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98 萬元起售:“城市方盒”方程豹鈦 7 登場
今天在現(xiàn)場看完方程豹鈦 7 的發(fā)布會,真心覺得能夠超越比亞迪的也只有比亞迪。方程豹鈦 7 以 17.98 萬元起售,看似是“又一款插混 SUV”,實則瞄準了“想要硬派方盒造型,但 90% 時間在城市開”的用戶群體——這是近年 SUV 市場的新興細分需求,強勢沖擊傳統(tǒng)硬派越野格局。
此次一共發(fā)布了 4 款配置,從 17.98 萬元-21.98 萬元,可以說是卡位精準了,從純電續(xù)航、驅動形式到核心配置,四款車型的差異直接指向不同用戶需求:
【135KM 兩驅 Pro 版(17.98 萬)】:入門嘗鮮款
提供 “方盒造型 + 插混系統(tǒng)” 的基礎體驗,純電續(xù)航 135km 可覆蓋日常通勤,兩驅架構主打經(jīng)濟性,智駕為 “基礎 L2”(毫米波雷達 +三目 攝像頭),底盤配普通減震器。適合預算有限、僅需 “方盒造型 + 插混代步”的用戶。
【200KM 兩驅 Max 版】(18.98 萬):家用性價比首選。
加 1 萬換來三大核心升級:純電續(xù)航提升至 200km(一周充一次,覆蓋更多城市場景);底盤升級為云輦 - C 智能阻尼懸架(濾震更柔和,老人孩子不易暈車);舒適配置拉滿(智能冷暖冰箱、PM2.5 凈化系統(tǒng)、智能防暈車)。這些是家庭用戶 “高頻感知且實用” 的配置,花小錢換大體驗,是多數(shù)家庭的最優(yōu)解。
【190KM 四驅 Max 版】(20.68 萬):技術愛好者之選。
升級為雙電機四驅和全速域輪端解耦技術(零百加速 4.5s,高速超車、輕度越野更從容)。
【190KM 四驅 Ultra 版】(21.98 萬):豪華體驗頂配。
再追加 1.3 萬,得到同時智駕系統(tǒng)加入激光雷達,支持城市領航輔助(NOA)、 20 英寸輪轂和高性能四活塞定鉗、20 揚聲器音響(音質躍升)、主動香氛系統(tǒng)。這些配置更偏向 “享受型升級”,對實用性提升有限,適合預算充足、追求 “滿配豪華感”的用戶。
從市場看,“方盒造型”過去多與硬派越野綁定(如坦克 300、路虎衛(wèi)士),但這類車油耗高、城市駕駛笨重;而城市 SUV 又普遍造型流線,缺少“野性審美”。鈦 7 的出現(xiàn),相當于在“硬派外觀”和“城市實用性”間找平衡。
鈦 7 的定價策略,是把“方盒造型的溢價”用插混技術拉回“主流家用價”。要知道,傳統(tǒng)燃油方盒 SUV(如福特 Bronco Sport)進口到國內得 30 萬+,而鈦 7 用 18 萬級價格,給了用戶“花家用車的錢,買硬派風格+混動經(jīng)濟性”的選擇,這在市場上是有稀缺性的。
二、方程豹鈦 7 和鈦 3、豹家族有什么配置差異和定位區(qū)別?
方程豹之所以推出鈦 7,是在“豹系列(豹 5 / 豹 8)”和“鈦 3”之間,補全“家庭友好型方盒 SUV”的缺口。
和“豹 5 / 豹 8”相比,鈦 7 放棄了“非承載式車身+硬核越野”的標簽。豹 5 / 豹 8 是給“周末泡在越野場、追求極限通過性”的玩家準備的,帶大梁的車身、三把鎖、云輦-P 液壓懸架,都是為了“爬石頭、過深溝”;
與豹 5、豹 8 的 “專業(yè)越野” 定位不同,鈦 7 用承載式車身替代了非承載式大梁結構,這一取舍背后是場景重心的轉移:豹系列帶大梁的車身能承受極端越野沖擊(豹 5 接近角 39°),但整備質量超 2.4 噸。
鈦 7 則通過 “七橫九縱” 承載式車身(抗扭強度 31000N?m/°)和 200mm 離地間隙,在保留“方盒造型”的視覺霸氣和輕度爛路通過性的同時,將車重控制在 2.1 噸,饋電油耗降至 5.88L/100km。這種 “城市舒適優(yōu)先,兼顧輕越野” 的設定,把重心放在“一家人每天上下班、周末周邊游”。就像“專業(yè)登山鞋”和“城市徒步鞋”的區(qū)別,前者服務小眾發(fā)燒,后者服務大眾實用。
和“鈦 3”對比,鈦 7 則是“家用屬性的全面升級”。鈦 3 定位“年輕潮玩純電 SUV”,車身更小、純電續(xù)航 501km,適合單身或小兩口在城市里“耍酷”;但鈦 7 直接把軸距拉到 2920mm,做成大五座,后排能躺人,還塞了“車載無人機、后排屏幕”這些適合帶娃、全家出游的配置,明顯是瞄準“有孩子的中產家庭”。
更貼心的是 47 處儲物空間設計(含后排隱藏式冰箱)、好孩子智能兒童座椅互聯(lián)等細節(jié),甚至支持寵物安全座的車機監(jiān)控,將 “家庭友好” 滲透到用車全場景。這種定位差異,讓鈦 3 服務單身青年的 “悅己” 需求,而鈦 7 則滿足三口之家的 “悅家” 訴求。
三、方程豹鈦 7 背后的核心技術
最后,我們還能看到鈦 7 的核心技術,不是冷冰冰的參數(shù),而是精準解決家庭用戶的用車痛點。比如新一代 DM 混動+全速域解耦,對用戶意味著“長途省錢,超車有底氣”。
插混能純電開近 200km(日常通勤一周充一次),長途又能油電互補跑 1200 多公里,不用像純電那樣焦慮續(xù)航;“200 毫秒四驅切換”更實際——平時車用兩驅省油,高速超車或爬坡時,四驅瞬間介入,動力一下就上來了,不用糾結“買兩驅怕不夠用,買四驅又費油”。
云輦-C 智能懸架,解決的是“家人暈車”的痛點。傳統(tǒng) SUV 底盤硬,過減速帶“哐當”一下,老人小孩容易暈;鈦 7 的磁流變減震器能毫秒級調整軟硬,提前“預判”路況(比如通過攝像頭看到減速帶,提前把減震調軟),濾震更柔和,全家出行更舒服。這對有老人孩子的家庭,是很實在的體驗提升。
“天神之眼 B”智駕+靈鳶無人機,則是“科技附加值”的體現(xiàn)。城市里停車難,鈦 7 的高階輔助駕駛能自動泊車進窄車位;周末去郊外,車載無人機能飛起來拍全家露營的畫面,發(fā)朋友圈也更有“高級感”。這些配置不是“噱頭”,而是讓“方盒 SUV”從“工具”變成“有樂趣的伙伴”。
總體來說,鈦 7 的 17.98 萬起售價,是用“主流家用價”,把“硬派造型、混動經(jīng)濟、家庭舒適、科技樂趣”打包給用戶。
它的目標客戶,就是那些既想要“方盒 SUV 的面子”,又要“家用車的里子”的中產家庭;這個定價,也確實把“方盒造型+插混技術”的門檻拉到了更多人能接受的范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