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皇帝和皇后的結(jié)合大多是因為政治聯(lián)姻,不過還是有一些有因深情互助、志趣相投的帝后故事被后世傳頌,為歷史書寫一抹溫情。
一、漢宣帝劉詢和許平君
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他的曾祖父是漢武帝劉徹。巫蠱之亂中,被奸臣陷害的太子劉據(jù)起兵不成,最終自殺。漢武帝由此大開殺戒,太子一家都被屠戮。只有當時還是嬰兒的劉病已在忠臣邴吉的力保下存活了下來,最終在掖庭長大。
元鳳六年(公元前75年),在掖庭令張賀的主持下,其下屬許廣漢之女許平君與皇曾孫劉病已喜結(jié)連理。說是皇曾孫,其實就是散養(yǎng)民間的皇家棄子。對于劉病已來說,家族蒙難后,能安全成人已是萬幸。
結(jié)婚后,年齡相仿性格也相近的兩人感情濃厚,相敬如賓,日子過得平平淡淡?;楹笠荒?,許平君就為劉病已生下長子劉奭,也就是日后的漢元帝。
漢武帝之后,大漢帝國的兩位皇帝都在位不長,武帝小兒子漢昭帝幼年即位,21歲就過早離世。當時的輔政大臣霍光又立了一個武帝的孫子劉賀,這位荒唐皇帝在位不到一個月就被霍光廢黜了。命運此時終于對劉據(jù)一脈再度垂青,在邴吉的建議下,長于民間的劉病已被霍光奉為新皇帝。為了方便民間避諱,劉病已改名為劉詢。
有了新皇帝,也就該有新皇后。群臣們商議讓霍光的小女兒霍成君做皇后。剛剛當上皇帝劉詢還只是個吉祥物,面對能夠廢立皇帝的權(quán)臣霍光,只有芒刺在背之感。面對這種壓力,他選擇避其鋒芒,用巧化解。
劉詢下了一道詔書,內(nèi)容是“尋故劍”,他讓群臣們?nèi)退乙话旬斈曜约荷矸莺r的一把寶劍。這是一件很重要的寶物,讓皇帝日思夜想。
漢昭帝的皇后是霍光的外孫女上官氏,劉詢又是漢昭帝的侄孫,如果讓霍光女兒做了皇后,這輩分也太亂了。鑒于皇帝早有發(fā)妻,在霍光的默許下,群臣把許平君迎入宮中立為皇后。
低微還是高貴,不變的是夫妻情誼。劉詢和許平君也留下了一個“故劍情深”的愛情典故。
成為皇后以后,許平君恪守孝道,經(jīng)常很謹慎地服侍上官皇太后。在霍光的權(quán)力威攝下,年輕的劉詢一直都很恭謹順從,朝政大事都要先讓霍光決斷。
從一個平民成為皇帝,沒有實權(quán)的同時還要時刻保持好與權(quán)臣的關系,相濡以沫的許平君是劉詢苦悶歲月的一道溫暖之光。
女兒沒有成為皇后,霍光倒是沒什么意見,他夫人霍顯卻生出了歹心。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她聯(lián)合御醫(yī)淳于衍毒殺了當時還懷有身孕的許平君,并成功讓霍成君成為新皇后。
許皇后死后,劉詢十分悲痛,要下令嚴懲淳于衍。這個時候,霍光卻大手一揮將此事按了下來,宣布御醫(yī)無罪。這也埋下了劉詢和霍光之間的矛盾。
斗不過你,那就先等你死。
地節(jié)二年(公元前68年),輔政20年的霍光病死,劉詢開始全面接受屬于皇帝的權(quán)力。一年后,劉詢立許平君之子劉奭為太子。又一年后,全面掌握權(quán)力的劉詢在接到霍家子弟謀反的奏報后下令誅殺霍氏全族,徹底翦除了霍家外戚勢力,皇后霍成君自殺。
許平君死后,劉詢把她葬在了杜陵南園,杜陵是劉詢?yōu)樽约盒藿ǖ牡哿辏热簧安荒荛L久相伴,那就死后長相廝守。這也誕生了一個愛情典故——“南園遺愛”。
二、漢光武帝劉秀和陰麗華
“仕宦當作執(zhí)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這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曾發(fā)出的感嘆。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后托古改制,鬧得天下大亂。漢朝宗室劉秀在與王莽軍隊的戰(zhàn)斗中迅速成長起來,最終重建漢朝,一統(tǒng)天下。
陰麗華素以美貌著稱,在昆陽之戰(zhàn)大勝王莽的軍隊后,志得意滿的劉秀迎娶了自己一直傾慕、同為老鄉(xiāng)的陰麗華。不過因為受到領導更始帝劉玄的猜忌,劉秀回到洛陽處在了更始帝的控制之下,而陰麗華則被留在了南陽老家。
哥哥劉演被更始帝猜忌殺害后,劉秀依然不動聲色,潛心恭謹?shù)厥谭罡嫉?,終于讓更始帝放下戒心,并任命他持節(jié)出鎮(zhèn)河北。來到河北地界后,劉秀搞了一樁政治婚姻,迎娶了河北豪族真定王劉楊的外甥女郭圣通,由此取得了河北諸部勢力的支持。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劉秀在洛陽稱帝,光復大漢,同時正式與更始帝決裂,開始了波瀾壯闊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
稱帝后,劉秀沒有忘記自己的發(fā)妻陰麗華,想把她立為皇后,但雅興寬仁的陰麗華堅決推辭,最后被封為貴人。建武二年(公元26年),雖然之前因為謀反罪誅殺了真定王劉楊,但為了繼續(xù)獲得河北豪族的支持,劉秀只能先立已經(jīng)育有皇子的郭圣通為皇后。
統(tǒng)一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政治婚姻的存續(xù)就會受到挑戰(zhàn)。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削弱各地豪族影響力,同時內(nèi)心有所虧欠的劉秀對陰麗華的過分偏愛也讓性格強勢郭圣通怨言不斷,多次違背劉秀的教令。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劉秀下詔廢黜郭圣通,終于得償心愿立了發(fā)妻陰麗華為皇后。
陰麗華為劉秀生下了五子兩女,長子劉莊接替原太子劉疆(郭圣通之子)成為了新的太子。陰麗華性格寬厚仁慈,謙虛禮讓,成為皇后后對于原郭氏外戚族人和陰氏外戚同等相待,幫助劉秀維護著朝政的穩(wěn)定,被稱為一代賢后。
三、隋文帝楊堅和獨孤伽羅
北魏末年時期,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登上歷史舞臺,并分別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個政權(quán)。楊堅和獨孤伽羅分別出自這個集團中的楊氏和獨孤氏。集團內(nèi)部為了鞏固權(quán)力和地位聯(lián)姻頻繁,當時,17歲的楊堅和14歲的獨孤伽羅成為了夫妻。
有點青梅竹馬的意思了。年少的夫妻最容易滋生情愫,楊堅甚至發(fā)誓,日后只愛獨孤伽羅一人,不與其他女子歡好。作為妻子的獨孤伽羅也非常溫柔恭順,孝敬長輩。
作為北周的上層貴族,楊堅與獨孤伽羅的大女兒楊麗華被北周武帝宇文邕選為了皇太子宇文赟的正妃。公元578年,宇文赟即位后,楊堅的地位更進一步,成了國丈。但是,一向才德兼?zhèn)?、志向遠大的楊堅遭到了皇帝女婿的猜忌,宇文赟以廢黜楊皇后為試探,甚至對楊皇后說出了“必族滅爾家”的話。
獨孤伽羅入宮磕頭請罪,宇文赟才稍稍冷靜下來。他又召楊堅入宮問話,并吩咐左右,一旦楊堅神情有變動就下令誅殺。楊堅在面對皇帝女婿問話時,始終保持著謙卑自若的神態(tài),才躲過一劫。
在生死存亡的恐怖高壓下,楊堅和獨孤伽羅不僅是夫妻,更是堅定的政治盟友。借助于家族聯(lián)姻帶來的政治資源,楊堅也在不斷充實著自己的實力。
不過,行為乖張、沉湎享樂的宇文赟沒過兩年就禪位于長子宇文闡,又過了一年直接病危。此時主少國疑,為保家族未來,獨孤伽羅也支持獨攬大權(quán)的楊堅更進一步。
公元581年,楊堅接受外孫宇文闡的禪讓,稱帝建立隋朝,立獨孤伽羅為皇后。
成為皇帝后,楊堅對獨孤伽羅依舊情深愛重,在朝堂上兩人并稱“二圣”,每次楊堅上朝,獨孤伽羅都要陪同到大殿門口,自己坐在偏殿等候楊堅散朝。同時獨孤伽羅抑制宗族外戚勢力,讓楊堅放手加強中央集權(quán)。在大臣們建議獨孤伽羅正式參與政事時,她卻拒絕了。這與后來唐朝并稱“二圣”的李治武則天夫婦相比,實在是天壤之別。
大隋初立,南方還未統(tǒng)一,獨孤伽羅帶頭恭行節(jié)儉,抑制了貴族浮華享樂之風。在后宮中,由于獨孤伽羅的地位,楊堅對于其他女色也很難有接觸。這在客觀上減少了帝王沉溺酒色導致朝政有失的危險。
后來太子楊勇奢靡享樂、再加上偏寵小妾逐漸失去了獨孤伽羅的寵愛,最終被廢黜。
仁壽二年(公元602年),獨孤皇后去世。兩年后,抑郁寡歡的楊堅病逝。
四、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
隋末天下大亂后,唐國公李淵在次子李世民的支持下起兵建立大唐,最終靠著李世民平定群雄,一統(tǒng)天下。
長孫氏出身官宦之家,父親長孫晟是隋朝著名的外交家,在他的外交策略下,突厥最終分裂為東西兩部,并尊隋文帝楊堅為圣人可汗。
長孫氏13歲時與當時16歲的李世民結(jié)為夫妻。天下一統(tǒng)后,功高蓋主的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政治斗爭也越來越激烈,并最終導致了玄武門之變。
政變后,李世民接受父親李淵的禪讓稱帝,立長孫氏為皇后。
長孫氏生性節(jié)儉,后宮用度一切以夠用為限,以實際行動支持李世民修養(yǎng)生息的國策。深明大義的她從不過問朝政,也不允許兄長長孫無忌過多介入朝堂。作為皇后,她是李世民的生活和精神伴侶,每當李世民被臣下的犯顏直諫氣得大發(fā)雷霆之時,是長孫皇后次次撫慰李世民煩躁的內(nèi)心。
長孫皇后為李世民生育了三子四女,嫡長子李承乾被立為皇太子。后來李世民晚年時李承乾陰謀造反,但李世民也不忍心殺他,最終把他流放,并讓自己與長孫皇后的第三子李治接替太子之位。
貞觀十年,病重的長孫皇后去世。臨終前,她希望李世民可以將她因山而葬,不起墳墓,儉薄送終。李世民也因為長孫皇后的遺愿改變了自漢朝以來帝王封土為陵的厚葬風格,葬長孫皇后至九嵕山的昭陵。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逝,與長孫皇后合葬于九嵕山。
五、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
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幼時家貧,為求生計,做過地主的佃戶,還當過和尚和乞丐。
元末天下大亂后,朱元璋投靠淮西起義軍領袖郭子興??吹街煸皬V有智謀又容貌甚偉,郭子興把自己的義女馬氏嫁給了他,后來又派朱元璋募兵擴大起義根據(jù)地,朱元璋由此起家。
不過,勢力逐漸壯大的朱元璋受到了郭子興的猜忌,他下令將朱元璋關進大牢,絕其飲食。馬氏不顧危險,偷偷為朱元璋送上食物和水,才保住一條性命。有一次,為了將剛烙好的熱餅給朱元璋送去,馬氏一直把餅揣在懷里保持溫度,結(jié)果把胸口都燙傷了。
在朱元璋南征北戰(zhàn)的歲月中,馬氏很好地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她經(jīng)常帶領諸將家屬縫制衣服鞋襪供應前線軍士,還會將家中金帛財物送與將士作為犒賞。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剿滅南方群雄后又派徐達、常遇春北伐占領元大都并稱帝建立大明王朝,他立馬氏為皇后,立自己與馬氏的嫡長子朱標為太子。
馬皇后愛讀書,有智慧,她經(jīng)常勸諫朱元璋要選擇各種賢才來幫助他治理天下,同時虛心納諫,對待人才要慎終如始。馬皇后生性節(jié)儉,也反對朱元璋給她的親族大封官爵。
性格暴躁的朱元璋對于膽敢違反他權(quán)威的人經(jīng)常隨意處罰,馬皇后經(jīng)常充當朱元璋情緒穩(wěn)定器的作用,幫助這位帝王減少不必要的過失。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馬皇后病逝,葬于南京孝陵。朱元璋傷心不已,從此不再復立皇后。
六、明成祖朱棣與徐皇后
朱棣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第五子。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17歲的朱棣與大將軍徐達的長女、15歲的徐氏結(jié)為夫妻,生性仁孝、聰明愛讀書的徐氏深受馬皇后的喜愛。
就藩燕地后,徐氏將燕王府上下打理得井然有序,成為朱棣拱衛(wèi)家國的堅強后盾。
朱元璋孫子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開始了急不可耐地削藩工作,囚禁、逼死了自己幾位叔伯。這讓朱棣下決心發(fā)動靖難之役。
在朱棣領兵南下的過程中,出身將門的徐氏和自己嫡長子朱高熾帶領北平軍民多次抵擋了南京大軍的包圍,為朱棣穩(wěn)固了后方基地。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率兵攻入南京,登基稱帝,冊立徐氏為皇后,朱高熾為太子。
主政后宮后,徐氏多次勸諫朱棣要任用賢明、休養(yǎng)生息,同時節(jié)制徐氏外戚,教導他們謙虛謹慎。
朱棣一生少有子嗣,只有三個兒子,全部是與徐皇后所生,由此可見專情深愛。
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徐皇后病逝。朱棣十分悲痛,為徐皇后舉行大齋,群臣共同祭祀。此后,朱棣再也沒有立過皇后。
中國古代帝制框架下,權(quán)謀往往多于深情,這些帝后伉儷故事之所以動人,恰恰因為其在權(quán)力枷鎖中閃爍的一抹人性柔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