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原社長兼總編輯周海歌高度評價《先生,高二適》,著作對高二適進行了多維身份的深度挖掘與文化意義的當代重構。
周海歌指出,長期以來,高二適先生的形象被嚴重窄化——多數(shù)人只知曉他是“蘭亭論辯”中敢于挑戰(zhàn)郭沫若的書法家,卻忽略了他作為??奔?、詩人、國學研究者的多重身份。而《先生,高二適》最可貴的突破,正是以扎實史料為磚,為這位文化巨匠搭建起完整的“文人宇宙”。
“在曹洋的筆下,高二適不再是單薄的‘書法符號’,而是一位有風骨、有溫度、有深度的立體文化人?!敝芎8璞硎?,這部兼具可讀性與學術性的佳作,不僅為高二適先生拂去歷史塵埃,更以溫情敘事叩擊當代文化傳承的核心命題,讓我們得以在筆墨之外,看見一位知識分子的精神宇宙,重構了他應有的歷史定位。
據(jù)介紹,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自1987年起持續(xù)推動高二適相關文獻出版,先后推出《高二適書法選集》《高二適手批名帖系列》《高二適手札典藏》《高二適墨跡》等十余種出版物,積累了深厚的出版資源和研究基礎。38年后的今天,《先生,高二適》成為這一出版譜系中最新也是迄今最為全面系統(tǒng)的學術專著。
周海歌強調,這部著作的價值遠不止于此:它更像一聲深沉的提醒——有些文化基因需要用耐心守護,有些精神密碼需要用生命傳承;它也為傳統(tǒng)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路徑:唯有將個體生命融入華夏文化體系,將學術研究注入人文溫度,才能讓故紙堆里的文字“活”起來,讓“被遮蔽的巨匠”在書法史、學術史、文化史上真正站穩(wěn)席位。
作為曾組織并參與編輯《高二適手札典藏》《高二適墨跡》的出版人,周海歌也表示,本書的出版讓他更加深切體會到文化傳承中堅守的意義。他期待《先生,高二適》能讓更多人讀懂高二適先生的精神,傳承好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
江南時報記者 鄧雯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