在9月6日開始發(fā)布與人大相關的帖文,截至9月7日晚上8時,粉絲量已增至3萬。
更有細心網(wǎng)友9月7日晚發(fā)現(xiàn),@人大剛子 的小紅書號已改為“RUC1937”。
在@人大剛子 的帖文評論區(qū),除了許多點贊的聲音外,也有不少屬于校友和校內學生提出的治校建議。
從目前他對學生建議的回復來看,重點集中于學校建設和生活便利度方面。
比如:
對于提高博士生工資的問題,他回復:“告訴同學們,今天下午我組織有關部門專題進行了研究,敬請期待!”
對于通州校區(qū)與中關村校區(qū)班車過早結束的問題,他回復:“馬上研究,盡快優(yōu)化,照顧好自己的學生。”
對于蘇州校區(qū)擴建教學樓的建議,他回復:“今年爭取開工,建筑面積很大的?!?/p>
對于通州校區(qū)食堂增設面點和新鮮水果的建議,他也回復道“剛問了餐飲中心,說地下一層有水果吧。他們還會不斷改進,在用餐區(qū)放水果”。
這種零距離、接地氣的溝通方式獲得了學生的一片贊聲。
9月7日下午,有網(wǎng)友在小紅書發(fā)帖表示:“在昨天,剛子回應了通州校區(qū)的水果問題,稱會不斷改進。今天水果就被擺到了通州校區(qū)北區(qū)食堂的一樓,這效率也太高了吧,不愧是同學們的好剛子。”
澎湃新聞報道,張東剛不僅自己“下場”入駐小紅書,還在人大校內工作群中表示,其“下場”目的是“堅持以學生為本、提升治理效率,共情共擔共創(chuàng)”,并建議,“請每部處長亮明身份、立馬下場、及時回復、快速解決(問題)!這樣,與我打好配合!”
據(jù)了解,上述建議主要是針對和學生直接聯(lián)系較多的校內相關部門部、處長提出的。
新京報評論發(fā)文稱,“剛子書記”的亮相不僅是一種姿態(tài),也是一種實驗。他讓人們看到,高校治理也可以擁抱互聯(lián)網(wǎng)語境,以更輕松的方式和年輕人對話。接下來,能否把這種網(wǎng)絡互動轉化為切實的制度改進與治理升級,恐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也需要管理者持續(xù)的真誠與耐心。
來源:澎湃新聞、@人大剛子、新京報評論、中國新聞社、網(wǎng)友評論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