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了眾多英杰的加州理工大學,一直以來都是無數(shù)學子的“夢中情?!薄?/p>
可名校不好考,尤其是國外的留學生,想要進入加州理工讀書,更是難上加難。
幾乎每一位成功入讀加州理工的中國學生,都是“過五關斬六將”,擊敗大量同考場的競爭者才拿到的名額。
可凡事總有例外,有這樣一位來自中國的加州理工學子,他沒有經(jīng)過任何考試或者學業(yè)水平審查,直接在校長辦公室“直通”入校了。
年過三旬的他在這里修完了學士學位,之后又讀了研,順利畢業(yè)之后回到了祖國。
此人名叫錢永剛,他的父親赫赫有名,正是享譽全球的科學大佬錢學森。
難道已經(jīng)三十多歲了的錢永剛是“借父之威”,靠“走后門”搞特權才拿到免試入學資格的嗎?
錢永剛是校方盛情邀請入學的,他們想完成老校長當年的承諾。
1、隨父回國
錢永剛的人生經(jīng)歷,與他頗具傳奇色彩的愛國科學家父親,是密切相關的。
他和妻子留美期間,生育了兒子錢永剛。
新中國建立之后,錢學森毅然決定回歸故土,用畢生所知所學報效祖國,卻遭到了美方的強硬阻攔。
美國人足足扣押了錢學森一家五年,直到周總理親自出面交涉斡旋,一家三口才終于得以回國。
周恩來 錢學森
在這五年里,錢永剛跟著父母被關押,被禁錮,始終缺乏人身自由。
父母不斷給兒子灌輸愛國思想,美國出生的錢永剛,就這樣對祖國故土有了朦朧的熱愛之情。
幾經(jīng)輾轉周折,錢學森一家人終于成功踏上了新中國的土地。
一家三口在首都北京安頓了下來,由于建國伊始百廢待興,住所條件并不是很好。
溫暖的壁爐變成了嗆煙的煤球,天鵝絨床墊變成了粗麻布做成的被褥,一開始,生活環(huán)境的驟然變化,讓錢永剛很不適應。
好在他繼承了父母志存高遠、不重物欲的良好品性,很快克服了困難。
可解決了一難還有另一難,那便是語言問題。
由于錢永強是在美國出生的,他只會說英文不通漢語,不但日常與人溝通交流很費勁兒,上小學后更是學業(yè)進度落下很多。
按理來說,有天才科學家當父親,他隨便指點指點兒子,錢永剛的“語言關”都能輕松突破。
可當時錢學森實在是太忙碌了,醉心于祖國偉大科技事業(yè)的他,壓根兒無暇教育兒子的文化課。
錢永剛的母親同樣工作繁忙,抽不開身。
等不到父母手把手教,聰明的錢永剛便開始自學。
他繼承了父親的高智商,以極快的速度掌握了中文的聽說讀寫,在學校的文化課成績也從“吊車尾”變成了“尖子生”。
2、坎坷求學
1966年,錢永剛正式成年,高中畢業(yè)的他,竟然沒去念大學。
書香門第出身,他為何如此“荒廢學業(yè)”?
其實不是錢永剛不想繼續(xù)讀書,更不是他成績不夠考不上大學,而是當時由于政治大環(huán)境的變化,大學錄取制度從考試改為了組織推薦。
錢學森本可以輕而易舉地為兒子申請大學名額,可一生兩袖清風、剛正不阿的他,不愿意搞“走后門”那一套。
于是錢永剛就這么成為了一名待業(yè)青年,后來部隊招收新兵,不甘終日無所事事的他,便去參軍了。
由于念過高中,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不是“大老粗”,上級把通過新兵訓練的錢永剛分到了技術崗位。
錢永剛在部隊,一待就是十來年,始終兢兢業(yè)業(yè)地執(zhí)行組織交給自己的任務,從來沒有仗著父親威名“搞特殊”。
后來國家恢復統(tǒng)一高考,年近三旬的錢永剛,決定盡力一試,努力實現(xiàn)年少時的學業(yè)夢。
他在部隊技術崗工作時,學習了不少理工知識,再加上當年的文化課底子,最后成功金榜題名了。
錢永剛一舉考進國防科技大學,親友們都稱贊他“虎父無犬子”。
可這學才上了不到兩年,錢永剛就有些讀不下去了。
由于參加高考時年紀比較大,錢永剛真正入學時,年齡已經(jīng)超過三十歲了。
班級里最小的學生,比他足足年輕了十多歲,這讓錢永剛覺得有些難為情。
父母得知了錢永剛面臨的問題,耐心開導了他,母親給了錢永剛一個很好的建議。
如果在國內(nèi)讀書實在不舒服,那就留洋去美國,他可以在加州理工直接入校讀書,不必進行任何筆試或者面試。
聽了這話,錢永剛眼前一亮,進而又開始自我懷疑:
我這么大的年紀,履歷又不出彩兒,還是個外國留學生,加州理工有啥理由免考錄取我呢?
父母接著跟錢永剛解釋,原來早在錢學森回國之前,加州理工的老校長就曾對其承諾,將來他的兒子可以無條件來學校讀書。
老校長之所以如此慷慨,是因為他和錢學森有過密切的朋友交往,同時整個加州理工大學,都對錢學森先生敬重禮遇有加。
3、繼承遺志
錢永剛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加州,來看看當年的那個承諾,如今能否得到兌現(xiàn)。
得知錢永剛的來意之后,校方非常熱情,主動提出盡快為他辦理入學手續(xù)。
對于加州理工校方而言,與赫赫有名的錢學森先生加深聯(lián)系,有助于提高本校的聲譽。
兌現(xiàn)老校長當年的承諾,成就一番國際學術圈的佳話,何樂而不為呢。
更何況錢永剛本人是有能力、有水平的,這點不用考試測驗,頂級高等教育專家看談吐就能感受到。
就這樣,錢永剛沒有進行任何考試,直接入讀了加州理工學院,此時他已經(jīng)三十四歲了。
后來他接連獲得了學士、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yè)的那一年,錢永剛正好四十歲。
坎坷求學多年,錢永剛終于習得了一身真才實學。
他拒絕了美企提供的高薪工作,和父親當年一樣,毅然回歸故土,建設祖國。
錢永剛接連在上交、清華、南航等國內(nèi)知名學府擔任客座老師,還曾為多個中美學術合作交流項目牽線搭橋,為祖國科研事業(yè)發(fā)展作出過不小的貢獻。
2009年,錢學森先生病逝,錢永剛母子二人悲痛萬分。
在父親的遺體前,錢永剛下定了決心,他要用自己的余生努力踐行父親的遺志。
錢學森先生曾經(jīng)留下過著名的“錢學森之問”,也就是中國為什么培養(yǎng)不出本土的開創(chuàng)性理工大師。
為了讓父親的英靈得以安息,錢永剛此后的工作重點,一直放在國內(nèi)的高級理工人才的培養(yǎng)上。
轉眼十來年過去,錢永剛年歲漸長,對祖國科研、教育事業(yè)的熱忱,卻始終有增無減。
這些年來,始終有人覺得錢永剛是在“借父之名”,他本人卻對此不以為意。
在錢永剛看來,只要能為國出力,借誰的名無所謂,自己不是為經(jīng)營名聲做事的。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交流討論哦。
參考資料:
1、讓錢學森的偉大精神和科學思想永放光芒 照亮創(chuàng)新之路——訪錢學森之子、中國航天錢學森決策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錢永剛教授——《網(wǎng)信軍民融合》2019年第12期17-20,共4頁
2、錢永剛:父母留給我的“財富”一生受用——《農(nóng)家女》2016年第7期38-40,共3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