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太癲了,僅在手機上種植虛擬茶樹就能暴富?
或許你不信,但還真有人信的,而且全國有28個城市的人在一款名為“圓夢茶?!钡腁PP上種植虛擬茶樹,其中超7.6萬人深信自己能一夜暴富。
按照常理來說,新茶樹種植后,至少需要3年才能夠采摘茶葉,回本并盈利則需要七八年的時間,因此,對茶農(nóng)來說,種茶需要有耐心。
但在手機上種植茶樹就不一樣了,“茶農(nóng)”登錄“圓夢茶?!钡拇螖?shù)越多茶葉越快成熟,成熟的茶葉就是用戶的收益。
甚至可以說,“茶農(nóng)”成為他們的會員,每天都能夠采摘茶葉,賺取不菲的收益。
問題來了,這樣的“美事”究竟是天上掉的餡餅,還是早已安排好的陷阱?
近期,《今日說法》策劃了種茶疑云的節(jié)目,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個節(jié)目的原型是2022年收網(wǎng)的虛擬種茶詐騙案。
時間回到2022年5月,四川省公安局接到來自本省新華路社區(qū)的一名社區(qū)工作者報案。
據(jù)他所說,這里有一家昕澤圓夢體驗店,每天都有大量人員進出,情況相當可疑。
畢竟店面搞活動半天就結(jié)束,長一些的活動就一兩天,可這樣一連數(shù)天依舊火爆,確實不同尋常。
民警調(diào)查之后,發(fā)現(xiàn)李大爺是其中的一員,他講述自己本來對該項目半信半疑,但耐不住工作人員的熱情講解,猶豫再三,怕錯過這個起飛的機會,最終決定交168元入會費嘗試一下。
而這一嘗試,不得了了,他在一款圓夢茶海APP上投入幾百元,如今收益逐漸飆升到8萬元。
干啥投資也沒這么高的收益啊,李大爺一激動,把自己的老本錢全砸在這款APP里面了。
此時的李大爺絲毫未意識到自己經(jīng)歷了殺豬盤,還大大咧咧地向民警展示自己的軟件里已經(jīng)有10多萬的收入了。
民警的疑竇更加深了,怎么會存在如此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
尤其這兩年打著云養(yǎng)經(jīng)濟旗號的詐騙不計其數(shù),他們通過線上線下的模式忽悠投資者線上認購果樹、畜禽等,承諾虛擬幣可以兌換成人民幣消費,跟虛擬種茶極其相似。
民警開始走訪,幾個月的調(diào)查,最終確定這就是一個新型龐氏騙局,所謂茶樹收益完全依賴新會員加入后充值的資金,會員減少時,提現(xiàn)規(guī)則突然收緊,每日提現(xiàn)從1萬驟降到500元。
連對外宣傳的萬畝茶園,其實不過租了幾畝茶樹,為了讓公司更讓人信服,又連開4個空殼子公司為其掩護。
更讓人意外是的,為拖延騙局崩盤,創(chuàng)始人花費16萬請第三方安排公司的上市儀式,又收割了一撥購買“原始股”的會員。
李大爺也曾購買“原始股”,始終堅信這是助力鄉(xiāng)村的“正規(guī)項目”,直到案件收網(wǎng),李大爺才知被騙了“老本”。
而像李大爺這般受騙的老人不是個例,7.6萬余名會員中超過70%為50以上的老人,絕大多數(shù)人把畢生積蓄投入騙局,部分受害人甚至抵押貸款參與。
雖然騙子們已經(jīng)落網(wǎng),但負債累累的人以萬計,他們被騙金額總數(shù)超6億,誰也沒想到這些老人臨了了,落了個血本無歸的下場。
如果說騙老人的錢主打感情牌就能讓對方“上套”,那眾多老板和中產(chǎn)精英們?yōu)楹我脖或_得精光?
或許,聰明反被聰明誤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最近,搞得沸沸揚揚的鑫源嘉突然爆雷,創(chuàng)始人黃鑫卷款120億跑路,還高調(diào)炫耀只是拿走的是投資人不屬于他們智商的錢。
聽聽,什么是“殺人又誅心”?這就是!
黃鑫的做法的確更高級,他也是開發(fā)了獨屬于公司的APP,并且聯(lián)合好友邵馨慷和王彥嘉一起注冊公司。
三人名字的合體恰是公司名字的由來,最開始,他們利用黃鑫的國企身份,打著某某石油的幌子進行期貨交易。
一段時間之后,國內(nèi)的身份已經(jīng)不足以滿足他們的野心了,他給自己“安裝”了DGCX,為自己改頭換面,把自己包裝成國際身份。
他們向投資人解釋DGCX是美國發(fā)布的泰達幣,兌換成人民幣收益尤為可觀。
更讓人上頭的是,他們聲稱已經(jīng)拉來迪拜資本入局,目標是打造全球地球財富平臺,只要加入,每日就能得到1%的高額收益率。
普通人是不知道DGCX的,但是中產(chǎn)階級以上的人群可是對這個名字如雷貫耳,迪拜黃金和商品交易所的英文正是DGCX的縮寫。
鑫慷嘉一頓高大上的猛藥投入,200萬人被這些新興概念唬住,相信跟著黃鑫走,億萬富翁唾手可得,畢竟年化365的利息不是誰都給得起的,他卻能做到,實力雄厚。
事實證明確實是無人給得起,鑫慷嘉之所以拿出這么高的利息收入是靠“拉人頭”得來的。
拉來3個人,你就是班長,拉來9個人,你就是排長,以此類推,價格最高到司令員,級別越高,獲利越大,因為屬于你團隊的每一個人,你都能拿到他們的分紅。
這樣的資金盤騙局就像擊鼓傳花的游戲,受傷害最大的就是最后那一批人。越早入局的人,本金才能拿回,甚至拿到高額傭金。
就像投資的人一起走在滿是陷阱的路上,后面加入投資的人是用資金為前面的人填坑,前面的人通過時,一邊“撿錢”,一邊看著“坦途”的康莊大道。
只是,這條路的下面并不是實心的,一旦垮臺,必然會墜落深淵,如今暴雷也不過是創(chuàng)始人早已寫好的結(jié)局。
目前核心人員卷款120億在海外盡情揮霍,嘲笑“老板們”蠢笨,而被騙的人卻一起在網(wǎng)絡聲討黃鑫。
打開某音輸入“鑫源嘉”,那些數(shù)不清的投資者自爆被騙的經(jīng)歷撲面而來,有的老板甚至連開三個號投資,如今哭都不敢讓人看到,真的讓人唏噓不已。
一個個騙局盯緊了我們的錢袋子,我們應該怎么安置我們的錢呢?
從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近兩年我國居民的財富存款首選依舊是銀行,2023年住戶存款新增16.67萬億元,2024年新增14.26萬億元。
而住戶的存款比重在2024年高達50%,這還不算是驚人的,驚人的是2025年前三個月這一數(shù)據(jù)還在增加。
換句話說,居民金融資產(chǎn)的半壁江山都在銀行,銀行有錢卻無人貸款,居民有錢卻不花錢。
更讓人憂心的是,這種惡性循環(huán)還在持續(xù)。
當手里的錢不能為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買單,那么錢是否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現(xiàn)在絕大部分的人認可“錢,才是自己生存下去的底氣”一說。
這一說法確實有道理,尤其在急需花錢的時候,這筆存款會保留住自己的尊嚴,不會讓我們陷入窘境。
還有人說經(jīng)濟下行時期是“妖魔”狂舞的時候,他們不會顧忌普通人的生存狀態(tài),掠奪才是他們的本性。
作為普通人,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努力賺錢存錢,好好生活,天上掉餡餅的事或許有著千萬分之一的可能,但騙子就是靠你僥幸的心理成功的。
捂緊錢袋子,不給騙子一絲欺騙的機會,當腰包鼓起來,你才有更美好的未來。
參考資料:
寶雞檢查:《7萬多名會員參與“云端種茶”,背后竟是精心編織的“致富”假象》
新聞焦點兩岸會客廳:《“圓夢茶?!?年騙了6億多!騙子初中輟學,善于自我包裝,用“云養(yǎng)經(jīng)濟”大搞傳銷》
證券時報:《居民存款余額約145萬億,近8年增長超一倍,意味著什么》
作者:玖玖歸伊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