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一場看似普通的政治會面引爆臺海。全國政協(xié)主席王滬寧與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的手,緊緊相握30秒。這超越常規(guī)禮節(jié)的“超長握手”,像一記耳光狠狠抽在民進黨當局臉上,更將兩岸博弈推向新的臨界點。
這不是簡單的外交禮儀。在洪秀柱訪陸前,臺當局曾發(fā)出“法律追殺令”,陸委會揚言要“依法嚴懲”,綠營媒體甚至斷言她“回臺即入獄”。
然而當洪秀柱站上天安門城樓觀禮、與大陸高層談笑風生時,臺當局的威脅瞬間淪為笑話。這場30秒的握手,既是對“臺獨”囂張氣焰的直接回擊,更是大陸對臺戰(zhàn)略的全新宣示。
洪秀柱是誰?國民黨百年歷史上首位女性黨主席,8次當選“立委”的“鐵娘子”,即便身患癌癥仍堅持“九二共識”的硬骨頭。她的到訪本身就是一面旗幟,而大陸的高規(guī)格接待則是在向全臺灣喊話:支持統(tǒng)一的人,我們罩著!這種“站臺式力挺”,徹底打破了以往兩岸互動的常規(guī)模式。
大陸的策略正在發(fā)生微妙而深刻的轉變。不再局限于官方層面的對話,而是通過樹立標桿人物、強化民間交流,潛移默化地重塑臺灣社會的政治生態(tài)。洪秀柱的大陸行,從公開名單到高層會見,每一步都經(jīng)過精心設計。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慢性滲透,比任何軍演都更具威懾力。
面對這波攻勢,臺當局的反應堪稱滑稽。陸委會先是威脅“依法查辦”,24小時后卻改口稱“不涉及違規(guī)”,這種“秒慫”操作暴露了其外強中干的本質。賴清德當局不是不想強硬,而是不敢強硬——洪秀柱背后站著的,是14億大陸人民和日益強大的國家實力。
更深層的危機在于,臺當局的“臺獨”敘事正在崩塌。島內民調顯示,超過60%的民眾反對“抗中保臺”,70%的年輕人認為兩岸統(tǒng)一是必然趨勢。當洪秀柱在大陸高調發(fā)聲時,臺灣社交媒體上涌現(xiàn)大量支持聲浪,連深綠媒體都不得不承認:“臺獨”這碗飯,快吃不下去了。
國際棋局的變化也讓臺當局陷入孤立。中俄簽署能源合作十年計劃,歐洲國家在臺海問題上集體沉默,美國的“以臺制華”策略逐漸失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臺當局的任何挑釁都顯得螳臂當車。
這場30秒的握手,撕開了兩岸關系的偽裝。它告訴世界:所謂“兩岸互不隸屬”不過是自欺欺人,真正的力量對比早已發(fā)生根本性轉變。當洪秀柱的身影出現(xiàn)在大陸官方報道中時,賴清德們應該明白:歷史的車輪不會因螳臂而停轉,統(tǒng)一的大勢更不會因幾句口號而改變。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大陸展現(xiàn)出了高超的戰(zhàn)略定力。既不急于求成,也不妥協(xié)退讓,而是通過精準的戰(zhàn)術組合,一步步壓縮“臺獨”空間。30秒的握手,只是開始。隨著兩岸融合的深入,更多“洪秀柱”會站出來,更多“耳光”會扇在“臺獨”臉上。而臺當局的軟弱退讓,終將成為歷史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