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仲夏,于普洱,茶馬古道滇藏線零起點」
普洱茶馬古道遺址公園
·筆者按·
穿行是一種寶貴的生命眼光。
筆者此行以“湄公河旅游體驗師”的身份,身臨其境,重走一段古道,出入一個景區(qū),觀察并體驗其中今人窮盡人力和想象對當?shù)孛窬由顖鼍暗膹同F(xiàn)和生活方式的傳遞。
這是一篇誕生于行走中的小記,也是行走者體驗、回憶、情緒和感官缺一不可的周旋與共謀。
它緣起于一片綠色的饋贈,在滇西南無盡悠長的夏日里填涂上了斑斕的色彩。
行走是向內(nèi)的勘探,也是與世界的交互。來自土地的記憶只能依靠感官獲取,存儲,和再度生發(fā)。
在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終年濃翠蓊郁的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我們沿滇藏線茶馬古道漫行,以非虛構的方式重返歷史現(xiàn)場,它連接起此地彼地,他身我身,從古走向今,從煙火小城走到綠林深處,從邊陲產(chǎn)地走向萬里寰宇。
我們總試圖找到一條通向往昔的路,卻一次又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被送回當下,此時此地此身。
1
“鈴鐸懸星,馱月影叩千峰,古道清涼?!?/strong>
茶馬古道遺址公園,坐落在普洱市思茅區(qū),滇藏線茶馬古道此啟程。苔痕斑駁的石板、赤壤顯露的舊徑,與虬枝盤曲的古木相映,貫通今時往日。
涉過一片水,到達茶馬古道遺址公園的對岸。
普洱茶馬古道遺址公園定波湖
天光晴好時,可沿古道溯清溪而上,深入蒼翠秘境。穿梭于原始雨林之間,踏石攀藤,聽鳥觀蕨,在溪水潺潺與古道遺跡并存的時空中,體驗自然野趣與馬幫足跡的交融。
暮色四合時,泛舟湖上,聽船夫兄弟唱起滇南的山歌調(diào)子,游人捧起螢火蟲棲居的生態(tài)球,放飛之際,萬千流螢散入夜色,低回飛舞。星河在野,林間,水上,與舟一芥交相輝映,見而忘憂。
普洱茶馬古道遺址公園定波湖螢火蟲放飛夜景
回身。沿古道原址逐級而下,得見一座門樓,名為回望亭。據(jù)本地人口耳相傳,這是昔日馬幫出行回頭時最后能看得見故鄉(xiāng)的地方。
茶香萬里通寰宇。云南馬幫,在橫斷山脈的險山惡水和高原瘴谷的原始雨林中踏出了一章開天辟地的經(jīng)濟繁榮史詩,宏大的時代車轍滾滾向前,而絕不能忽略的是人的歷史存在?;赝で暗碾x別雕塑里出行商隊與妻女一別再別,感性意識承載的也正是古道所見證的跨越千年的心意相通:人們一次次踏上孤旅長夜,捱過急流狹道,經(jīng)受離散、悵惘和分別,不是為了征服荒遠,而是在歸途中捧回故土的期盼。
2
“這里是我的風雨橋,這里有為我鋪陳的芭蕉。”
在今天的普洱,古道盡頭是煙火人間。
茶馬古城里,馬蹄聲碎早已化作檐角風鈴,馬幫精神卻歷久彌新,在現(xiàn)代市井中凝結出新的生命。
茶馬古城旅游小鎮(zhèn)夜間演藝之《李白酒肆》
佤族漢子的鼓點從四方亭深處響起,馬幫史詩被今天的講述者搬上舞臺。各民族的女舞者環(huán)佩叮當,銀鈴振響如昔日馱隊銅鈴跨越時空。馬幫菜的香氣從陶甕里飄出。爆炒的雞樅菌藏著馬幫夜炊的野趣,銅鍋燜飯底下焦香的鍋巴,正是當年趕馬人最愛嚼的“路途香”。
茶馬古城旅游小鎮(zhèn)夜間演藝之《穿越時空的馬幫》
最動人的還是這里的鼎沸人聲,銀器匠人敲打著繁復的紋樣,客棧老板娘熱情招呼著火塘烤茶,木刻館里一刀一印,制茶店里的一揉一捻,四時來往的游客大可不必帶著憑吊古跡的肅穆,坐下吃酒吃肉,跟著鼓點跺腳,圍著篝火搖擺。歌舞飲食掌握著地域風土最直觀的解釋權,碗里、歌里、聲色里,與昔日的茶馬互市共享著同一片活色生香。
3
“再往里走些吧,到綠林深處;
再飲一杯吧,我親愛的朋友?!?/strong>
普洱太陽河森林公園山間晨霧
「上山」
對西南邊地的想象似乎不可避免地與曲折的山路聯(lián)系在一起,層層疊疊的樹冠在日光下翻涌成綠海,藤蔓相纏,古木盤虬,一路簸頓的盡頭坐落著這樣一座森林公園,普洱太陽河森林公園。這里完整地復現(xiàn)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生活圖景,桫欏參天,藤蔓低垂,紅土下交纏著無數(shù)斑斕的生命圖景。
普洱太陽河森林公園林間景觀
雨季的山中,“撿菌子”是不可錯過的滇味體驗?!吧煮w驗師”會帶領游客挎著竹編背簍,撥開松針與落葉,辨認菌窩蹤跡,見雞樅破土,牛肝菌藏于腐木,青頭菌綴染苔痕……森林同樣言語,以超越人類語言的表征,敘說林間密集的生命故事。
「入山」
半山腰的長桌上燒燈續(xù)晝。彝族少女環(huán)佩叮當,拉祜族兄弟的調(diào)子里有山野風林,佤族同胞拉著手唱著月亮升起來,天色將明未明之際,圍繞著人群的歌伴舞,自由地漫向澄澈天邊。酒過三巡,人的腳下也生出了根,山歌調(diào)子一響,身子晃動起來,臂展成了藤蔓,手成了枝條,輕狂地向上攀,直到與天緣相接,無邊無際。雨林就是這樣,根與根相系,葉和葉相交,念念相纏,言語道斷。邊地的感官語言飽滿豐沛,旅人的底色也被織就的明艷多彩,酒氣和茶香穿梭在經(jīng)緯之間,留下熱帶的掌紋。
普洱太陽河森林公園長桌宴
「觀山」
人和土地的關系是流動的,有時相望,有時相互恩養(yǎng),有時各自分野,有時一見如故。誠然,群山也不例外。在普洱太陽河森林公園里,有一座被譽為“從森林里長出來的莊園式酒店”——普洱小熊貓莊園。
普洱小熊貓莊園夜景航拍圖
客房嵌入在富含負氧離子的常綠闊葉林內(nèi),晨間林霧氤氳,入夜樹影婆娑,推窗即坐擁整片綠意。莊園內(nèi)行走,常有小熊貓自林間漫步至露臺,與人對望,無分賓主。在這里,沒有籠養(yǎng)的動物供人觀賞,而是人到動物家中做客,與之共享山野林間的陽光雨露和四時風物。
普洱小熊貓莊園內(nèi)自由活動的小熊貓
「群山坐忘」
遠離城市的夜晚格外安靜,也格外清明。夜幕低垂時,“森林體驗師”會帶領游客回到綠林邊界“夜觀昆蟲”,他們精準地分析竹節(jié)蟲的擬態(tài),螢火蟲的光語,蟬蛻的空靈,紡織娘的清音,叩頭蟲的彈躍,直到夜色闃然化為墨色,無邊氤氳的水汽包裹著周身,螢火蟲放飛流淌成地上星河,循聲仰頭得見天際星空,星垂平野、銀河瀉地,穹宇澄澈如洗,無有分別,置身其中方覺小我微渺。將難放懷一放。
·湄公河旅游體驗師后記·
古道,蟲鳴,綠野,雨林,清涼澄澈的無盡夏日,不同程度地流經(jīng)、穿過、駐留、棲居在僅此一具的我身,重建起失落的附近。即便作為旅人的命運衍進不由分說,這段天生天養(yǎng)的生命,始終作為一片隨身攜帶的雨林,與它曾經(jīng)的造訪者同行過鼎沸與苦厄,羈旅與困頓,靜心自守與光怪陸離,饋贈著一個不可戰(zhàn)勝的夏天。
責編:玄賀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